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儿这个事儿本来马大夫人还不同意来着,一个婢女怎可与小娘子互称姐妹。还是老夫人说到:“珍儿自小只有兄弟,如今有个知冷知热的姐妹,又有什么不好?”马大夫人方才没有出面阻止。
此时的玉珠正忙的脚不沾地儿,额头冒汗。微微有些胖的身体跑前跑后,淡绿色的襦裙衣袂飞扬。玉珠原本不胖的,小时候也是个瘦瘦小小的小女孩儿。谁知道从十二三岁开始发育的时候起就开始个子与肉同长了,由芦柴棒迅速变得珠圆玉润,真真儿是照着自个儿名字长的。
弄的马珍儿还内疚了好一阵子,总琢磨要不要给玉珠再改个名字。玉珠倒是豁达,爽朗的应声到:“娘子难不成是嫌弃奴婢长得不好看了?那奴婢可不依。奴婢还打算照着杨家玉环的样子打扮呢,怎地?娘子觉着不好?”
玉珠如此打趣,马珍儿实在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周围婢女也都掩着嘴角儿偷笑。“好吧,好吧,我的玉珠怎么样都好看,我哪儿敢觉着不好。小婵,下回领夏衣的时候,让针线坊给玉珠专门做两件儿唐代样式的,可看她敢不敢穿。”言罢,又是一通闷笑。小娘子取笑自己,玉珠不依,与马珍儿闹做一团,闺阁之中欢声笑语不断。
玉珠正在忙的是小公子们的洗三宴,自家王妃如今产后不久,身体虚弱,不好安排主事。马家夫人们又属于外家,不好参与,只能背地里指点一二,面上还是要玉珠和李林出面。
俩人分工合作,对外宴请宾客、采买等事由李林安排,对内操持宴席,安排洗三用品等则由玉珠主理。俩人都是年轻人,共同在王府当差也有一年多,彼此熟悉,交流沟通比较容易,又都是心思单纯的人,互相配合,再加上马家夫人们从旁指点。该发请帖发请帖,该置办东西置办东西,事情倒也办得妥帖顺利。
转眼间已过两日,申王府门前车水马龙、门庭若市。府门被装饰一新,红绸鲜花热闹非凡。赵佶带着赵俣、赵偲几个早早就来到申王府,巴巴儿的偷偷看过睡得直流口水的小侄子们,就赶紧站在门口帮忙迎客。
赵佶看着特地都穿了红衣裳的小哥儿几个,心里暗自好笑。这群小家伙儿们是头一遭当叔叔,听说有侄子了乐得直蹦高儿。这会儿一板一眼对着前来道贺的宾客颔首相迎,也不嫌枯燥,可见几位小叔叔们为了小侄子们确实是尽心尽力喽。
看到申王府门口这阵仗,前来道贺的宾客也都受宠若惊,自己今天这是走了什么大运,竟然能得到被当朝几位殿下同时接待的待遇。朝中官员姑且不算,跟赵佖要好的商人朋友们可都是大开眼界喽。大家都打起精神,揣好礼单,严肃认真的跟几位小殿下行礼问安,跟端王殿下(前不久,赵煦册封赵佶为端王,已经准备出宫建府了。)寒暄几句,进入王府,准备赴宴。
别看大家表面很严肃,其实内心很复杂。至于怎么个复杂法?刘尚书:“呀!太搞笑了有没有?官家的弟弟们排排站,穿着统一服装,还是按大小个儿排的。”
李翰林:“嗯,论长相,皇室的皇子们还真是都不错呀,兄弟几个长得还挺像。”
周大官人:“我今天真是见了世面喽!看见了好几位皇子呐!”魏中丞:“哎呦,那个是十四殿下吧?真可爱呀,看那肉嘟嘟的小肥脸儿。嗯,真想捏捏。”(突然觉得有冷风吹过的赵偲,浑身一抖。)
宾客陆续到来,几位小殿下很快就被舅舅外公们包围,好不容易能见个面,总不好不让人家叙叙亲情吧。于是乎,剩下值班的只有业已成年的端王殿下。可叹来得晚些的朝臣们再没有看到按大小个儿排排站的小殿下们。可惜可惜呦,苏辙苏侍郎后来听同僚隐晦的说起当时情景,直拍大腿,恨自己去的晚了,没看到这等难得一遇的热闹。
苏轼、章惇自然不会缺席。看着立在申王府门口代为接待宾客的端王赵佶,俩人心里都不大好受。来参加孩子洗三本是喜事儿,奈何孩子他爹失踪,生死不明,真是无法言说的复杂感觉呀。
待到门前,三人对面打招呼,目目相对,眼神中都带着物是人非的感慨。想起赵佖,三人一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见文采出众的端王殿下讷讷不语,纵横朝野口若悬河的章相公只顾叹息,公认的才子领袖苏大学士闭口不言。
‘这是什么情况?太诡异了有没有。’跟在这两位后面到来的官员们脑袋上都顶着巨大的问号。‘咱们还是走慢点儿,安全起见,等这两位进去了咱们再上前吧。’几位互相交换个眼神儿,立马小声寒暄起来,从天上星宿聊到地下矿脉,从西北大漠聊到东南海滨,聊得头不抬眼不睁,脚下却是有如龟速,半天也不见动个地方儿。旁边儿的家丁护卫……
好不容易等那两位进了门了,后边儿几位赶紧跟上,打算跟端王殿下打个招呼,结果这位殿下竟然在神游?‘苍天呐,我等究竟是如何得罪了您老人家?要待我等如此啊!’几位官员无语问苍天……
第37章 热闹洗三宴
不管怎么说,该来的宾客都来了,没想到官家也来凑了热闹,连赵佶都没事先得到消息。其实赵煦也是临时起意,听说赵佶几个都跑去了,自己这个做伯伯的也去撑撑场面比较好,也好让大家知道他是不会亏待申王一家子的,别让人怠慢了申王府。于是赵煦通知太后,带上礼物果断出宫前往申王府。
52书库推荐浏览: 君当如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