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水平不错的老师愿意在石头村教学,一年除了有学生给的束脩可以拿,还有村里额外给的月钱。这些钱都是从每个村里的共同产业里出,现在石头村是不差钱的,所以村长大方地给了不少。
这是各村一致同意的,他们觉得能来这里的老师很难得,毕竟石头村离镇上和县城比较远。
这些老师远道而来,要想他们为村里的孩子尽心力,就要提高薪资待遇。
毕竟谁也不是圣人,不解决实际问题,谁也不能靠爱发电啊。
陆时安不声不响地在村里买了一大块地,准备在这里修教师宿舍和学生宿舍。
他觉得这样才能确切解决招生问题,他参考了现代教师宿舍和学生宿舍的标准,设计了宽敞的教师宿舍和布局合理的学生宿舍。
教师能住独立套件,里面有一间客厅,一间卧室,还有一间厨房。如果不想要厨房,也可以改成卧室。
学生四人一间,四个火炕,每人一个铁水壶,用来烧热水,一张长木桌,四把椅子,还有一个独立卫生间,可以说条件很好了。
住宿倒是不用钱,但是自己的生活费要自己出。
陆时安还想办食堂,但想想又觉得没必要,因为石头村不缺便宜又好吃的吃食。
这还在计划中,不过如果足够迅速的话,半年就能做好,大不了多请些工程队嘛。
等学堂正式建好了,也可以把陆时恒和程玉送进去学习。
陆时安比较忙,所以可以偶尔蹭课上,忙的话就不去了。
陆时安最近除了在忙着找工程队,还忙着做豆腐。
他在这里过了这么长时间了,都没看到过豆腐。
他不是很爱吃豆腐,但是一年没吃也觉得缺了点啥。
至少没有豆浆喝了,他咋了咂嘴,有点想喝豆浆和吃甜豆腐脑了。
做豆腐首先要用石磨磨好豆子。
然后将打好的生豆浆倒在纱布中,用手把豆浆挤出(挤剩下的豆渣留着,拌在面粉中可以做各种面食);
过滤后的豆浆煮开,将表面的泡沫捞除,不然很容易溢出,豆浆煮开后还要继续小火煮五分钟左右,煮透,防止有豆腥味;
煮开后,边倒盐卤边搅拌。要精细一点就一勺一勺加,直到豆腐变成絮状。
这种絮状的就是豆花了。
将豆腐放在合适的容器里,盖上纱布,再等上十分钟,就能得到凝固好了的豆腐。
要想吃紧实一些的,就在上面压点重量合适的东西就行。
做豆腐关键就在于卤水,卤水做好了,豆腐就能做好。
煮豆浆的时候会有豆皮在上面,那个就能晒干就是能做成腐竹了。
陆时安不缺钱,就是想吃点手工做的豆腐脑和豆浆。
他打算先让人在他家做满一个月的豆腐,然后再把做豆腐的法子教给他们。
不限制什么地方的人,只要来了就教。
毕竟现在村里人收入都还行,做豆腐比较累,叫村里的人做豆腐,可能没时间,也没兴趣。
陆时安在安阳城都是比较出名的。
他一说要做新的吃食,大家便都想来石头村看看。
有些贫苦人家,一听到这个消息,就立马从家里出发,准备去石头村陆时安家。
不过是一个月的工,如果自家学到了,就能每天挑着一担豆腐,大街小巷去卖了。这也是进项啊!
果然村里只有那么一两个人来学,但陆时安相信,还会有人愿意来的。
陈招娣是隔壁安昌镇的一户人家的女孩,她爹因为她娘生不出男孩,身体又不好,所以就把招娣的娘给休了。
陈招娣气坏了,立马和母亲搬离陈家。
招娣如今已经十六了,因为要养活身体不好的母亲,不愿意嫁到别处。
再过两年不嫁人,她就是个老姑娘了。
她娘不愿意拖累她,曾经服药自杀过,又给招娣送到医馆治好了。
倒是有些男人愿意娶招娣,也愿意养活她娘,但是却不愿意出彩礼。
招娣一来不喜欢他们,二来,她要的彩礼不多,连这都不愿意给,那她母亲想来也不会被安置好,她向来是个有主意的,当即就拒绝了。
他们觉得她不识好歹,但她也无所谓。
因为她的父亲,她也不相信成亲能带来什么好处,所以一辈子不结婚也没什么。
大不了以后等自己赚钱了,招赘一个男人回家,生个孩子,若是男人品行不好,休了就是。
眼下就有个发财的机会。
只要去陆时安家,好好做活,学到了本事,就能在镇上开店了。
赚了钱,招了赘,就给她娘生个孙子或者孙女,相信她娘很快就能振作起来。
打定注意后,她收拾收拾,带着母亲去石头村租了一个月房子,准备学会了就回去。
招娣是唯一一个跟陆时安学做豆腐的女孩子,从她的衣着上看得出来,这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但她仍然对生活乐观。
每天她都是来得最早的一个,几乎除了做豆腐之外,其他的活也都抢着做。
在陆时安看来,这样的女孩子无疑是值得赞扬的。
可能想通过做豆腐就能发财,这样的想法有些天真,但是,这种天真确确实实打动了陆时安。
陆时安决定帮她一帮。
52书库推荐浏览: 梨花树下梨花酒 空间文 种田文 甜宠文 市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