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_张鼎鼎【完结+番外】(186)

阅读记录

“哦?”王二老爷也是一惊,随即笑了,“这倒是没想到的,看来那孩子,果然是有才华的。”
“那此事……要告知周家吗?”
当时王家知道弘毅的事后,就选择了沉默。毕竟不是什么长脸的事,更何况他们作为女方,真闹出来王家的姑娘以后还要不要嫁人了?当时还有人提议要把弘毅给处理了,不过也就是那么一说,王家还不至于如此行事。他们当时的想法是,一个孩子,又不知道自己的身世,没必要这么严苛,再怎么说身上也有王家的血。
不过那时也认为,若弘毅中了举那就要另外说,毕竟中了举就有可能进入官场,那孩子的容貌又同王家小六那么像,不定就要被谁留心了去。
可当时也就那么一说,中举,又岂是那么容易的?但谁想这孩子真就在这个时候中了举!虽说周家的管事下人也没几个见过他们家那位姑娘,可王小六整日在京城乱窜,不定就被谁看在了眼里。
周家这一代虽出了两个能gān的,可在科举上却平平,现在也不过才出了一个秀才,看那资质,要中举还不知道到什么时候呢。
“你觉得,此事要如何处理?”王二老爷想了想开口。
王道安知道戏ròu来了,打起jīng神,想了想,才道:“论理,此事是没有孩儿cha嘴的余地的,可既然这事同我有这么些关联,父亲又问了起来,那我就说上两句。孩儿觉得,那事已过去将近二十年,周家看来也是死了心的。而且此时周家当权的是那位二爷,继承爵位的是大爷。无论哪个,都不见得想要再多出这么一个侄儿过来,就算老太太想着幼子,但说句大不敬的,老太太年龄已大,一是当不了事,二来,也不见得能护得住了。”
王二老爷蓦地看了过来,目光如电,王道安心中一突,却还是硬着头皮道:“再反过来说,弘毅虽然在科举上有几分天赋,可只看他这次的成绩就知道,会试这一次是绝无可能的。他早先虽和六弟面目相似,可这几年听孙长算说,已和过去不一样了,当然孙长算这几年也没再见过六弟,可我看六弟也同早先大是不同。”
弘毅的长相很像自己的母亲,而不知是哪里出了原因,王小六也长的很像那个从没见过面的姑姑。不过这只是在他们小时候。这几年,一个是用心苦读寄人篱下的孤儿,一个是在后宅脂粉堆中打滚的侯府公子,不能说他们不像了,可气质做派的确有了很大差异。若此时再让旁人来看,第一眼也不见得就会想到对方身上了。
“听你这意思,还是准备瞒着周家了?”王二老爷的声音不冷不热,有一种莫测的意味,王道安心中发寒,却还是道,“孩儿是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王二老爷哈哈大笑:“好一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你可知若此事将来被周家知道了会如何?周老二在三年前对南蛮的大战中官拜上将军,一战杀了对方十万人马,扫平十六个山寨,声名赫赫,周家现在已经从外戚转为实权,此时他们缺的正是一个文坛上的旗帜。那孩子在青茗恐怕会止步于举人,若到了周家人手中,又会如何?京城上下谁不知道周老大管教子弟严格,上个月周小五同小六发生了点矛盾,就被他打了十鞭,这又是为了什么?”
王二老爷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bī的王道安后背发凉手心出汗,他看着自己的父亲,只觉得心跳如鼓,两腿都有些打战,暗暗的吸了口气:“但敢问父亲,若是那孩子被周家知道,我王家又有什么好处?”
王二老爷眼一眯,没有出声,王道安又道:“先不提周家是否会培养那孩子,就算培养了,又能如何?他们置那孩子十七年不管不问,累他父母早死,那孩子心中就没有怨?周家人对他就敢放心?那孩子能少年中举又怎是傻的,其中的芥蒂,又怎么会感觉不出来?两方相疑,不过是都不敢倾心相jiāo,周家得到的好处并不见得会有想象中的那么大,而我王家,更是无辜受累。”
“若我们不说,周家人又如何能知?就算知道了,又怎么就知道我们是故意隐瞒的?青茗离京城何止千里,就说那边有我王家的人,又何尝没有他周家的人?他们自己尚且没有发现,又怎么能怨到我王家身上?真推脱不过,也可以说是考虑了他们的想法才故作不知,但我想,周家也不见得就会这么不识趣。周二老爷虽在南蛮中有所建树,大哥在北疆更是打下了大好局面。而论下一代子弟,我王家更不逊于他周家,连六弟在这次科考里都得中童生,更不要说早已有了秀才功名的四弟、五弟了。”
王二老爷的眼中浮出了笑意:“对那孩子说,这两届会试,都不要想了。”
王道安一怔,立刻应了声是,见王二老爷没有别的话,他就行礼告退了,但就在他要退出门外的时候,就听他父亲又道:“看来那个叫倩姐的小姑娘……真的很会做事。”
王道安停下脚,回过身,惊异的看着王二老爷,王二老爷对他摆了摆手:“你下去吧,就是嘱托他们,若有可能,早些成亲吧。”
王道安应了声是,不过一直到回到自己屋里还满心疑惑,为什么他爹让倩姐同弘毅早些成亲?是怕将来有什么变数吗?可若是这样,更不会说这话啊,毕竟倩姐现在算是王家的管事,若一早同弘毅成了亲,将来王家不是更要牵涉其中吗?这好像同家里一直做法相驳。他想来想去,想不到其中的缘由,也就放到了一边,反正若弘毅同倩姐早些成亲,他将来也有立场帮着说话了。他虽只是庶子,到底是王家正经少爷,周家也不能不掂量一二,这对那两个少年男女倒是件好事。
而此时王二老爷也没有再叫先前的那个幕僚回来,他盯着眼前的茶杯,眼中不由得浮现出来那个一直沉默而又胸有才华的大妹妹,他因一早被定下了经商,在府里是受其他兄弟白眼的,只有这个嫡出的大妹妹见了他总是会恭恭敬敬温柔如水的叫一声二哥,那时候家里总说这个大妹妹就是进宫做贵妃也使得,不想却走了一条最惊世骇俗的路,最后,又落了那么一个下场。
“大妹,你这又是何苦?”他在心中微微的叹息,我这个二哥所能为你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再下面,就看那孩子自己的造化了。
此时弘毅同倩姐都不知道这些事,他们现在很忙,自榜单下来,章文庆同弘毅接到的帖子就不断,在这方面,差点名落孙山的周弘毅竟比得了第十八名又薄有才名的章文庆更忙一些。
章文庆名声虽好,毕竟也是不惑之龄,下面的会试再蹉跎一二,这辈子也没啥大出息了,弘毅却不一样,哪怕过个三届再考,依然风华正茂,说出来还是少年进士,哪个更值得投资,简直就不用比较,还有一些家中有闺女的,还有别的打算。
除了应酬,他们还要帮倩姐再做一件事,所以就是忙上加忙,一直到今天,这件事才终于定了下来。
府城·东三街,同府城最繁华的兴封路隔了两条街,同样属于府城的中心地段,不过比起兴封路显得更幽静,而这一天,靠西边的知味居就在这里开业了,而和平时的知味小食不一样,这次挂出来的却是知味·知思居,站在门口迎客的一律是二十岁左右的青衣小伙,他们也不见得如何出众,但若有人留意就会发现,他们不仅身高胖瘦差不多,连脸上的笑容也都几乎一样。
和往日那早在开业之前就大肆宣传的知味不一样,这个知味一直没有做过任何宣传,开业当天也早被预定——章家翁婿,现在就站在门中迎客呢。
往来的学子举人们一个个拿着请帖进门,见了章家人总要道声好,而无论是章文庆还是弘毅,连带被拉过来的王天冬也都一一有礼的回应,气氛虽不热烈却也和睦,当然,也有那煞风景的:“世风日下,果然是世风日下啊!那章家翁婿同时中举本是一段佳话,哪知却行商贾之事,这又置我辈读书人何地?”
说话的是一个五六十岁的青衣秀才,只见他虽穿戴齐整,身上的衣服却已有些发白,此时正一脸沉痛的连连摇头,对于他这种感叹,大多数人都没有理会,但落在光哥的耳里那就大不一样了,他本想拔腿就走,听了这话却停了下来:“这位先生有礼了。”
他虽年幼,却也穿着秀才的衣服,那老秀才倒也没有怠慢:“你是……”
“我姓李,偶然路过,听到先生的感叹,非常有感触,贸然上来答话,还望先生不要介意。”
这老秀才本是自我絮叨两句,没人答话也就罢了,却不想有人奉承,立刻得意了起来:“不想小哥年龄虽小,却比这些得了举的更有见识呢。”
光哥自谦了两句,就问出这老秀才姓郭,这次又没能中,不过因他屡次赶考,在学子中也有些名号,所以这次也得了请帖,他本来也没什么排斥,但见章文庆弘毅为自家生意这么卖力,就有些看不过眼不准备再进去了。
“先生又何必这样?”光哥微一思忖就道,“既然先生有帖子就不妨进去看看这章家人到底是如何行事的,若是侮我学子之风,不妨当面斥责,也能一扬先生名望。不瞒先生说,我同这章家人同来自青茗,在那里章家人也是满身铜臭,这次正好,能同先生一起正我辈之风,却是兴事!”
一听这话,那姓郭的秀才就不由得有些意动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一听这话,那姓郭的秀才就不由得有些意动了。
四千字只比三千字多一千字,为毛写起来感觉却差这么多捏?


☆、第155章

  第四十八章
对一个文人来说,最重要的一是功名,二就是名望。郭秀才年过半百,这功名一说,已有些虚无缥缈了,因此也就更注重自己的名声。而章文庆翁婿在府城也都算是薄有名声的,若是能踩他们而上,不啻为一条捷径。
不过郭秀才毕竟活了这么一把岁数,怎么也不至于被光哥两句话忽悠了,他看了看旁边的光哥:“这位小哥可是与这章家发生过什么矛盾?”
“是有一些龃龉,不过那些与现在相比简直不值一提。”光哥说着拱了拱手,“不瞒这位先生,我本应是青茗榜首的,却不知怎么被那周弘毅得去了,我自幼学文,家中长辈多有功名。而那周弘毅早先不过只是个孤儿,后来弟弟该嗣换宗到了章家这才开始接触书本,满打满算不到八年,如此短的时间,他就算是文曲星下凡,又怎么可能得中榜首?我因不服和他发生过一些嘴角,因家中长辈管得严,最后也只有不了了之,否则我是定要告他一个舞弊的!”
一听这话,郭秀才简直是又惊又妒,惊的自然是周弘毅启蒙还不到十年,妒的当然也是周弘毅启蒙不到十年就能中举!凭什么?就算他更有一些天资,可难道比得上他皓首穷经。

52书库推荐浏览: 张鼎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