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必要…这么麻烦。”
阎颂想说不麻烦,反正去打灯的又不是他,但男人另起的提议让他整个人都兴奋起来,连反驳和推辞都不会了。
“我有一本枫叶集。”把菜扒到旁边,男人夹起一筷子不油腻的饭,“是以前收的,明天如果看不了枫叶……可以看这个。”
这个提议简直是意外之喜,青年立刻答应下来,他高兴得把饭盒扫空,独自吃完两份冰淇淋,又腻了许久,才终于放人离开。
关门的刹那,他留在男人视线中的脸颊溢满笑容,像一个期待着去游乐园玩耍的孩子,哼着歌收拾行囊,迫不及待地准备出发。
私心多停留了几秒,吴谢终于拉下头盔把门关上。
暖黄色光线消失在缝隙之中,白炽灯造访冰冷的金属外壳,在长而空旷的走道中,反射出不规则白光。
他始终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连最简单的承诺都不敢给予。
二期临床实验如期而至,与病毒抗争的二十位病患寄予着全基地乃至全人类的厚望,生存或死亡,只在这激变的几个小时之中。
尽管已经先于其它人知道结果,吴谢却忍不住整个趴在玻璃上观察在实验室中挣扎着夺取自己意识的患者们,其它研究人员也并没好到哪里去,十几位大佬都怼在前方,后面的助手等只能跳起来看现场,或者通过调整摄像机角度来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
为这一天,他们付出了太多。
第一具解除丧尸化陷入昏迷的病患很快被推进手术室,几个小时以后,他清醒过来,虽然由于病毒侵入到脑神经区域,导致他有些口齿不清,但其思维与记忆并没有被损坏,病毒已经抑制住,反而是脑部复健的问题比较大,但基本上只要配合治疗,变回正常人不再是什么问题。
陆续有人被推入手术室,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也有没能成功熬过去,最终丧尸化被一枪击毙的病患。这是任何抗病□□剂都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所有复生几率,除了自身努力,有时候还需要一些运气。
最终,二十例患者,十六例成功治愈,抗NITR病□□剂治愈率高达80%,这也就说明,他们开发研制的药剂,成功了!
当最后一位患者被送出手术室,有人欢呼雀跃,有人尖叫拥抱,激动过后,研究员们互望彼此,眼泪不由自主地夺眶而出——喜极而泣不足以概括他们的复杂情绪,从正式立项到今天,艰苦奋斗熬过五年,早生华发之人不在少数,其中头白得最快的不是吴博士,而是他的助手白铎。
白铎此刻正捂着脸靠在冰凉的玻璃前,习惯性压抑了自己即将崩溃的汹涌情绪,他任由泪水从眼中淌入掌心,像历经一场生与死的洗礼——这种直击心底的震撼,是人生中极少数时候能感受到的。
肩上被人用力地拍了拍,白铎知道是吴博士正在安慰他,作为时刻谨记自己职责的人,他很快擦干眼泪,红着眼眶抬头,却看到对方抽身而去的背影。
心中一慌,他的声音不自觉放大:
“博士,您去哪儿?”
这句呼唤像一支具有穿透性的箭,一下子就把所有人的视线钉住。
嘈杂的实验室安静下来,无数目光投向那个被防护服笼罩的身影,隔着反光的盔面,他们只能听到耳麦里传来的回答:
“我累了,想去休息一下。”
吴谢走了两步,又停下。
他想了想,还是告别一下好了,这里毕竟是他学习和工作了五年的地方。
尽管这是一个虚拟的,在数据清除以后就会将他遗忘的世界。
他转过身,右手握拳放于胸口,压着沉重的防护服,朝安静的人群鞠下一躬。
他说:
“谢谢你们。”
这句话是他的真心。
如果不是所有人都在为这个项目夜以继日倾尽全力地付出,如果不是基地资源的坚实支撑,他绝不可能在短短五年时间内完成这样的壮举,即使有系统辅助,但那毕竟有限。
这不是一个人的伟业,是每一个为此殚精竭虑的人们成就了它。
握紧金属杖的边缘,他慢慢抬头,对这些相处将近两千天的人们,在心里说了告别。
拄拐转身,快要出实验室时,他忽然听到白铎沙哑的喊声:
“吴博士!”
闻声回头,那个满含热泪的年轻人也做了与他一样的动作:
“能遇到您,真是太好了。”
那位曾经在死难关头保护过他的药理学专家也将右手握拳放于胸口,微笑着说:
“我们真的做到了,吴博士。”
“是的。”吴谢看着他,嘴角露出放松的笑意,“你们让和平再次伟大。”
“不,吴博士。”药理学专家纠正道,“是我们,我们让和平再次伟大。”
眼角泛起酸意,男人在厚重的防护服中重重点头。
“博士。”站在人群中的一位女研究员说,“您再说些什么吧。”
男人眨掉湿漉的泪光,拉下头盔,对曾经的战友们,露出一个难得的微笑:
“好好做研究吧。”
“人类的未来在你们手上。”
他说完,就一瘸一拐地消失在电子大门之后。
52书库推荐浏览: 八分十二 强强耽美文 年下攻 快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