长兄有所不知,这成栋是咱们松江府成家的嫡长子,成家老爷怜惜他幼年丧母,在衣食用度上从未亏待过,就算是后来扶正的妻室对他也是关照有加,甚至比对自己亲生孩子都要好的多,那位夫人可是真正贤良之人,只可惜,慈母慈父多败儿。
此子生性顽劣,在家中不敬嫡母,时常与兄弟争执,稍有不合便肆意辱骂,这些还算小事,其父有一爱妾,只因孕期不适说了几句不中听的话,便被此子推倒在地以致胎儿不保,如此心狠手辣之人也若是在我李家,早就,哼,这些家事咱们也不便多说,只说在学堂中,此子也是多次出言顶撞先生,在学堂中横行霸道,无所顾忌,仗着家中之势时常欺辱同堂,若不是我孙儿若松被此子纠缠坏了名声,我是万万不会同意让此子进门的。
弟弟今日所言兄长可以着人探询,我之所以会在此刻讲这些事情不过是把丑话说在前头,国良若去了大房,便是大房的嫡长子,松儿就是嫡长孙,将来是要顶门立户的,成栋自然也会过去,至于过去之后怎样,我想,兄长也应心里有数。”
冠冕堂皇的一席话,又是说家中丑事,又是说学堂丑事,这老爷子不把他抹的黑黢黢的估计是心里不痛快,成栋在心里默默念道,白瞎你披了一身人皮。
李若松心里焦急万分,他知道自己的父亲跟自家大伯的感情很深,父亲被太祖母抱到膝下教养的那些年,大爷爷对父亲极好,真的是当成自己儿子一般,包括入宫为妃的那位姑姑,对父亲也是极为亲近。
这次过继大爷爷是以族长之位作为交换条件才让爷爷松口的,李氏一族虽然已经没落了,但是在京中的庶支每年还是会给族长不少孝敬,按照李家现在的情形,大爷爷就是把这些孝敬全部收入大房旁人也无话可说,毕竟二房已经分出来了。
可是大爷爷顾念着一母同胞的兄弟,每年都会拿出一半来分给二房,自己的祖父祖母是个什么样的人李若松非常清楚,在他们眼里,亲生子不如手边钱,他们心心念念的就是要从大房那里拿过族长之位,别的不说,每年六千两的银子对他们来说可是极大的诱惑。
李国良一家过继给大房之后,大房必须让出族长之位,李若松用脚趾头想都能预料到以后大房会面临什么样的日子,有一个宫中为妃的女儿又如何,谁不知当今天子独宠贵妃一人数十年,以致于年过不惑仍然无子,仅得两女,皇后也好,妃子也好,统统不过是名头罢了。
别人不知道,李若松却是听父亲提过,他这位姑姑入宫十多载竟是从未见过圣上,就连选秀都是皇后主持的,皇帝并未出面,若非有一年皇帝醉酒走错了宫殿,他这位姑姑没准直到老死宫中都只能是完璧之身。
得封为妃也不过是因为她是唯二怀有皇帝身孕之人,虽然生的只是个公主,却依然母凭女贵,得以受封为兰妃,自此就在宫中守着女儿过日子,说起来也算是个可怜人。
李若松对自己大爷爷的印象也是极好,虽然打交道不多,却明白他这位大爷爷是真正君子端方之人,发妻一生仅生一女也绝不纳妾,处事公道不重名利,可以说,李家能够在松江府还有点名声,他的大爷爷居功至伟。
正因为如此,李若松由衷的希望大爷爷不会因为自家祖父的话对成栋有什么不好的印象,虽然,之前的成栋确实荒唐了一些。
就在李若松脑子里面想东想西的时候,李百任开口了,他的语气很淡,“嗯,百方有心了。”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听在众人耳中却是各有所思,李若松自然是松了一口气,他明白,大爷爷不会因为今日的事情对成栋有成见。李百方却觉得自家兄长这是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他乐得当个甩手掌柜,成栋这种滚刀肉,光是恶心自己那多难受,自然是要把他推出去,恶心恶心自家这个打小就出类拔萃的大哥,想到将来大房那边鸡飞狗跳的日子,李百方就觉得心里头舒畅的很,对于把长子过继出去一事竟是有些迫不及待起来。
第21章 过继文书
“该说的话弟弟已经都说完了,兄长可千万莫怪弟弟多事。”
“不会,既然你与弟妹均已同意此事,且国良也无异议,过继一事就这么定下吧,择一黄道吉日开祠堂便是。”
“要弟弟说,就不用择日子了,今日便是黄道吉日,依弟弟看来,反正都是要过继的,恰好今日又是松儿的夫郎奉茶的日子,不若先把过继的事情办了,兄长和嫂嫂还能喝一次孙夫郎的茶。”
李百任看了看李百方,李百方被李百任的眼光扫到,只觉得浑身上下的汗毛都竖立起来,这种感觉他并不陌生,从小到大,李百任一旦生气了就会用这种目光看人,直叫人受不了求饶为止。
李百方下意识的想要开口认错,嘴刚张开,立刻反应过来无论如何今日不能处于下风,否则以后当自己成为族长了,要怎么样压制自家这位兄长,想到这里,李百方咬着牙克制住自己快要出口的话。
李百任颇为意外,挑了一下嘴角,这个弟弟倒是比以前有出息些,看来还是银子的诱惑力比较大,不过李百方说的也有道理,早点把国良过继过来确实有好处,既然他这个当亲爹的都不介意如此磋磨自己的亲儿子,他这个当大伯的就更没必要觉得尴尬,当下便说道:“却之不恭。”
52书库推荐浏览: 木已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