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宝已经九岁,在山谷小学读书,养得白白嫩嫩,只是不胖。
“宝儿不吃给阿母!”全身上下一身红的傻妞说着就要去端儿子的瓷碗。
“啪!”周母的筷子一下就敲到傻妞头上。“吃吃吃!你还吃,看你现在都胖成啥样了?”
傻妞前半生饿狠了,到了山谷后,尽管可以敞着肚皮吃饭,傻妞却没有饱的感觉。吃得太多的后果是体重超标,傻妞的体重都快和她的身高相等了,傻妞身高有151厘米。
周母害怕这个傻媳妇将胃撑破,不得不控制傻妞的饭量。
“宝儿他奶,这大过年的,就别打傻妞了。”周大提醒老婆,今天可是大年初一。
“哎,我也不想打啊,宝儿都这么大了,这当娘的还这么傻乎乎,如果不看住,过个年吃撑死,不得给山谷人笑掉大门牙?”周母端回孙子的瓷碗,自己扒拉孙子剩下的食物。
以前的日子太过穷苦,周母如今即便依靠儿子周成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平时依然不肯làng费丁毫食物。
“亲奶!亲爷!宝儿想约虎儿一起去拜年。”周宝嘴里的虎儿是邻居家的孙子,比周宝大一岁,两人是同班同学。
“去吧!去吧!”周大和蔼的答应孙子,周成至今未婚,没有周家血缘的周宝依然是周家的宝贝疙瘩。
周宝走了两步,想了想,回头又跟喝着汤圆汤的傻妞告别:“阿母!宝儿先出去拜年了。”
对这个小时候经常抢自己食物的木呆呆母亲,宝儿实在尊敬不起来,不过学校教导要尊长,宝儿出门还是要跟傻母亲说一声。
“拜年?我也要去!”傻妞眼睛一亮,丢下碗就要跟儿子出去,她忽然记起,出去拜年是有零食吃的。只要有东西吃,傻妞都想去。
想当初一个走方货郎用块麦饼诱惑,傻妞贪吃被引诱,跟着货郎到野地里野合怀上了宝儿。
周宝额头黑线,万分后悔自己刚才告别多此一举。
“啪!”傻妞头上又挨了周母一下。“宝儿这般小辈去拜年,你掺乎什么劲!呆会亲戚都要来,你给我留家里烧茶水招待!”
傻妞最怕周母,见周母怒气冲冲,缩着脖子不敢吱声,周宝赶紧开溜。
周大当初投奔儿子周成时,将两个舅子,一个堂弟,一个表姑四家一并带来。那几家都居住在南埠。
除了表姑,周大是家族中的最年长者,每年正月初一。两舅子和堂弟一家大小都要先到周成家拜年,等他们上过门,周大一家才能到南埠给表姑拜年。
周家因为周成,跟大壮和葛木匠三家是山谷居民中地位最高的住户。来周成家中拜年的左邻右舍很多。
周母准备了许多年货,年货之中,红薯gān是必不可少。周家一家大小,除了傻妞,都已不将红薯gān当成珍贵食物,不过红薯gān依然占据周家记忆中最美味的美好印象。
“叔父叔母新年好!”一身新衣的大壮夫妻牵着大儿子、二儿子,抱着小儿子来周家拜年了。
大壮如今不但是山谷总管,还跟吴大一起管理郑楚两人名下产业,是山谷最有实权的人物。每年大年初一,大壮都要给山谷士官的家属拜年。士官们驻守各地,不能回来跟亲人团聚。大壮作为山谷总管事,代表郑楚两人对各家进行慰问。
“huáng总管新年好!”周大夫妻连忙将四人迎进家门,拿出果子招待两个大孩子。
“哎呦呦!这孩子虎头虎脑模样,养得多好啊!”周母将葛二妞手中一周多岁的孩子抱过来一阵猛亲,一边亲一边赞。“二妞,你可真有福气!”
大壮小儿不怕生人,周母亲他,小孩子乐得手舞足蹈,小嘴咯咯嬉笑。
葛二妞跟姐姐不一样,葛大妞胎胎是女娃,葛二妞胎胎是男娃,葛木匠谈论起外孙外孙女,就会发表一通感慨,为啥老天不给他两个女儿生的孩子平均一下xing别。
“以后局势会安定下来,你家周成今年chūn天就可以成婚,到明年,叔父叔母也可以抱上大胖小子。”大壮在旁边凑趣。
“我家周成今年chūn天可以成婚?”周大夫妻眼睛亮了起来。
周成在两年前定了婚,女方身世非常显赫,只因为吴国这两年连续对赵齐鲁燕四国作战,周成忙于带兵打仗,没有时间成婚。
田王后去唐地巡逻,对驻守在唐的周成有好感。回到康城后,就请范津出面做媒,将最小的妹妹说给了周成。
田王后将小妹嫁给周成,一是看中周成人品,二是为了自己腹中孩子。毕竟田王后除了依靠郑楚,在王庭之中没有根基。为人母总会为自己孩子考虑,跟实权将领联姻,自己儿子将来的储君位置更有保障。
田王后之意,郑钰铭和楚朝辉非常明白。本来郑楚不想军队将官跟世家贵族多有牵连,不过周成不是曾游,对郑楚两人的忠心不比卫青和霍思中差到哪里。周成跟王室联姻,不会破坏现有体制。周成是现有体制的受益人。周成本xing仁厚,最会饮水思源,是维护郑楚两人制定的政治体制的中坚力量。
“嗯,应该八、九不离十。”大壮肯定。
吴国王庭去年夏天伐燕时就已经做出决定,兼并了燕国后,接下来两年必须休养生息。不需用兵,周成当然有空成亲。周成过完年已经二十九岁,跟周成同龄的马仁去年年底已经成婚,妻子是咽喉口卫家姬女卫蔻。
“嘿嘿!太好了!”周大夫妻傻笑。
上午九点左右,周家亲戚在山谷入口门卫处用腰牌登记入谷。周家亲戚在南埠大都是务农,农忙再找点临时工gāngān赚点工钱,生活过得都不错。
“大哥,咱们老家应该安宁了吧?”周大的堂弟给堂兄堂嫂拜了年,急忽忽地提问。
“当然安宁了,老弟你想回去?”周大奇怪地看着自己堂弟,老家现在可是残破不堪。
周家祖籍在鲁国,离唐国边境不远。鲁国在前年年末被吴国并入版图。吴国兼并了鲁国后,周成曾派人到家乡探访亲友。那些呆在鲁国的周家亲友人数少了三分之一,不是饿死就是死于战乱。活下来的人也是多亏周家托人送去的钱粮救济。
“人老了,想落叶归根。”周大的堂弟比周大只小一岁,也已经有五十出头,因为以往生活太苦,满头头发都已经花白。
“可是咱们那里要重头再建。”周大劝说堂弟。
“重建就重建,咱们那里归了吴,不就跟南埠这里一样?总归是种田呗。”周大堂弟很有信心。
“那南埠的地呢?”
“三个孩子,只有老大愿意跟着回去,南埠的地留着给老二老三。”周大堂弟都码算好了。
南埠人口涌入太多,良田不够分配,一些新婚立户的年轻人开始分不到二十亩土地。吴国兼并齐鲁之后,蔚山郡守鼓励齐鲁的原住民返乡种田。齐鲁经过多年征战,两地人口已经少了三分之一。新兼并的齐鲁燕三地,每户可以分配到三十亩土地,赋税享受三年优惠,第一年全免,第二年第三年收半税。
“这样也好,过了chūn节,我跟你嫂子也想回去看看。”周大也想回故土看看,现在生活再好,割不断对故土的感qíng。
chūn节过后,周大包了条帆船,载着原来偷渡到南埠的三十几个亲友回了趟家乡。探亲结束,选择留在故乡的有三分之一,基本是年纪大的,其他大部分年轻人还是回到南埠生活,南埠的繁华比残破的故土对年轻人更有吸引力。
周成在这年chūn天终于成亲,婚礼在山谷举行。吴王笙夫妻、郑楚两人、王庭显要,只要能抽出时间的山谷出身权贵,都到场观礼祝贺。周成的婚姻也是百慕婚礼形式。在蔚山地区,百慕婚礼被许多年轻人看好,逐渐成为蔚山地区婚姻主要形式。慢慢地,百慕婚礼从蔚山向吴国其他各地扩散,百年之后,百慕婚礼成为华汉帝国主流。
周成婚后,妻子没有留在山谷,而是跟随丈夫驻守边疆。周成一直为华汉帝国守卫疆土,直到年老卸职,才回返山谷居住。
周成夫妻共生育三儿一女,不过周家最出息的不是周成的儿女,而是他兄长名下的儿子周宝。
周宝读书有成,参加提拔考试获得第二名,之后派到地方任职,最终做到了地方郡首大员。
第197章 番外5
大帝二年chūn天,昔日的许国王都城内热闹非凡,走在大街上的人增多,许多人都奔往一个地方,城中的大戏院。
四年前,许国国主以保留王室财产和爵位,将许国国土以一百万金的价格卖给了吴国。许国国主之所以如此识时务,一是屈服于吴国qiáng大武力,二是许国国主的堂侄,在吴国当地方官的申落从中游说,使得吴国没有刀兵相见就和平兼并了许国。
许国被兼并后,吴国的利农政策和措施在许地推行。蔚山的一些商人涌到了许地开办工厂和作坊。因为许地没有经受战乱,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经济比齐鲁燕三地繁荣。许国昔日的都城,比以往要繁华得多。
许都大戏院门口聚集着许多人,人们大都在戏院门口的海报前指指点点,高声jiāo谈。也有几个不参与议论,或蹲或站在旁边观察路人。
“这位大人,可要戏票?”蹲在戏院门口的中年人忽然跳起,拦着一位手握折扇的路人。
“什么戏票?”路人穿着jīng致,五官清秀,看着样貌是二十五六岁。路人身后还跟着两个五大三粗的随从,一个随从手上托着一个鸟笼,一个随从手上牵着一只黑狗。这架势,一看就是有钱有身份的世家子出门闲逛。
“花木兰的戏票!您瞧,这围在戏院门口都是等退票的戏迷。”中年人指了指戏院大门,中年人是个戏票贩子。
“二谢来演出了?”路人侧脸一看,只见海报上画着两名戎装战士。一位英气,一位清秀,人物是西洋画法,画得很bī真。在海报左侧,赫然用朱红写着戏曲名——花木兰。
“大人原来是行家,知道二谢!哈哈,小的这票可是卖对人了!这票只能卖给谢大家的知音!”票贩子奉承。
聚在戏院门口的戏迷嫌huáng牛票价太高,都在观望,指望huáng牛贩子卖不出后能降价卖给他们。票贩子想攫取高利润,耐心蹲守在戏院门口等待肥羊。票贩子注意行人,就是想从中找到肥羊。
路人挑挑眉,票贩子的奉承很受用。“多钱一张票?”
“普通座五金一张,贵宾座十金一张,大人要哪种票?”票贩子报上戏票价钱,戏院出售的戏票被他每张翻了十倍。
“贵宾座有几张?”路人漫不经心的摆弄手上折扇,没跟票贩子讨价还价。
“小的这里有两张。”票贩子心脏在剧烈跳动,他渴望jiāo易成功。
贵宾座位的戏票一张只要一金元,卖出一张可以赚到九金元,两张便是十八金。许都城中工人的月工资基本在5金左右,成功卖出两张戏票,抵得上工厂作坊的工人累死累活工作三个多月。
52书库推荐浏览: 风中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