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杂货_报纸糊墙【完结】(660)

阅读记录

  有些人买得多,一口气能从清晨坐到傍晚,还有一些个细心的,会将棉籽上沾着的那些许棉絮也剥下来,最后剥出这一小团棉花,换种子的时候顺便就把它交给摊位上的吏员。

  听闻用这白叠花织出来的白叠布,价钱十分昂贵,在这些农人眼中,即使只是棉籽上沾着的那几根棉絮,也是十分珍贵的物什,不应浪费。

  眼下这个年代交通不便,农人们从村子里来到常乐县城,很多人当天都回不去,于是便只好在县城投宿。

  城中有那最便宜的大通铺,一个人住一晚,便只要一文钱,若是带了牲口,那便还要算上牲口的钱。

  豆腐作坊那边有不要钱的饼子热汤,很多人在大通铺睡过一夜,早早便去排队,待吃过了几个饼子,喝完了一碗热汤,趁着身上那股子热乎劲便出城去了。

  出了这常乐县城,他们往往还要走上大半日甚至一整日,甚至是更长时间,才能回到自己家里。

  这一包棉花种子拿回去,明年先划一块好地种上,待到秋收后,自家留了种,后年便可多种一些。

  听那些种过白叠花的富户们说,这物什十分好种,寻常旱地就能种,种不了粟麦的盐碱地也能种,颇耐贫瘠,亦不需时常浇水。

  那罗县令还说,这白叠花最适合在他们陇西生长,若是去了中原,很多地方便种不了,因此这白叠花的价钱往后即便会比现在贱些,那也不会十分贱,总归不会比种粟麦差。

  若是果真如此,那他们往后除了自家口粮,倒是可以多种一些白叠花,再将那些因为种不出粮食而荒废的土地开了荒……

  农人们因为这些能挣钱的白叠花种子,对来年的日子充满了期待。

  而在这个时候,罗用与乔俊林则带了两三名差役,骑着马一路往那伊州去了。

  那伊州虽为大唐的一个州,但它原本乃是伊吾国,贞观初年归顺大唐,纳入唐之版图,实际上原本的伊吾王室,现如今在伊州当地依旧还有着相当大的权利以及深厚的影响力。

  那伊州的情况与沙州敦煌不太一样,多少有些敏感,罗用作为一县之长,原本不应越过州刺史,直接与伊州那边打交道,只是那瓜州刺史陈皎,原本对罗用就是采取的放羊吃草的态度,今年听闻他在长安城又干了一件大事,那恭王竟然因为他们罗家的事情被流放了。

  从前陈皎对罗用放羊吃草,也就是把他当成一个烫手山芋,倒不是怕他,就是不想沾惹,现如今说起来,那着实也是有几分害怕了。

  陈皎的家族并不算特别顶尖的世家,他在家族之中也不是最受重视的那一个,就罗用这块棺材板儿,他觉得自己着实也是有几分惹不起了,于是现在罗用说什么就是什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陈刺史一心只想安安稳稳把自己的任期混满了,好叫家人将他弄回中原去。

  现如今再回头想想从前他在罗用面前摆的那些派头,外强中干,约莫说的便是陈皎这种人。

  不过对于罗用来说,没个顶头上司压着,总归是一件好事,要不然那束手束脚的,着实也是烦心。

  伊州虽然原属伊吾国,但是在历史上,当年汉武帝打跑了匈奴人以后,也曾在此屯田驻兵,伊吾城高昌壁,许多汉人就是在那个年代来到这些地方,屯田驻兵,从此世世代代就在此处扎根繁衍。

  所以这伊州之中,同样也以汉人为主,风俗习惯皆与中原相似,穿汉服说汉话,作为戈壁滩上一片面积颇大的绿洲,这里的农业也很发达,产粮颇多。

  伊州这个地方同样很富有,在丝绸之路中,从那晋昌过来,若是不往西面的敦煌而去,而是改道北上,北边便是伊州,过了伊吾,一路再往西,便是高昌,高昌那边同样也有通往西域的商道。

  这一天中午,罗用他们寻了一个背风处下马休息,差役们从包袱中取出清水饼子,几人就坐在戈壁滩上,一口清水一口面饼地吃着。

  “县令,伊州那般远,我等因何要去,县令若是忧心县中缺粮,只管叫商贾们从那张掖等地买来便是。”一名差役如此对罗用说道。

  “张掖太远。”罗用回答说。

  在他们陇西这一片,真正产粮多的地方,总共也就那么几个,瓜州这两年若要大力发展棉花种植,将来很可能就会面临粮食短缺的问题,为了避免到时候粮食不足,粮价疯长,甚至是引发饥荒,罗用作为一县之长,必须得早作打算。

  “那伊吾却也近不了多少,况且还要经过这大片荒滩,运粮怕是十分艰难。”另一名差役也道。

  若是从张掖到他们常乐县,虽然路途要远上些许,但是路况好啊,沿着长城脚下行走,安全颇有保障,粮食水草亦能及时补给,这两年又在修水泥路,待那水泥路修好了,运送粮食想来要比从前容易许多。

  哪里像那伊吾,此去虽也有路,路况却颇差,又担心贼寇袭扰,又是大片荒滩,粮食水草补给困难。

  这三名差役你一言我一语的,话里话外都是劝罗用回去的意思,罗用听闻了他们这一番分析,倒也觉得颇有几分欣慰,笑着说道:“你们想得倒也周全。”

  “不知县令是何考量。”看罗用这个态度,他们几人想到的问题,他分明也是想到了的,既然如此,因何又非得去那伊州呢?

52书库推荐浏览: 报纸糊墙 空间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