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工作完成以后,孩子们都会把烂砖头,干草等堆在晒谷的地堂上,等到傍晚的时候再继续下一步工作。
大伙散了以后,林潇就拉着林建回家吃午饭,然后帮妈妈准备中秋晚上拜祭的事情。清洁卫生,准备元宝烛香,剥柚子洗水果,还要准备中秋的丰盛晚餐,林潇知道妈妈一个人会忙得很辛苦,所以他也就尽量跟在妈妈后头能帮多少算多少。当然,这活少不了林建的份,现在妈妈看见林建整天顾着疯玩,没一个当大哥的样子,于是决定多给点家务给他干,慢慢收敛他的野性子。
好动的林建自然是敢怒不敢言,不过他看见林潇都乖乖待在家里干活了,他也不好意思丢下活跑去玩耍。不然妈妈会笑话他比弟弟还要野,不像是当大哥的人。
不过,林建也会苦中作乐。中秋这一天是一年里最多水果吃的一天,而且还有各式各样甜甜的月饼,嘴馋的林建会在干活的时候偷吃一点过过嘴瘾,还要不时地塞一点给林潇让他一起当共犯。
对于林建他们偷吃的行为,林妈妈会选择性地视而不见,毕竟今天是难得的中秋日子,孩子们难得有机会吃上好吃的东西,让他们多吃一点也没什么关系。
那时候的月饼多数还是用油纸包装成圆圆的柱子形,一包里头有4个油香扑鼻的月饼。
林潇他们有个亲戚在村里的月饼作坊干活,林妈妈还特地带他进去参观月饼作坊。
看见大大小小的月饼木模子堆放在案上,工人们熟手地用生粉把模子刷了一下,然后把软软的面粉塞进模子里按紧,然后在案上砰砰砰的甩几下,然后翻过来往桌面上一盖,一个漂亮的月饼就安稳地躺在案上了。当然,这只是最简单的步骤,中间那些调馅,做月饼皮等的步骤林潇都没看仔细,只是觉得那些师傅们甩着那些月饼模子砰砰砰的那动作十分利落帅气。
等妈妈那边的活忙得差不多的时候,傍晚悄悄地来临了。
林潇和妈妈说了一声以后,跑去地堂围观大孩子们堆砌砖塔。
先把砖头平放地围成稀疏地一圈,砖头和砖头间留一个拳头大的缝隙 ,然后在第一圈的上面再铺第二层,然后一层层地叠砌上去,只留了下面一个塞稻草的入口和顶上的出口,成了一座直径半米,大概两米高,下宽上窄的锥形红色砖塔。
砖塔砌好以后,夜幕已经笼罩这片大地,徒留西边那一缕微弱的晚霞徘徊。
在孩子头领一声令下,孩子们一哄而散,赶着回家吃完晚饭就过来举行烧砖塔的活动。林潇和林建回到家里匆匆忙忙扒了两口饭,又急急忙忙地跑回地堂集中。
等他们到的时候,发现比他们早到的孩子更多。嘿嘿,想必大家的焦急心思都一样。
这时候,圆如脸盆的月亮出来了,柔和的月光照得地堂通亮通亮的,林潇和林建凑在最靠近砖塔入口的地方,瞠大眼睛看着大孩子们把干草干竹子往入口那里填塞,塞到入口的一半高就停了下来,往干草那里洒了一点从家里捎来的火水(汽油),然后开始划火柴点火。
哧的一声,火柴点燃了,点火的孩子一手罩着火柴,以防被风吹灭,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火柴凑近干草的底部,先把易燃的干草点着了。
很快的,干草冒起红色的火苗,然后火舌咬上其他干树叶,整个砖塔的内部开始亮堂起来。
火光透着砖头的缝隙透出来,照在孩子们兴奋的脸上,大家都忍不住欢呼起来。
等火点着以后,大家继续往砖塔里面塞干草,干竹子燃烧了,发出啪啪的声音,火舌开始在砖塔里面娇妖地地跳窜起来,火势猛烈的时候会从顶上的出口那里冒出来。
负责塞干草竹子的孩子们会把竹子在砖塔的底部使劲地翻搅捅动,把干草稻秆燃烧过后的火星给捅上塔顶。
明黄的火舌夹杂着红色的火星在夜空之中显得格外的明亮耀眼。
火舌窜得越高,火星散得越多,孩子们的欢呼声就越响亮。
这时候,吃过饭的大人们也咬着牙签慢吞吞地走过来围观这一幕。
有童心未泯的大人会回家拿一串小鞭炮,从塔顶的入口投进去,然后砖塔里就会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有胆小的孩子被吓得往外围逃窜,惹得人们一阵哄笑。
每年中秋那天,孩子们都会在晒骨子的地堂上堆砌起这么一座砖塔,简陋却美观。然后入夜的时候,塞上干草点上火,冒火的砖塔在夜里显得格外的耀眼美丽。
远远看上去像一座火塔,告诉着围观的人们,中秋节到了。这种习俗从林潇还没出生就有,除了下雨刮风的天气之外,每年中秋都会举行。一直到后来皮孩子们都长大了,而后生的孩子们都被电视电脑们留在家里了,这种习俗也就没再延续下去……
许多的风俗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的被湮没,只留在人们的美好回忆之中闪闪发亮……
林潇映着火光,望着今晚格外明亮的圆月,听着身边热闹的哄笑声,许下了自己的愿望:
希望这辈子能够活得自在惬意。家里的生活能一步一步好起来,家人们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最后就是,他要努力朝自己的梦想前进!
记得上辈子他看过一篇文章,是一名中国记者描述他遇见的一名来到中国贫困地区作教育支援志愿者的美国人。
52书库推荐浏览: 谢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