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为王[快穿]_甲子亥【完结】(146)

阅读记录

  一是官员俸禄低,除了养家糊口之外,还得聘请幕友、仆役,否则办公、勤杂等事务无人承担,这些额外支出,朝廷是不管的,全部由官员们自掏腰包,再加上逢年过节还得打点孝敬各级上司,往往官员们一年的俸禄还不够他们一个月的花用。

  另一方面,广德帝这一辈子都在和鞑靼死磕。

  ——在孟则知看来,广德帝是一个勤政的皇帝,却不是一个好皇帝。

  他这皇位来的轻巧。

  在太祖皇帝的八个儿子里,广德帝年纪最小,资质也最平庸,可耐不住他运气好。

  天下还没有大定,他的七个兄弟就战死了一半。等到大扬朝立国,他五哥和七哥为了争夺皇位,想要效仿玄武门之变,除掉他二哥,最后却被反杀。

  他那得胜的二哥笑到一半,不知道从哪儿飞出来的一根流矢要了他的命,顺便带走了悲痛欲绝的太祖皇帝。

  就这样,做着闲王梦,从来没有接受过一天正统帝王教育的广德帝仓促之中就被文武百官推上了龙椅。

  结果就是,广德三年,鞑靼犯边。

  堂堂一国之君,被胡虏撵着抛弃国都,从北方逃到南方,又从南方逃回北方,最后虽然保住了命,却落了个妻死子亡的下场,简直是奇耻大辱!

  为此,广德帝忍辱负重,终于在二十年彻底击败了鞑靼。

  ——这也是广德帝当政二十多年来,唯一的功绩。

  广德三年的事件过后,扬顾皇室在百姓心中威严扫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广德帝正式上手治理朝政。

  为了增加百姓对新建王朝的信心,博一个仁政爱民的美名,广德帝不得不一再削减赋税,一开始效果的确是不错,可财帛动人心,渐渐的,底下的人就不老实了,就连皇子也掺和了进去。

  广德十八年,为了对付大皇子,二皇子费尽心思弄出来了一个科举舞弊案。案发之后,大皇子被圈禁,十几个涉案官员被推出午门斩首,他们的家眷多达二三百人,或被流放或被充入教坊司为妓。

  事后,心有不甘的大皇子勾结鞑靼残余势力,暗杀预备归京的赵以敬。

  大皇子被废之后,为了防止朝堂上二皇子一家独大,广德帝不得不扶持七皇子与其分庭抗礼。

  然后就在广德二十二年,青州大旱,七皇子为了把二皇子拉下马,竟不惜劫走赈灾银两,导致青州流民暴乱,饿殍满地。

  可广德帝就算是知道了又能怎么样?

  为了民心,为了皇家的威严,他不仅要把这些事情压下来,还要命人帮他们把小尾巴清理干净。

  做皇帝做到这个份上,也是够失败的。

  难道广德帝就没想过要改变现状吗?

  他怎么可能没想过。

  只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耗羡一事干系到满朝官员的利益,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之前的十几年他忙着对付鞑靼,总想着攘内必先安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对官员贪腐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等到好不容易打完了鞑靼,他的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因着精力不济,实在是折腾不起来了。

  如今听到孟则知谈及此事,他忍不住的问道:“你认为此事何解?”

  “一,明定耗羡额数,且耗羡归公,由朝廷统一分配给各府各县调度使用。二,高薪养廉。三,明罚敕法。”孟则知的话铿锵有力。

  “耗羡归公,高薪养廉……”

  相当于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广德帝喃喃自语,这的确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他越琢磨两眼越亮,而后又像是想到了什么,眼底的光芒又慢慢的黯淡了下去。

  还是那句话,他这具身体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要是孟则知能做到这些——

  想到这里,他猛的一抬头,而后神情一滞。

  正如同陶安所想的那样,他的确不想孟则知掺和进夺嫡之争里。

  旁人或许不知道他的身体状况,他自己却是再清楚不过。朝堂上已经是二皇子和八皇子的天下,便是他有这个想法,也没办法在短时间之内给孟则知铺出一条康庄大道来。

  既然如此,倒不如从一开始就让孟则知做一个不争不抢的闲王,凭他六元及第的身份,相信他的继任者会很愿意养着孟则知这个吉祥物。

  可此刻的孟则知表现的实在是太过耀眼,他不由又想起二十一年殿试时,孟则知提出的南北榜建议……

  这一瞬间,他动摇了。

  他一脸复杂,叹声说道:“你先下去吧,让朕好好想想。”

  “是,儿臣告退。”

  等到孟则知一走,陶安也退了出去,他招来心腹,道:“去,和刘大人他们说,联名奏请五殿下入朝观政的事情先放一放。”

  “是。”

  说完,陶安开眉展眼。

  他这个外甥比他想象中的要优秀的多。

  作者有话要说:

  耗羡归公,高薪养廉是清雍正年间通过定火耗以增加各级地方官薪给的重要措施。

  上一章中肯评论

  不可修也:感觉他俩一见面就哔——

  #不是,没有,别瞎说,人家根本就没上床。#

  第72章

  就这样又过了小半个月。

52书库推荐浏览: 甲子亥 爽文 快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