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周,金三人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颜亮。虞允文笑道:“这宝塔诗,下一句要比上一句多出一个字来的,颜兄该说两个字的。”
颜亮的眼神中闪出一丝不悦,隔了一会儿,道:“映水。”
萧山扶额,他不太明白为什么虞允文要捉弄颜亮,但肯定是事出有因。周宏忙着解释:“下一句是两个双字,你该说四个字,再往下就是三三,四四,一直到七字算是完结。颜兄,你……真是读书人么?”
颜亮道:“不擅长诗文,我直接喝酒好了!”说毕,便抓起桌上的酒壶,一口喝干,十分豪爽。
虞允文就看向萧山,萧山随口道:“翻江,倒海。”
周宏金胜二人都大声称赞,反正萧山只要能说出来就不错了,也不管通不通,押韵不押韵。两人叫好过后,便也跟着卡壳了,根本接不上,便道:“我们喝酒,哈哈,我们喝酒!”
虞允文继续道:“若玉簪,似长剑。”
颜亮道:“刺破苍穹,挥断长江。”
萧山忍不住插嘴:“没押上韵。”颜亮忽然站起,朝几人怒目而视,虞允文也不理他,自顾自的道:“算了,颜兄长于经文,不知道听说过古之余明明德于天下着,先治其国。欲治其国,先齐其家,预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周宏和金胜两人这次彻底听不懂虞允文在说什么了。这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后世名言,出自《大学》,但现在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的程氏兄弟虽然已经干了这活,但将其发扬光大,成为老少咸宜必修课本的朱熹还是个奶孩子,这句子一般人还真不怎么熟悉。
颜亮的手摸向腰间,盯着虞允文:“不知!你要如何?”
萧山看到颜亮的腰间微微凸起,他的手一放上去,便看得更加明显了,显然是一件兵器的柄,忙打圆场道:“大哥你喝多了!又不是科举取士,考校大学章句做什么?”
虞允文哈哈一笑,周金二人再次邀请颜亮坐下,颜亮却哼了一声,扬长而去。
待到颜亮走了,三人都责怪虞允文:“他爱冒充读书人也不是什么罪过,大哥你又何必刻薄?”
虞允文也没说话,只是道:“萧山,你将手伸出来给我看看!”
萧山依言将手伸出去,上面密密麻麻的布满老茧,特别是虎口之处,更是层层叠叠,一看就是常年握枪的。虞允文将萧山的手竖起,对着周宏和金胜道:“你们看,刚刚那个颜亮,握扇子的手就和这个一模一样!”
三人都是一愣,萧山随即想起一件事,道:“他是有点奇怪,刚刚转身的时候,我瞧见他脑后没有被帽子盖住的地方似乎有青皮,他是……剃了头的?”
周宏和金胜两人一呆,虞允文淡淡的道:“连三位将军都知道柳三变大名,颜亮是读书人打扮,怎会不知?他说自己长于经文,我随便问了问他就恼羞成怒,若是一般的读书人遇见这种情况,多是坐下来研讨吧?我看,他根本就不是镇江府的,恐怕是从北边过来的!”
萧山被虞允文这样一提醒,便忽然知道先前的不安之感哪里来的了。他隔了一会儿,缓缓的道:“颜亮,颜亮,这名字听起来,好怪!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说道这里的时候,萧山心中忽然被什么东西照亮了一般,他记得清楚,相传金国海陵王完颜亮南侵的起因,就是听闻了柳永的这首词心生羡慕,想要来侵占这南边的花花世界,萧山脱口而出:“完颜亮?!”
完颜亮三个字一出口,周宏金胜都是吃了一惊,就连虞允文也十分惊诧,周宏道:“贤弟你怎知他的名字?宋金两国已经议和,怎么金国的皇子会跑到这里来?是有什么企图?”
虞允文道:“也不一定是别有企图,过来游玩的也说不定!”他话尚且未说完,萧山便一个箭步窜出房外,他心里想着:若刚刚来的人真是完颜亮,那也不用等到什么《采石瓜洲毙亮记》了,现在就去结果了他!省得他将来发兵百万的闹腾。
三人见萧山窜出房门,都是疾步跟上,虞允文丢了一锭银子作为酒钱,亦跟了出去。
萧山先是去隔壁间看了一看,隔壁果然已经人去楼空,他冲出瓦舍之外,只见街道上行人已经不多,稀稀落落的几个,摊贩已经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了。
在街道的尽头,果然看见身穿月白色袍子,疾步而行的颜亮。
萧山也觉得这里巧遇完颜亮未免也太巧了一些,他并不太确定这个人是不是完颜亮,便赶上两步,在背后叫道:“完颜亮!”
颜亮脚步猛然一滞,回过头来,只看了萧山一眼,马上神色大变,扭头就跑。萧山便知道自己是猜对了,他赶紧追上,完颜亮常年习武,脚步甚快,体力也好,萧山追着他一路飞奔,周宏金胜和虞允文三人在后紧紧相跟,一开始周宏金胜二人尚且能够跟上,跑了半个城之后,两人就累得只喘气了,唯有虞允文丝毫不见任何疲惫之象,跟萧山一道,朝着完颜亮追去。
完颜亮跑过一道小街,忽然在一个府院外停下脚步,他猛然回头,盯着随即而来的萧山,厉声道:“你要做什么?!”
萧山根本不和他废话,逮住这么一条大鱼孤身行动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拔出腰间的铁剑,二话不说就朝着完颜亮劈去。
52书库推荐浏览: 绍兴十一 强强耽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