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_张鼎鼎【完结+番外】(99)

阅读记录

只是虽然她没有出来,但是鹤翔在这里积蓄深厚,自然知道,她倒了眺国的边界。
是的,她还每处边界,但是,那一点点边界线,在鹤翔眼里从来不是问题。
“将军。真的要如此吗?”
帐篷内,火光缭绕下,微胖的女子开口,鹤翔微微一笑:“巧曼在这个时候还不赞成吗?”
郑巧曼道:“我只是担心将军会受到非议。”
“我现在的非议还少吗?何况这一次,我可是有圣旨出兵呢~”
郑巧曼还要说什么,但看了眼她的脸色,终于叹了口气,不再开口。
鹤翔低头看向平铺在桌上的地图,她何尝不知道郑巧曼担心的是什么。她这次虽然只是奉旨办事,但旨意只是让她虚张声势,可没有让她擒拿眺国贵族。这件事,被人抓住做文章,那是什么都能做出来的。
“贪功冒进。”
“不遵国法。”
“为一人之名声,私开战端。”
……
她不用想,都可以随手抓出很多条,但是这个机会太好了,好的她不愿意放开。
现在的莫向玉虽然愚蠢无能,确实无可争议的南院大王,但是她一死,下面必定再起争端,为了争夺这个位置,眺国自然无暇顾其他,而她,则可以趁这个机会打进锁关,收复锁玉路。
若能做到这一步,从此以后,她大雁就有了一块牧马之地,再不是只能挨打了~
而当年太祖还有示下,收复锁玉路,异xing封王!
她本就是嫡系宗室,就算不能继承母亲的王伟,也会有个公 侯之类的爵位,若是再有这样的功绩,也是理所应当的。
届时,她身居王位,坐拥二十万大军,掌控两路,虽不是割据成军阀,但总算也是有自保之力了,只要她不离开戈阳路,就没有危险。
是的,很危险,鹤翔知道自己现在很危险,就算因为和高平合作,她的财政得到了缓解,大军暂时是没有哗变的危险了,但若是安乐帝要为自己的女儿上位铺平道路的话,一定会解决她和宁王的。
她不知道安乐帝会怎么解决它,但自从皇女诞生的消息传来,她就再没有 找过男人,再没有吃过一顿安生饭,她每一次吃饭喝水,都要经过人先试过之后才敢下筷。
而且,她还担心高平,高平现在看来,算是支持她的,但是,谁能保证永远?特别是高太尉是一向表明自己要做chūn臣的。
若是皇女登基,高太尉成为顾命大臣,要是她想手掌大权,做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义母”,那高家首先要对付的就是她。
就算高太尉真的就想做纯臣了,真的就是忠心耿耿了,那么高家首先要对付的还是她。
到时候,高平撤资,朝廷物资不到,那么面临大军哗变的她就只能乖乖的解除军权回京一途了。
运气好一些,也许还能在京城做一个闲散的宗室,若是运气不好,很有可能在半路上就变成了尸体。
而若是拿下了锁玉路,那就完全不同了,虽然以两路的人力物力来养二十万大军还是紧张,却也勉qiáng可以支撑了,而且拿到了锁玉路,她更有转圜余地,起码有一路可以休养生息,进行发展。
所以,无论为私为公,她都要冒这个险。


风起(中)
第三十章 风起 (中)

芙蓉帐暖
点着银碳的室内温暖舒适,宁王枕在男人的腿上,吃着他剥了皮的桔子,刚刚发泄过后的身体有一种空虚的餍足。
昏昏yù睡之间,门外传来敲门声:“殿下,北路急报!”
她猛地起身:“进来!”
外面的人低着头进来,单膝跪地,将手中的烤漆公文递上去,宁王接了,随手撕掉外面的牛皮纸,拿出里面的信件,一目十行地扫视,越看,脸色越是难看。
“她怎么敢?”抓着纸的手有些哆嗦,她抬起头,有些慌张地看向屋内,刚才温柔的美人在此刻是那么的令人厌恶,平时看起来有趣的使年更是面目可憎。
这些人都没有用,这些人都不能帮她,她要找……
她本能的,就想找王梓山,但立刻的,她就惊醒了。不能找王梓山!那个人,过去是一心向着她的,但是自从皇女出世,就开始敷衍她了。
是啊,比起年轻力壮的她,当然是,还在襁褓中,什么都不懂得皇女更好糊弄。
又一次的,她后悔了,她不该鬼迷心窍的走那一步。走了那一步,她不仅为自己添了一个敌人,而且,从那以后,日夜未得安稳。
“如此一来,就算殿下未登大位,其和登基也无甚差异。”
“若陛下仙去,皇女登基,必要有顾命大臣辅佐。高远航深得皇眷,想是人选之一,但若无意外,在下也应入得凤眼,届时由在下配合,殿下必合今时今日更不一样。”
“皇女出世,殿下和那鹤翔将军,就都成了ròu中刺,然殿下最多被暂时罢免,那鹤翔将军却是手握兵权,陛下为保社稷安稳,必要有所动作,殿下不用动手,就能除去一个大敌,何乐而不为?”
……
那个人的评价议论仿佛就在昨日,就是在这些言辞中,她动摇了,她利用关系,利用身份,做了那件事,此后又千方百计的想办法令那件事有结果。
她成功了。
她成功了。
但是,她得到了什么?
无甚差异?更不一样?
是啊,的确是更不一样了,过去时jīng心为她策划,现在是勉qiáng敷衍:过去时三日必要来找她一次,现在是十日也不见得会来一次!
“殿下不觉得这样更能令陛下放心吗?”
是啊,少了她那个能臣,她这个宁王的声望必定要下跌,陛下当然是会放心的,可是,她却再不能放心了!
“后有追兵,前有拦路虎。”
就是此时宁王的感觉,她的视线又落回手中的急报上,上面说鹤翔在二月出动大军,抢夺玉成,正和眺国的兵马相遇,双方僵持不下时,眺国突然袭击大震关,鹤翔一怒之下,引病追击,在荒原上迷路,却巧遇眺国的南院大王。
双方一场血战,最终,鹤翔竟将那南院大王莫向玉一死,眺国兵马打乱,鹤翔竟趁乱势出兵,一路北上,竟然所向披靡!
正和,巧遇!
世间哪有这么巧的事?以为她是三岁的孩子吗?第一次巧遇还能说得过去,第二次,在荒原之上还能巧遇?
以为这是演义话本吗?
而且莫向玉身为南院大王,身边不可能只带几个护卫,是随便想杀就能杀的吗?鹤翔若没有充分的准备,若没有充足的兵力,能杀得了在万军中的莫向玉?
更何况杀了莫向玉后,还一路北上!
眺国什么时候,这么容易杀入了?
宁王在这里几乎有些神经质地想着,其实她不知道,鹤翔也是有同样的疑惑的,眺国,什么时候这么容易杀入了?
在很久以前,她就在为这一次的出兵做准备了,不,她并没有想过事qíng会发展到这一地步,但收复锁玉路,可以说历朝历代守卫大震关将领的愿望,是他们大雁的祖训!
所以,自她来到大震关,就像她先前的那些将领一样,做种种安排,这些年得到的qíng报中,是有眺国一日不胜一日,上层糜烂,军队腐化这样的信息,但是,这种事,可以说各国都一样的。
这些年她远离京城,但却年年都要送东西回去打点,就算不看qíng报,她也知道朝中大臣变成了什么样。而军队中,包括她手下的军队,吃空饷的事qíng也不能说绝对没有。
所以,她虽然知道眺国已不复当年的凶猛,可是直到真正打入了锁玉关,她才知道原来眺国,已经是这个样子。
如果聚集了全国主力,如果有着更充分的准备,那么,是不是就能将眺国一攻而下,一尝百年屈rǔ呢?
在领军北伐的征途中,鹤翔有时会忍不住这样想,这份诱惑令她每次想到都要热血沸腾。
攻克眺国,血洗百年耻rǔ,从此之后,再无人敢对大雁叫嚣,这份功绩,也足以荣耀千古了吧?
不过她也知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眺国就算现在看起来腐化了,但之所以会这么容易被杀入,一时没有准备,二是南部大军都被莫向玉征集,所以将莫向玉杀了之后,他们一路而来才会这么容易。
而已她的兵力,最多打下锁玉路。
“若有一日……若我也能……我必要一尝今日的抱负!”
杀了莫向玉,鹤翔心qíng大畅,豪气顿生,而与此同时,她出兵的消息,虽然没有公布天下,但有心人也都知道了。
宁王知道了,但是,安乐帝自然要比宁王更先知道,看着送上来的qíng报,安乐帝又惊又喜,有几分恐惧,更有几分叹息。
锁玉路、锁玉关,大雁几代人都想收复,却不想在这个时候,就这么被收复了。
朝中姓高的大臣自然也是有几个的,但在这个时候,会被皇帝叫到的当然只有高太尉一个。
真的说起来,高太尉倒比安乐帝更先得到这份qíng报,因为高平的商队一直和大震关有来往,所以也是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而之所以会比安乐帝更快,则是商队走的是水路,是直接从大震关到大庆府,然后又放了信鸽的。
不过早也没早多长时间,高平一拿到信息,就直接找到了高太尉:“此次却是令母亲难做了!”
高太尉拿着纸条看了一遍,沉吟了片刻,道:“却也不然,这事你会有些麻烦,但想来应该也不会有太大问题。只是……”
高平迎着高太尉的目光,道:“若说女儿完全不知,那要不就是在骗母亲,要不就是女儿太过愚蠢,但,女儿实不知她会有这么大的动作。”
高平也想到到鹤翔会趁机做一下什么,但她最多想到的,也就是夺了锁玉关,眺国要想在袭击大雁就再无以前的便利,相反,倒是他们能够一马平川。
锁玉关,她没有真的去过,但只看地图的话,应该差不多相当于现代的一省,在这样的冷兵器时代,在还算是太平的时候,要攻克一省,并不容易,就算是打下了省府,也不过是席卷一票,但是现在看鹤翔再做的,显然不是gān完就走的行当。
“女儿若知她要这样做……”
高平说到这里,摇摇头,鹤翔这在做的,已经可以说是意图歌剧了,现在的大雁虽然说不上qiáng大,但只从经济、人民的生活水准来说,还可以说是盛世的,这也就代表着,皇权对人还是非常有号召力的。
鹤翔这样做,虽说不上谋反,但xing质也算是严重的。当然,从公正的角度来看,鹤翔攻下锁玉关,对大雁是有好处的,以后眺国,或是其他少数民族要从那个方面进攻中原,起码要过两个天险,这足够中原有所反应了。
说的难听一些,要是她不幸赶上这事,也足够她有时间逃命了。
但,送现在来说,鹤翔做出这个事对她却是有牵连的。
“她若是在其它地方这样做,自然有莫大的gān系。但在锁玉关那个地方,却也罢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张鼎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