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重生之平生事_越绫歌【完结+番外】(159)

阅读记录

  木农和程恒就是陆艺华在黄山官邸见到的那两个年轻军官。

  令他留在重庆之后,他那位校长并未如他所料想那般软禁他,连人身自由都没有控制,除了不能够随便离开重庆之外,他甚至还被要求去参加各种作战部署会议。并且,在第二天就让木农和程恒这两个人来做了他的助手。

  这里面有没有监视他的意思他不知道,但陆艺华倒是能够看出来,他这两个学弟的专业水平确实不错。虽然在最初接手助手秘书的工作时稍显僵硬,不过也在很短时间内适应了。

  木农和程恒毕业自黄埔十六期,两个人在校时非常用功,虽然因为各种原因干了文职,但升官速度却不比武将慢多少。要知道,这是个乱世,而乱世则是武人最好的时代。作为一个文职军官,晋升速度甚至能与武将相提并论,这就不一般了。

  “我差不多有十几年没去过黄埔了。”

  开车的程恒愣了一下,下意识要回头看陆艺华,却被告知:“仔细开车。”

  “是。”程恒将视线调回正面。只听陆艺华问道,“黄埔现在如何了?”

  “……还好。”木农正在整理资料,程恒斟酌了一下才答了一个保守的回答。他以自己是黄埔生儿骄傲,但却不知道这位学长会如何想。毕竟,在大革命之后,这位学长就不曾踏入过黄埔半步。

  那个时代的事情离他们不远但也不近,他们这些后来者无缘见证,也就没有权利去评论什么。不过,他们这些人偶尔也会私下讨论一回,那个革命者最为向往的,却也是最为痛心的时代。

  听到程恒的回答,陆艺华似有若无地笑了一下,然后就不再说话,将视线移到了车窗外热闹的大街上。

  黄埔……

  即便现在早已物是人非,往日里抱着同样信念的伙伴各奔东西,陆艺华依旧能够清晰地回想起那些激.情而美好的日子。

  ——敬安,组织上可是将接待你的任务交给我了,咱们得好好叙叙旧。

  ——当年的事……总归哪里都不平静,但总不能否认我们的纲领要比你们强。

  ——你还别不承认,现在的局面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得了胜利,而蒋家王朝则已日暮西山。

  ——对了,这里不是你家?要不要进去看看?

  ——回家?这个我还是能做主,你进去看看吧,我去给你开证明。

  陆艺华想起他投降后那段日子,一路陪着他的赵睿将他交给他在黄埔时的老同学,然后就他们路过绵城。那位已经身处共产党高位的老同学去帮他办申请,然后他由刘晟陪着去那个在内战开始初期就已经人去楼空的古宅。这时候,那里已经被归为公共财产了。

  想到这里,他有些恍惚。冲天的火光在脑海中渐渐湮灭,然后这些一直徘徊于他脑海中不曾离去的画面一瞬间消散开来,那种从重生伊始就困扰着他的情感也越发淡薄。在最后,往事如若被风吹散,一切都随着画面的破碎而消失不见,好像做了一场梦。

  “不过,话说回来,共产党那边也有不少陆司令以往的同学吧?”不知是想到了什么,程恒问道。

  “哪里是同学。”程恒一怔,陆艺华笑道,“那些都是我的好友。”

  程恒闻言回过神,却不再说话了。对此,坐在前面副驾驶座上的木农显然不太适应,面上表情微愕。不动声色地将视线移开,陆艺华往椅背上一靠,闭上了眼睛。

  校长将程恒与木农放在他身边的目的,陆艺华一清二楚。这是光明正大的监视,那位校长想来也没有瞒他的意思,那天他去黄山官邸汇报时,当着他的面就将人划给了他,明面上是来做他的助手,暗里的任务却是整理陆艺华在重庆期间所接触到的所有文件,并予以上报。

  这很正常,陆艺华也没什么可抱怨的,至少他那位校长并未对他实行情报封锁不是?

  宽敞的会议室此刻已经坐了半成以上的人,陆艺华推门进去的瞬间里面的讨论声瞬间滞住。脸上挂着得体的笑容,陆艺华径自站在门口环视一圈,微微颔首后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由于缅甸反攻已经被提上议程,重庆方面很早就开始了战略部署,只是陆艺华在重庆停留的这段日子,大大小小的会议他就参加了不少。

  与他当初参军时不同,那时不论上下级都能成为知交好友,每个人都是抱着一腔革命热情为投效祖国参军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形势已然如此,会议室里还弥漫着争权夺利的浓重气味。

  陆艺华非常反感。

  不过,参加这些会议已经是校长对他最大的宽容了,无论如何,这样总比什么都不做的好,陆艺华再厌恶也还不会缺席。

  那些曾因陆艺华坚决不涉政治而忌恨在心的人,有心看陆艺华笑话,却被那位蒋校长之后的动作弄得一阵迷茫。收了陆艺华的军权,却仍旧让他参知军事,军衔虽然还停留在陆军中将没有提升,但所有人都明白这是实实在在的明降暗升了。

  这位蒋校长,果然还是看重黄埔出身的人。

  “敬安不久前还曾担任十一集团军司令,之前各种编练也都出自你之手,想必要比我们在这里干讲来的准确。”在前头主持会议的中年军官停下动作,笑着看向陆艺华,“关于此次的兵团部署,我们讨论的方案是以第十一集团军为进攻部队主力,敬安可有什么看法?”

52书库推荐浏览: 越绫歌 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