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将军生存手札[古穿今]_山楂丸子【完结】(149)

阅读记录

  秀chūn外公做主,让外婆从地窖里装了五十斤玉米,五十斤地瓜gān,现背到生产队用石磨磨成面粉,搁在马车上让陈秋娟带过去。

  此举又惹得老三媳妇不满,嘀咕道,“这么快就往外放粮食,地窖里剩的还能熬到年么。”还想着法贴给老大!

  外公敲敲烟袋杆子,冲口便道,“咋地,我贴点粮给我两个孙子不行?地窖存这么多粮gān啥?省得白养活些不相gān的人!”

  老大几口子还没回来的时候,老三娘家妹子可是成天住这里吃这里,不是顾着家里和气,外公早就发火撵人了!

  秀chūn的老房子里日常生活用具都很齐全,就是没有棉chuáng垫褥,好在翻过年开chūn之后天气渐暖和了起来,秀chūn把她结婚做的喜被翻了出来,给陈秋娟送去两chuáng,垫褥用了一chuáng旧棉被,还有一张野兔皮垫,里间铺一chuáng陈秋娟睡,外间铺一chuáng宋学礼睡。

  油盐酱醋里除了油单花钱买不到,其他都能直接去供销社买,至于烧炉子的煤球,那就更好弄了,自打秀chūn和陈学功回家属院住之后,她和陈学功的燃料就再也没用到过,现在总算是派上了用场。

  一车蜂窝煤两百个,足够烧三个月。

  秀chūn又把一叠花花绿绿的票塞给陈秋娟,“大舅妈,大娘让我给你的,我和苗苗哥还有大伯大娘,我们月月都有票据领,gān花也花不完,留着你和学礼想买啥买啥。”

  他们要是不够花,也没事,还有许卫东在,部队里发到光棍手上的票据那都是留给家属用的。

  许卫东一大早就连打了两个喷嚏。

  “难不成是有人想我了?”许卫东摸摸鼻子,从部队里推了自行车,骑上就往城里奔。

  到陈家刚好赶上饭点,人刚进门,陈学功就给了他一个拥抱,两只手在他军大衣口袋、上装口袋、裤口袋…连帽子都给掀开不放过,一阵搜罗。

  一沓花花绿绿的票据连同一百多块钱都扔在了茶几上。

  许卫东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反应过来之后,瞪大眼道,“苗苗哥,我这月刚发到手的,你又要?!”

  一百一十三块钱的工资,四十五斤的军用粮票,工业劵十二张,八两的油票…全在茶几上了,他就不该装口袋里带过来!

  陈学功两手一摊表示无奈,“没办法,谁能不遇到点难处,兄弟,全靠你接济了。”

  许卫东转转眼珠子,把视线停在了秀chūn肚子上,“嫂子怀二孩了?”

  秀chūn汗颜,否认,“没有。”

  许淑华把菜端上桌,笑道,“苗苗,收了他粮票和油票就算啦,其他都还给卫东,说不准卫东瞒着咱们处对象,要给哪个小姑娘买啥礼物。”

  许卫东脸一红,嚷道,“姑妈你瞎说啥,给你们,全都给你们还不成嘛!”

  拿了许卫东的东西,哪能不给他知道原因,陈学功把事qíng大略说了一下。

  许卫东恍然,他也不是什么小气之人,摆摆手道,“这样啊,拿吧拿吧,反正搁在我身上也没啥用,要是粮食不够,跟我说,我想办法给你们弄。”

  是真没用,光棍一个,父母又不在泽阳,姑父姑妈就是他的家属。

  陈学功笑道,“够兄弟,够义气!”

  陈秋实叮嘱道,“卫东啊,粮食啥的你别乱来,咱们一时半会都够吃。”

  许卫东忙道,“知道知道,我这不是先说着嘛。”他哪敢随便打歪主意。

  吃了饭,许卫东就骑着自行车晃dàng回部队,大老远瞧见前面一个大包裹在路上缓慢移动,不见前面人,挡了他的道。

  许卫东猛打自行车铃声。

  小妮子背着她的铺盖费力的转身,意识到自己挡人道了,赶紧往旁边挪两步。

  许卫东随意扫了一眼,继续往前骑,随即想到了什么,又后退了回来,停在小妮子旁边,脚支着地,问道,“今天怎么没骑自行车?”

  小妮子愣了下,一时没想起来这位军官同志她在哪见过,但还是回道,“我家没自行车。”

  说完,就想起来了,她唯一一次借了自行车来城里,结果半道上就跟人撞上,还摔了个狗吃屎,小妮子虽然记不起来人长啥样,可她记得军大衣!

  “军官同志,我去学校。”小妮子跟他告辞。本来小二要借马车送她过来,不过昨天夜里她刚怀了娃的嫂子突然肚子疼,被她哥连夜送到卫生站了,还不知道现在咋样,家里一团乱,她还是自己背行李来学校报名吧。

  背上陡然一轻,等小妮子回过神,大包裹已经被许卫东拎着放到了前杠上,一手扶包裹,一手扶着车把手,冲她道,“你上来吧,今天我心qíng好,做回好人,把你送学校。”

  小妮子犹豫了下,前后看看,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起码还得再走半小时才能到城里,随即麻利的跳上车后座,怕啥也不怕军官同志谋害人!

  泽阳市统共就那么点地,就算小妮子不认识高中具体在那个方位,许卫东三转两转也给找到了,停到高中大门口,小妮子跳下车,把大包裹背到身上,冲许卫东道了句谢,“军官同志,那我进去办手续就行了!”

  许卫东摆摆手,示意她进去,脚蹬上自行车骑了老远,小妮子站原地愣了一会,随即发乐,她今天是出门遇贵人了?!

  办完手续分配宿舍,把行李安置在宿舍之后,小妮子还得回去一趟背粮食,学校有食堂,城里的走读生如果想在食堂吃,那只要把粮食关系转到学校就行,农村上来的寄宿生,要每个月jiāo给食堂三十斤玉米或者地瓜gān,外加三块五毛钱的伙食费。

  三块五毛钱,其实算下来一天一毛多一点,可积少成多,加起来就觉得很贵了。

  郑二婶不想让小妮子继续念,一个月三块五毛钱,刨除寒暑假,一年花在伙食费上就有三十五块钱,快赶上郑二婶在生产队gān一年的活了!

  现在她儿媳妇素英又怀上了娃,医生说营养跟不上,娃怀的不好,不能gān活要在家躺着好好养,医药费学费,以后还要养孙子,一下子几处花钱的地方,郑二婶能不着急么!

  “娘,等我毕业了,挣钱还你…”小妮子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辍学,她手续都办完了。

  小二进屋拿了四块钱给小妮子,冲郑二婶道,“娘,咱家这么多人gān活,还供不起小妮念书?”

  杨素英在屋里chuáng上躺着,憋着气没吱声。

  这个月四块,下个月四块,月月四块,一年就是四十,都花在小姑子身上,以后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谁还记得你的好!也就她男人这个二傻子能gān出这种事!

  秀chūn去学校看小妮子时,他们已经开学一段时间了,高中环境秀chūn熟悉,两排大瓦房,前一排是教室,后一排是宿舍,中间隔了一个大cao场,cao场靠南墙有四分自留地,挨着自留地的两间小瓦房就是食堂。

  秀chūn赶在中午过来的,小妮子从食堂打了饭菜坐在宿舍的chuáng沿吃饭。

  瞧见秀chūn来了,小妮子搁下饭盆,忙冲秀chūn招手,“chūn儿姐姐!”

  宿舍是大通铺,小妮子在最里面靠墙。

  粗瓷饭盆里是刚从食堂打的饭,主食还好,有两块玉米饼,菜是辣子炒萝卜丝,没有一点ròu末星子,也看不见什么油水。

  秀chūn挨着小妮子坐了下来,“你一个月jiāo多少钱伙食费?”

  第117章17号二更

  “一块五。”小妮子笑道,“大师傅做的还可以,gān炒萝卜丝可比我娘炒得好吃多了!”

  小妮子也是后来才知道,学校食堂还有一个月只jiāo一块五毛钱伙食费的菜,和三块五毛钱的相比,没有ròu菜,少油寡盐。

  没ròu就没ròu,不吃也死不了,少油寡盐的菜小妮子又不是没吃过。想都没想,从她哥给她的四块钱里拿出一块五毛钱,jiāo给食堂,也不管大师傅脸上露出轻蔑的神色,反正她来这里为的是念书,又不是为享福。

  每天一到打饭点,三块五毛钱的排了老长一溜人,大都是走读生和少数农民子弟。走读生们为了图方便,不愿意回家吃,他们父母兄弟姐妹多数是工人或机关单位职工,一个月拿出来三十五块钱也不算难事,至于农民子弟,家里光景稍好点的,也不愿自己孩子受那份洋罪。

  一块五毛钱这边稀稀拉拉没多少人排,负责打饭的是小妮子班上同学,跟她住同一个宿舍,每次给她打菜,勺头都比别人分量足!

  秀chūn让小妮子赶紧吃,对她道,“下午放学去我家,我做好吃的给你吃。”

  闻言,小妮子道,“chūn儿姐姐,我就不过去了,反正我已经jiāo了钱,不去食堂吃钱就白瞎了,等哪天周末我不回家再去你家玩!”

  听小妮子这么说,秀chūn没再勉qiáng,笑道,“在这如果遇到什么麻烦,就去邮局找我,去医院找你姐夫也行。”

  正对着小妮子chuáng铺的地方是张课桌,上面一摞厚厚的书,秀chūn从最上面抽了一张纸,把她和陈学功单位地址都写给小妮子,又坐了一会儿才回去。

  陈学功已经下班了,抱旦旦在后院认花糙,瞧见秀chūn回来,进来把旦旦递给她,“今天回来比平时晚。”

  秀chūn亲亲旦旦的脸颊,笑道,“去看小妮了,在她学校坐了会。”

  小妮子来给陈家送过粮食,许淑华对她的印象比较深,对秀chūn道,“咋不让小姑娘来家里吃饭?食堂能烧出啥好东西。”

  单看他们单位食堂就知道了,学校食堂也不能好到哪去。

  秀chūn笑道,“那丫头自尊心qiáng,我估计让她来她也不能来。”

  本来秀chūn过去看她,是打算问问她钱够不够花,不过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或许对于小妮子来说,给她钱是施舍,无疑是在打她脸。

  期间秀chūn又间断去看过小妮子几趟,不给她钱,给她带能吃能用的,钢笔墨水写字本,吃的就是ròu罐头糕点这样管饱又能解馋的东西。

  几次下来,小妮子不愿意要秀chūn的东西,“chūn儿姐姐,你再这样我都不敢见你了。”

  总得人家好处却没有能力回报,这种感觉很难受。

  秀chūn听她的,“行,下回我啥东西都不带了。”

  小妮子这才高兴起来,赶着周末回家,跟她妈说了qíng况,再回学校时候就给秀chūn带些自留地里的葱姜蒜蔬菜,田埂上长的荠菜,还有树上的洋槐花、钱榆叶,秀chūn不在就把东西给许淑华。

  连陈秋实向来不怎么夸人的,都对小妮子赞不绝口,“这小丫头不错,是个好孩。”

52书库推荐浏览: 山楂丸子 古穿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