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将军生存手札[古穿今]_山楂丸子【完结】(24)

阅读记录

  秀chūn嘿嘿笑了,她也不知道为啥,就愿意跟何铁林亲近,大概是看老地主和她一样,在这个世上都举目无亲,所以才格外惺惺相惜吧。至于钱寡妇,秀chūn刚来的时候还挺依赖她,在摸清一些事之后,秀chūn无法再像以前那样信任她,只能把她当原主的奶奶来供养,不会丢下她不管,但也不会跟她掏心掏肺。

  当天晚上何铁林就把铁锅支在灶上,刷了锅,舀上半瓢水,中午的剩饭搁里面热上,几把柴禾添进去,铁锅滋滋啦啦响,这声音,何铁林听着快活极了!

  这个点,葛万珍也在烧饭,她家跟何铁林算是门联门,何铁林的灶台向西,葛万珍的灶台向东。

  眼瞅着何铁林换上了铁锅,葛万珍吆喝道,“何叔,哪来的铁锅呐,新买的吧?”

  何铁林好赖是经历过大风大làng的人,葛万珍话里的意思他听得明白,此时如果他说是自己买的,那好,工业劵哪里来的?该不是跟gān了啥见不得人的事跟商品粮户换的吧?可别是偷摸买卖,投机倒把,走资本主义道路,那是犯罪!

  要是啥也不说,那也不成,葛万珍指不定在背后咋编排他,再给他扣上一顶帽子。

  “住在乡里的陈木匠知道不?陈木匠送的,他儿子不是在上海嘛,整口铁锅那还不容易。”

  闻言,葛万珍撇撇嘴,语带讽刺,“这当过地主的人可就是不一样啊,头绪还挺多!”

  何铁林懒得跟葛万珍磨嘴皮子,端了热好的剩饭进牛棚,哎呀,这回可是欠chūn儿那丫头一个大人qíng啊,还得琢磨着还上才成…

  隔几天,何铁林寻机会给了秀chūn一把弓。

  盯着何铁林手里的弓,秀chūn眼睛都瞪直了,忙接了过来,反复打量,“爷爷,弓身是小叶紫檀,弦是牛筋?”

  何铁林露出一副算你识货的笑容,点头道,“紫檀质地轻却非常坚硬,极适合女娃拿,拓木太重啦,拿着费劲,弦用得是水牛筋,一般般,要是麋鹿筋,那才叫好…”

  手里这把弓虽然不是全新的,但无论是手感还是质材,都不知道比她原先那把好了多少倍,这还叫一般般呐!

  秀chūn得了宝贝一般,爱不释手。

  欣喜之余,秀chūn不免好奇,上回何铁林也不知道从哪弄来三把铜锁,这次又是弓…

  “爷爷,这东西,你到底哪来的?”

  何铁林仍旧不愿说,只是笑着问道,“喜不喜欢?”

  秀chūn不迭点头,“喜欢!”

  何铁林乐了,“喜欢就拿去,废话那么多gān啥!”

  又是这么敷衍!秀chūn也不管了,先拿上她的宝贝去田间地头练练手再说!

  隔日正好下着小雨,是打猎的好时候,秀chūn照例天不亮就起了,背上家伙,头上戴了顶糙帽,一路小跑去了地里,原先她经常打猎的地方猎物急剧减少,这回秀chūn换了个地方,穿过合作社,一直跑到淮河坝下才停下来。

  连日来的yīn雨,淮河滩上积了大大小小的水洼,秀chūn在坝上打了一套拳,等天朦胧亮之时,才在田间地头来回转悠,逃窜在田间地头的目标刚出现,秀chūn扯了箭,瞄准目标,一发即中!手里有把好的弓就是不一样,穿she力足够qiáng大,she程足够远,箭头直接she穿鸭脑深深钉在田埂上。

  喜滋滋把野鸭搁在背篓里,秀chūn准备打一只就收手,夏天不是风gānròu类的好时候,野味打多了容易坏。

  眼下天还早,秀chūn扫了一圈,见四下无人,甩了脚上的鞋,卷高了裤脚,下水洼泼水逮小糙鱼,还有螺丝和河蚌,只要摸到能吃的,一块扔到河滩上!

  鱼虾螺蛳河蚌装了半篓筐,秀chūn才收了手,在水沟里把手上脚上的泥巴洗了,悠悠的坐在坝埂上chuī风,袖子裤脚都挽得高高,反正也没人看见。

  原本淋淋下的小雨此时也停了,伴着晨风,chuī在身上不要太痛快!

  chuīgān了胳膊上腿上的水,秀chūn放下衣袖和裤脚,穿上鞋,刚起身下坝埂准备回家,就看见坝下的杨树底坐着着挺拔的身影,也不知道坐了多久,有没有看到她光着的胳膊腿…

  “苗苗哥,你来这gān啥?”秀chūn讶异。

  “小chūn儿,你来这gān啥?”学着秀chūn的语气,陈学功反问。

  秀chūn把背篓背上肩膀,下了河坝,边走边道,“我来晨跑。”

  陈学功原地跑了两下,笑嘻嘻道,“我也来晨跑。”

  陈学功说的是实话,他确实有晨间跑步的习惯,碰巧看见了在坝上chuī风的秀chūn而已。

  这人总学她讲话…秀chūn不吱声了,弯腰把树底下装弓箭的布口袋拎着,匆匆往家赶。

  别看秀chūn走得快,但她腿短步子窄,陈学功在后头几步跟上,伸脑袋往秀chūn的背篓里看,“螺蛳、河蚌啊…”

  秀chūn嗯了一声。野鸭还有小糙鱼都在下面,他没看见。

  陈学功跟着她并排走,悠悠道,“小chūn儿,上次我还请你吃了顿早饭呢,锅也是我抱你家去的。”

  秀chūn脚步一顿,扭头很有礼貌的回声道,“谢谢苗苗哥。”

  一声谢谢就行啦?陈学功不满意,斤斤计较道,“可你连口水都没招呼我喝。”

  总得来讲,秀chūn还算是个知恩图报的好孩子,听陈学功这么说,她有些内疚,忙道,“要不这样,等会我把螺蛳和河蚌分你点,搁在水里吐几天泥巴,拿来爆炒或者烧汤,韭菜炒螺丝都行…还有小糙鱼,可以晒小鱼gān。”

  “这么麻烦,我直接去你家吃吧。”

  秀chūn汗颜,出一趟门,领回了一个拖油瓶。

  “chūn儿,谁来咱家啦?”

  秀chūn招呼陈学功坐炕上,对钱寡妇道,“奶奶,是苗苗哥,我大舅妈的侄子。”

  钱寡妇一听是秀chūn外家那边亲戚,脸上的笑淡了些,哦了一声,也没招呼人,就出去串门子去了。

  陈学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秀chūn早就料到钱寡妇会是这种态度,见怪不怪,把西间把橱柜里的零嘴拿出来搁炕几上,解了陈学功的尴尬,“苗苗哥,你先嗑瓜子,螺蛳、河蚌今天烧不了,我把糙鱼拌上面粉,红烧了给吃,让你尝尝我手艺!”

  其实陈学功也不是真要硬蹭饭,只是他成天在爷爷奶奶家无事可做,家里又没有兄弟姐妹作伴,邻居家差不多大的跟他不熟,常在背后说他是上海佬,显得他格外不合群,所以才去田间地头跑跑步,碰见秀chūn了就想跟她打打嘴仗。

  可秀chūn出乎意料的老实,反倒让陈学功不好意思了,下了炕,对秀chūn道,“chūn儿,你做饭,我给你烧炉膛。”

  陈学功虽然在大城市里长大,但每年放假都会回老家,砍柴挑水烧火这种小事,他没少帮陈木匠和陈老太gān。

  秀chūn也不跟他客气,抱了一捆gān柴,让陈学功坐炉膛口,她在灶台上忙活。

  “chūn儿,你奶眼睛怎么了?是不是有白内障?就你跟你奶住在这里?家里的活都是你在gān?你叔伯婶娘呢…”

  不说则已,一说起来就没完,烧一顿饭的功夫,陈学功嘴巴就没停过,秀chūn一个头两个大,想糊弄他两句,发现对方没钱寡妇好糊弄,逻辑xing相当qiáng,秀chūn的前言不搭后语也给他揪了出来。

  烧好饭,端菜上炕几,秀chūn喊钱寡妇吃饭,直到钱寡妇坐上炕,陈学功才住了嘴,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得出来,老太太不是个好相处的人。

  吃完晌饭,秀chūn去刷锅洗碗,陈学功想起了正事,问秀chūn道,“chūn儿,你什么时候放假?”

  “应该就在这几天吧。”

  教书先生已经教完了所有课程,小二跟她说不出一个星期就该考试啦。

  陈学功不忘宋建军jiāo给他的任务,“那你考完试去找我,我们动身去兰州。”

  去兰州啊…

  秀chūn欣喜之余,又有点迟疑,对她来讲兰州又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再说她走了,中间一个暑假呢,钱寡妇一个人在家也没人照看。

  看出了秀chūn的犹豫,陈学功不跟她废话,直接替秀chūn决定,“行了,隔几天我来找你,你跟家里人说下,记得开介绍信和学生证明…”

  “介绍信?”秀chūn疑惑。

  陈学功当她是没出过远门,啥也不懂,耐心道,“对,没有介绍信,你连火车票都买不了。”

  打从今年起,全国上下煤炭紧张,购买火车票要出示介绍信,没有正当理由出远门的,火车票一律不卖!

  陈学功又道,“学生证明就让你的老师帮你开一个,和介绍信差不多,证明你是学生,盖学校公章,坐火车可以买半票。”

  秀chūn点头,记在心里。

  没几天,秀chūn他们就期末考了,直到考完试,秀chūn还没跟钱寡妇提去兰州的事,更别说开介绍信和学生证明。

  她不急,有人急。

  考完试的第二天,陈学功就找上门了,开门见山对秀chūn道,“chūn儿,我们什么时候动身?去兰州有趟火车在晚上八点,明天走你行不行?”

  秀chūn支支吾吾,她还没开介绍信和证明呢。

  陈学功两眼一瞪,摆出一副过来人的架势,教训道,“小chūn儿,人可不能当井底之蛙。”

  实话说秀chūn确实很动心,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多接触点新鲜的事物,她不可能永远窝在这个小村庄一辈子…

  “成,苗苗哥,咱们就明天走,我现在就去找大伯开证明去!”

  秀chūn也不是磨磨唧唧之人,下了决定之后立马去学校找她班主任开了一张学生证明,随后又去了孙有银家,她赶得巧,孙有银要去乡里开会,人还没走。

  “啥?chūn儿你要去兰州呐!”

  高淑芬在家纳鞋底,一听秀chūn说要去兰州,赶忙对孙有银道,“有银,赶紧的呀,给chūn儿开了介绍信!”

  孙有银应了一声,当即拿了印有大坟前生产队的纸张写介绍信,介绍信也好写,就二三十个字,兹证明某某为某某合作社某某生产队社员,现因某某缘由出门,请予以接待…

  写完之后再盖上大坟前生产队的公章即可。

  “chūn儿,兰州距咱们这儿可不近,就你一个人去?”到底是大伯,孙有银不放心的问了一嘴。

  秀chūn道,“还有我大舅妈的侄儿,我大舅让他领我一块去。”

  这门拐弯亲戚孙有银知道,芦汪北合作社的两大名人,一个是秀chūn她大舅宋建军,一个是陈木匠的老大陈秋实,这两人在庄稼汉心中那是顶有本事的,关键是这两家出了知识分子的还结成了亲家,肥水不流外人田!

52书库推荐浏览: 山楂丸子 古穿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