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搞建设_风中蝴蝶【完结+番外】(188)

阅读记录

赵轩除了不能和郑钰铭举止言语太过亲密,跟郑钰铭一路行走jiāo流还是非常开心。
跟郑钰铭相处时间越多,越发觉郑钰铭眼界广阔,见识丰富,心折之下更恨相见太晚。
用了三天时间,赵吴朝拜使团走到了赵国西北边境。赵国西北郡在戎灾中人口减少了五分之一,越接近边境,受祸害程度越重。
有吴国援助,赵轩尽全力赈灾救济,躲过戎灾的赵国百姓都活过了冬天。当气温回暖时,百姓便开始在田间辛苦劳作。官道两侧的田地基本没有荒芜,都种满了庄稼,赵轩看在眼里,心中非常抚慰。
此地百姓只知是他们君王拨粮救了自己xing命,无人知晓吴国的无条件援助。赵轩所到之处,道路两旁都是来跪谢的百姓,百姓口中感谢的只有赵轩,没有关于吴国的只言片语。
赵轩一路接受百姓跪拜,一路口口声声对郑钰铭表示感谢,可在接见地方官吏时,却只口不提吴国援助。郑钰铭见此qíng景,哪里不明白赵轩用意,赵轩是不想让他的臣民心中有吴国恩惠。
吴国使团人员大都忿忿不平,只郑钰铭明白赵轩用意,赵轩是不想吴国在他的土地上具有影响力。公孙盘见此qíng景,只觉得自己当初出山做出的追随决定正确无比。赵轩所作所为都只为自家社稷。
出了赵国的附庸国国土,往镐京的方向都是受过戎灾的地方,这些地方大都是秦王室近支的封邑,都是国土面积不大的诸侯国。这一路,原来是大秦土地最肥沃,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同样承受北方游牧民族的抢劫,这些地方因为没有救济,恢复就没有赵国的西北郡快,除了有高墙的城池地区依然繁华,那些戎人经过的乡野之处就非常凄惨,村落中人口基本都有减少,甚至还碰到好多人烟全无的村落。
村落中死去的村民尸体无人埋葬,被野狗和乌鸦啃噬得只剩白骨。郑钰铭怕有细菌或瘟疫感染,见到这种村落便令队伍绕道而行,入夜遇不到城池,只能在荒野露宿。
一路所见太过凄惨,使团的人都变得寡言少语,这一日,眼看太阳西沉,附近没有城池可供住宿,使团又得在野外扎营了。
赵吴两国士兵刚开始扎营,远远从来路方向走来一队人马,哨兵过去盘问,那队人马竟然是吴国商队。
哨兵连忙将商队东家带至郑钰铭面前。
“你是韦东家?”郑钰铭认识这个商人。
眼前姓韦的商人曾是南埠码头边的一个货郎,鹰部落的酋长拓雄还曾在他的货担上为女儿买过金簪子。韦货郎因此跟拓雄认识,靠跟因鹰部落做生意起家,在南埠码头买了店铺。楚朝辉就是在他的商店发现了硫磺。
郑钰铭在南埠呆了三年多,对南埠的商人都熟悉。
“是的!公子!正是小人!”韦货郎看到郑钰铭很激动,扑过来行大礼,韦货郎生意越做越大,发展到有了自己的商队。
“韦东家!快请起!”郑钰铭异乡见到故人很高兴。
这时野外露宿的帐篷还没有搭建好,郑钰铭和公孙盘、吴牧坐的都是简易木凳。
韦货郎同样认识吴牧,只不认识公孙盘,既然公孙盘能跟吴牧并肩而坐,身份就不会低到哪里。
做生意的人头脑都灵活,韦货郎恭恭敬敬跟两人行过礼后,才在一旁的小凳坐好。
“铭弟!来的这队人马是何人?”赵轩也看到了商队,带着武铣从自己营地走过来询问。
“此人乃是南埠的商人,那队人马是他的商队!”郑钰铭站起身介绍。“韦东家,快拜见赵国国主。”
韦货郎在郑钰铭起身时早就离了木凳,公孙盘和吴牧也已起立在侧。
等韦货郎跟赵轩行了大礼,拜见过武铣,一行人才重新入座。
“韦东家这是去何处贩卖?”郑钰铭关心问道。
“禀公子,小人这是去镐京卖货。”韦货郎见郑钰铭问话,连忙站起恭敬回答。
“去镐京?”郑钰铭有点奇怪。“韦东家为何不坐船去镐京?”
从南埠可以乘海船到小海湾,从小海湾换稍小的帆船进入大河,大河是大秦北部第一大河,途径唐地、鲁、齐、许等十几个诸侯国,帆船一直可以通溯到秦都镐京。从南埠乘船去镐京不会超过十五天,走陆路却起码要二十天。水路运输可说是省时省力。
郑钰铭很奇怪韦货郎弃省时省力的运输方式,选择从陆地慢慢行走。这时才五月初,不是寒冬,大河可没有结冰封冻。
“公子,非是小人不想走水路,实在水路不太安全了。”韦货郎一脸无奈,他原来都是走水路到镐京去的。
“怎么说?”旁边的吴牧很惊讶。
吴国船只不但在海上是霸主,在内陆河航行也是通行无阻,不可能有敢对吴国商船打主意的劫匪。大河两岸的诸侯国都欢迎吴国商人前去经商,也不会在国内航道设卡,韦货郎的这个水路不安全是从何说起?
赵轩在旁饶有兴趣地听着,他觉得定是长河旁的哪个诸侯国跟吴国起了矛盾。
“是因为齐鲁两国国内起了祸乱!商船从那行走不安全了。”
韦货郎话音一落,赵轩惊得站起身,公孙盘和吴牧也大为惊讶,只郑钰铭眼帘低垂,心中有数。
“起的是什么祸乱?”
赵轩皱眉,齐鲁两国国内有大乱,为什么没有消息传到他这里?
韦货郎朝赵轩拱拱手:“齐鲁两国自去年年末开始,国内就有难民bào动,刚开始还是小众,到了四月初,如星火燎原般扩散,齐鲁两国国君派了虎贲到处平乱。商船从两国境内经过,停岸补给不安全。”
商人消息灵通,韦货郎听说后,果断选择从陆路去镐京。
“原来是贱民bào动,贱民手无利器,不久便会被平息,相信不要一月,齐鲁两国国内便会平静。”赵轩不以为然,齐鲁两国国内经常xing有平民起来反抗,这不是什么时新新闻。
因为闪电灭唐引起诸侯国的警惕,齐鲁燕抱成团防备吴国,吴国兼并齐鲁的难度变大。楚朝辉见明的行动难度系数变大,便向齐鲁两国派遣了许多qíng报人员去活动,活动目的就是挑起难民起义,用唐国的破烂武器武装难民,消耗齐鲁两国王庭实力。
等到齐鲁两国王庭政权面临瓦解,就是吴军挥军北进之时,北进的借口很冠冕堂皇,那就是帮助齐鲁两国国君平乱。
当然,这个帮助平乱的最主要目标是将齐鲁两国王庭平没了。至于起义的难民,本来就是为了生存,吴国大军只要喊出放下器械既往不咎,每户分田减税口号,不愁起义难民不放下武器归顺。
对于不肯归顺的难民,楚朝辉只能用军队碾压了。难民仗着人数优势,可以使用破破烂烂的武器跟齐鲁虎贲对抗,对上装备先进,训练有素的吴队,起义难民不堪一击。
楚朝辉对付齐鲁两国王庭的手段比较yīn损,他没有让郑钰铭过问,齐鲁两地内乱行动步骤都由楚朝辉一手cao办。齐鲁两国大乱时,郑钰铭和公孙盘、吴牧正好出使赵国,这才消息滞后。
郑钰铭是知道这个计划的,当韦货郎说出水路不安全时,郑钰铭就猜到齐鲁两国国内开始动乱了。一想到有无数的人将在动乱中死去,郑钰铭微微叹了口气。他只能安慰自己,即使吴国不派人去挑动,不暗地里援助武器,想要生存的人们一样会起来反抗。吴国添火浇油之举,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搞明白韦货郎放弃水路改走陆路的原因,郑钰铭邀请韦货郎跟着使团同行。韦货郎感激,对着郑钰铭拜了又拜。跟着使团行走,商队可以高枕无忧。
赵吴两国的朝拜使团共有三千七八百人,坐骑全部是战马良驹,护卫盔甲武器齐全,黑压压一片走来,实力都可以灭掉路上的中小诸侯国。匪徒和宵小闻听这部人马,早就逃开躲避。
韦货郎三十几人压着货物的商队,却是匪徒和宵小眼中的肥羊,韦货郎这次走陆路很幸运,基本是尾随在使团背后,有使团在前扫清道路,韦货郎这一路走得平平静静,平静得让韦货郎都疑惑了,等追赶上使团,他才明白平静的原由。
夜宿营寨扎好,士兵开始生起火堆,火堆一可烧烤晚餐,一是用火光驱散野shòu。吴国使团当天晚上烤的是护卫猎杀到的鹿ròu,郑钰铭吃得半饱,正要用手中鹿ròu去喂木头时,却发现木头不见了踪影。

第184章

木头白天行路一直是紧跟在郑钰铭马骑左右,晚上睡觉也是和大牛一起睡在郑钰铭的房间或者帐篷里,用餐的时候通常是蹲在郑钰铭身侧。现在突然不见木头踪影,郑钰铭的心一下就紧张起来。
“木头呢?”郑钰铭站起身,眼睛四处寻找。
夜营的地方空旷,不远处有矮树林和灌木,那里面有ròu食野shòu出没,此地周围不但有野shòu,还有群láng。木头如果单独跑出营地,遇到饥饿残忍的凶shòu和láng群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咦,刚才还在旁边啃骨头的!”大牛也爬起身四处寻觅。
晚上的视线不好,郑钰铭营寨周围yīn影看不清楚,看不到木头踪影,郑钰铭只能大声叫唤木头,郑钰铭没有将木头唤出来,反而引来了赵轩。
“钰弟!发生什么事了?”
“木头不知跑哪去了。”郑钰铭额头开始冒汗,木头对他来说,不仅仅是只láng狗,已经形同亲人。
“钰弟莫急!为兄这就派虎贲去四周寻找,定会将木头寻回。”赵轩知晓郑钰铭非常在乎那只棕huáng色láng狗。
“谢谢王兄帮助!我自己也去!”郑钰铭不想在营地gān等。
就在郑钰铭亲自带人要出发去寻找木头时,大牛指着郑钰铭身后笑了起来:“大人!木头回来了,就在大人身后。”
郑钰铭低头,发现木头正蹲在他脚边摇尾巴。
“这可是虚惊一场,既是钰弟神犬,哪有那么容易丢失。”赵轩取笑郑钰铭刚才的着急样。
“此犬被钰铭从小喂养至大,如若失去,等同钰铭失却亲人。”郑钰铭摸了摸木头狗头。
“钰弟过于重qíng了。”赵轩微微叹息,郑钰铭对一只养大的狗都如此在乎,难怪会被楚朝辉紧紧掌控。
木头再次出现好像很饿,将郑钰铭扔给它的一大块鹿ròu都吃光了。大牛在旁啧啧称奇,笑说木头食量增加了一倍。
郑钰铭听得大牛如此说话,感觉木头身上有了古怪,开始注意木头。
木头当晚没有异样,吃完鹿ròu一直蹲在郑钰铭身边,郑钰铭回营帐休息,木头和大牛还是睡在郑钰铭的chuáng铺前。
第二天早上,郑钰铭醒来,发觉大牛身旁没了木头影子。有了昨晚经验,郑钰铭也不慌张,走出帐篷梳洗完,才到营地周围转圈。过了两刻,木头从远处灌木丛跑回,一边跑一边不时回头张望。郑钰铭顺着木头张望方向看去,只见不远处糙丛晃动,仿佛有动物在那移动。
“木头,你去那边找谁了?”郑钰铭摸摸向他扑来的木头,木头大概觉得自己行动bào露,使劲朝主人身上扑跃撒娇。

52书库推荐浏览: 风中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