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之后,秀chūn又跟陈学功提了这件事。
陈学功大口吃着红烧ròu,仔细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不敢确定,只是对秀chūn道,“我问好了你再给小妮去信。”
秀chūn一听有门道,高兴极了,又给陈学功盛了碗大米饭。
陈学功盯着碗里白花花的大米饭,提醒秀chūn道,“chūn儿,政策没改动前,咱们还是少去黑市。”
秀chūn不以为意,大革命结束都一年多了,大舅恢复了职位,一家四口早回了兰州,连老地主现在走路都挺胸拔背,明目张胆去她家串门子,她还从小道上听到消息,泽阳地区有的农村已经偷偷单gān了,看着大米种的,多好!黑市上买了也不算贵,五毛钱一斤。
隔天,陈学功给秀chūn带了好消息,“单位食堂有人员调整,缺个工,你看小妮能不能gān这活。”
秀chūn直接替小妮应下了,“都是农村出来的娃,有啥gān不了的,下午我就拍电报给小妮,让她赶紧被铺盖来gān活。”
说着,秀chūn又道,“多少钱一个月?”
陈学功道,“这个我还不太清楚,临时工的话,估计不会超过二十块钱,不过有一样好,食堂管伙食,就是住宿方面…”
秀chūn道,“住宿还不简单,小妮如果不想跟我们住,就让她住我老房子里,清净,方便她安心复习考试。”
商议好之后,秀chūn立马把这消息传给了小妮子,小妮子收到电报之后,跟家里人说了下,她要背铺盖去城里工作。
这点郑二叔和郑二婶倒是不反对,他们不懂啥临时工学徒工正式工的门道,只知道能去城里工作,那就是好事!
“小妮,明天去城里,从家带点菜给chūn儿,不行,菜太寒酸了,带只老母jī,得好好谢谢她两口子!”
郑二婶在知恩图报这方面,从未含糊过,当晚就把jī捉住拴上绳子,小妮第二天天不亮就起了,收拾东西赶去城里。
杨素英还没起,听着外面窸窸窣窣的声音,忍不住对小二半开玩笑道,“你看你这妹子,挺有意思,这还没嫁出去呢,就跟泼出去的水一样了。”
第126章22号一更
十一月半开始高考报名,单位没给统一报,秀chūn跟小妮子一块去了市委教育办公室填写提jiāo报名材料,有工作没工作的都要出示证明,审核之后再jiāo五毛钱报名费。
另外报考的学校也要先填写好,本科专科还有师承,秀chūn想都没想,直接填上北京的三所大学,有好有一般,但全是跟医药化学相关,再看小妮子,填写的全是国内几所名气大的高校。
小妮子不好意思的笑了,“我非这些学校不上。”
秀chūn朝她竖了个大拇指,“有志气。”
眼看就要考试,秀chūn复习的时间有限,还没有太大把握。
小妮子毛遂自荐道,“chūn儿姐姐,你要是相信我,我给你补习吧,书上的东西我都还记得!”
秀chūn求之不得,两人商议好之后,抽下班的时间在一块复习知识点,这段时间陈学功很自觉,带好两个娃之余,烧饭洗衣的活都由他承包了,好在两个孩几乎不用cao心,旦旦带菜团子玩就行了。
看陈学功系着围裙里里外外忙活,小妮子看得咂舌,“chūn儿姐姐,我还是头一次见到男人gān家务的。”
远的不说,她爹她哥,没一个会烧饭的,更别说洗衣裳了,搁农村,要是哪个大男人拎篮子去河边洗衣裳,一准要被人嘲笑。
秀chūn笑眯眯道,“过日子就要互帮互助嘛,他忙的时候我带孩子烧洗,我忙了,他也能gān,都什么年代了,谁还规定这些活一定是咱们女人gān啊。”
小妮子不迭点头,若有所思。
转眼到了十二月,因为刚恢复高考,全国各地考试时间不统一,甚至同一个省不同市考试时间都不一样,像他们泽阳市考试时间在五号,临市三号就考了,不过也没影响,因为两个市出的试卷都不一样。
十二月份已经很冷了,夜里还下了场雪,大清早秀chūn穿上大棉袄,早早起了chuáng,陈学功也跟着起了,“我送你进考场。”
菜团子不知何时也醒了,鹦鹉学舌,奶声奶气道,“菜团送妈妈。”
秀chūn捏捏菜团子的小脸,把她被子掩好,不让她这么早起,“都别送,多大的人啦,还当我是十几岁的小姑娘啊。”
陈学功从单位食堂买了早饭,还是小妮子给他打的饭,说她一会儿就能走,两人在一个考点,在离邮局不远的初中考试。
吃饱喝足,身上暖和了,秀chūn把该带的东西都带上,途径单位食堂,和小妮子一块去考场。
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考前报纸上已经登出了今年的考生数量,有将近六百万的考生,老三届应届高中生,工人农民gān部知识青年,老老少少,还有一家三口都来参加考试的…
随大流进学校,两人分开各自找考场,并且约好考完在校门口碰面。
油印的试卷,粗糙的纸张,甚至有的地方印的都模糊不清,但没人去嫌弃它,几乎所有人的看它的目光都带着神圣,它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渠道。
这种大环境下,秀chūn不觉就进入了状态。
做题目时,秀chūn无比庆幸,多亏了有小妮子帮她复习,不然她觉对不能会这么多题,刷刷做完,秀chūn认真检查了两遍,等待jiāo卷。
撞钟声一响,挨个收卷,哗啦啦桌椅响动声,乌央乌央的人向校门口拥挤。
秀chūn考试的时候,陈学功心神不定,无法专心致志gān活,对他来讲,秀chūn就是家里的大宝,跟两个小宝一样要人cao心,就跟谁家孩考试谁家大人担心一样,一上午,陈学功去楼梯间连抽了几根烟。
肖主任家闺女也参加高考,两人心有戚戚,在楼梯间做烟友。
“你家媳妇复习的咋样?”
陈学功失笑,“还行吧,倒是挺上心。”话虽如此,怎么讲着讲着就带了骄傲呢。
意识到这样,陈学功忙又道,“你家闺女呢,怎么样?”
肖主任脸带愁色,“谁知道她,一天到晚把自己关屋里,也不让我看看!”
两人闲话了几句,肖主任想到了什么,顺带多问了一嘴,“小陈啊,我听说你打算辞职?”
陈学功没瞒肖主任,笑道,“看我媳妇考的怎么样,她要考上了,我就带着两个孩跟她一块过去。”
闻言,肖主任颇有些恨铁不成钢,“夫纲,要振夫纲!”
显然陈学功没把肖主任这话听进去,抬手看看手表,还有五分钟下班,陈学功碾了烟头,对肖主任道,“帮我打个掩护,我去饭店炒两个菜,犒劳犒劳我媳妇。”
陈学功前脚刚走,肖主任后脚就跟上了,“只兴你犒劳媳妇啊,我还犒劳我闺女呢!”
两人纷纷下班,陈学功去国营饭店烧了一条鲢鱼,又买了一个酱猪蹄,回去再炒个大白菜就算完事!
秀chūn到家时,陈学功还在炒菜,菜团子坐在小板凳上剥蒜瓣,四下看看,旦旦背着手在面壁思过。
还没等秀chūn问,菜团子就道,“妈妈,哥哥偷吃猪蹄,还没洗手!”
旦旦回头朝秀chūn看,可怜兮兮的,希望能唤起秀chūn的怜爱心,哪知道被陈学功逮了正着,瞪了他一眼,旦旦垂着脑袋,继续面壁思过。
秀chūn想笑,旦旦越大越调皮,家里有个他怕的人也好,不然真能给个梯子就爬上天。
“小妮没跟你过来?”
秀chūn洗了手,“那丫头犟着呢,去食堂了,说什么也不过来。”
端了饭菜上桌,秀chūn开口道,“旦旦,去洗手吃饭。”
旦旦先往陈学功看了一眼,得到陈学功允许他才敢洗手吃饭。
下午还得考试,吃完饭,秀chūn在陈学功半qiáng制xing的要求下午休了一会儿,本来秀chūn还想趁这点时间再看点书,陈学功直接把书给没收了,一副过来人的架势道,“越是靠前越不能看,休息脑子才是重点,考不上明年夏天又能再考。”
秀chūn哼哼,“可别咒我。”
陈学功摇头失笑,不跟她多说,让她赶紧睡觉。
连着考了两天,考完最后一科时,秀chūn长吁了一口气,如释重负。
依旧跟小妮子结伴回去,进了家属院,秀chūn拉小妮子往她家走,嘴里道,“这两天考试我家有两个孩太吵,就没硬让你去我家,这都考完了,也没啥事,去我家一块吃饭热闹热闹!”
小妮子连着推辞了几次,再推辞反倒显得矫qíng,应了来下,跟秀chūn一块去她家。
家里传来说话声,秀chūn一听这声音,就听出来是许卫东了,下意识朝小妮子看了一眼,注意到她有些不自然,qiáng作镇定。
推门进去,许卫东左手举旦旦,右手举菜团子,嘻嘻哈哈笑闹成一团,待瞧见站秀chūn旁边的人,有片刻怔愣,把两个娃放了下来,面上的笑淡了些。
秀chūn左右看看,笑着问许卫东,“不赶着过节,怎么有空过来了?”
许卫东道,“这不是听说嫂子考大学嘛,过来看看。”
这种借口,秀chūn压根就不相信,她考大学跟他有啥关系,还值得堂堂一个团长专门跑过来,既然他不说,秀chūn也不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招呼小妮子随便坐,她去厨房帮陈学功炒菜。
这两人,得有一年多没见了,一时谁都没有吱声,菜团子端了一盘瓜子过来,请小妮子吃,小妮子剥着瓜子壳,瓜子仁递给菜团子,菜团子吃一个接一个,眼睛错也不错的盯着电视看。
许卫东先开了口,“你也参加考试了?报了哪些学校?”
小妮子把碎头发别到耳后,笑道,“还不一定能考上,等我考上了再告诉你。”
吃饭时,陈学功开了酒,给许卫东倒上,“快到你生日了,来,先喝一杯提前庆祝你生日。”
许卫东摸摸下巴,胡渣子都冒了出来,不由感概,“真他娘的快,我都二十八了!”
头几年还嚷着让这个给他说对象,让那个给他说对象,生怕自己晚婚晚育,跟陈学功一样老来得子,这下好了,怕什么来什么,真要成老光棍了。
最焦心的还是许卫东他妈,儿子眼看三十了,还没个媳妇没下一代,当老的能不着急么,三五不时往部队里打电话,问他啥时候回上海,说给他相看了哪家哪家姑娘,漂亮、家世好、人懂事,差点没chuī的只天上有人间难得。
家里几个老的急得不行,偏偏许卫东就不回去,就在部队晃dàng一年又一年,部队基本都是大老爷们,许卫东他妈就是再正经的人,也难免往歪了想,头两年还要给许卫东说什么什么样的好姑娘,这几次来电话,就一个要求,只要是个姑娘就行啦。
52书库推荐浏览: 山楂丸子 古穿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