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遇到这种qíng况,是在那个渔村荒岛上。
他有了不好的预感,又觉得他的运气才没有那么背呢!
顾升思索了片刻,抱着尝试的想法拨打了租车公司的电话。
这辆车是他租的,当时稍稍试了一会儿车,觉得还不错,没想到中看不中用。
结果,打了半天也没有反应。
奇迹这种事,好像从来不会出现在自己身上。他只能努力,靠实力吃饭。
见顾升拿着手机半天没有动静,“是不是没有信号了?”南山脱口而出。
顾升缓慢地点了点头,“或许是这颗树下信号不太好,我去对面试试,你在这里等我回来。”
说完,他往对面跑去。
南山看着他高大的背影,不禁摇了摇头,只觉得希望渺茫。
她也拿出了手机,尝试着拨通小杨的号码。
……
荒郊野外的,两个人坐在yīn凉处的石头上,齐齐托腮望着大路,期望有车辆会过来。
附近有村庄有人家这种事,顾升和南山压根就没敢想。
周围都是山,压根就没有见到过人。
再者,听y市的熟人说这条路开通才一年,如此jiāo通不便的地方,应该是不会有人住的。
然而,大马路上别说车了,就连一只苍蝇也没有看到。
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顾升和南山站了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灰,把车上的包给取了下来,打算再走下去看看。
争取在天黑之前,走出这条路。等到了主道上,应该就能见到车辆了。
还没走上几分钟,南山就看到左手边的半山腰上,有个人影。
“你看。”她惊喜地拍了拍顾升的肩膀,又指了指左上方。
宛如一个久旱的旅人,见到了绿洲。
俩人兴冲冲地跑了过去,等走近了,发现是个盘着头发的中年妇女。
顾升一边挥手,一边喊道,“这位乡亲,下午好!”
……乡亲!
南山默默看了他一眼,也跟着他喊了起来,“乡亲……”
俩人齐声喊了几声后,终于引起了那位中年妇女的注意。
她朝他们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回应道,“你们等等,我下来了。”
听到她的回应,顾升和南山齐齐松了一口气。
中年妇女扭头往旁边走去,顾升猜测那边有下山的道路,也朝着她走的方向跟了过去。
大约走了十几米的样子,他俩果然看到了一条光秃秃的小路,中年妇女也走下了山。
没一会儿功夫,三人就在山脚相聚了。
中年妇女摘下了糙帽,一手cha着腰,一手拿糙帽当扇子,她抬眼,“你们……”
她忽然就不说话了,几度张口,没有说出一个词来。
南山感觉从她的脸上,看出了一丝震惊和惊恐,不过极其短暂。
大概是错觉吧,自己和顾升长得也不凶神恶煞。
总不能三个人都不说话。
顾升打破了沉默,“这位阿姨,我们是从n市来这里旅游的。人生地不熟的,车子在这里抛瞄了,电话打不通,联系不上朋友。”
“你是想叫车离开吧,”中年妇女表qíng放松了下来,“据我所知,这条路基本不会有车来。”
顾升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不过这里既然有人住的话,就不愁出不去。
果然,“你也别失望,”中年妇女指了指前方,“从这里在走个一百来米有个公jiāo车站,每天上午九点,会有一班车过来。”
那得等到明天了。
“你们今晚可以住在我家,”中年妇女朝山的方向努了努嘴巴,“我们村就在那边。”
这个村叫陶源村,村里大部分人都信陶。
顾升皱着的眉头松了下来,“谢谢阿姨,你们村里有电话吗?”
中年妇女点头,“当然是有的,小卖部里有台电话,以前村里与外界联系都靠它。现在通了路之后就方便多了,”她看了顾升一眼,“小伙子,是不是打不出去电话啊。”
顾升苦笑着点头,“如果待会儿能联系上外界的话,今晚就不用在你家借宿了,还得麻烦阿姨了。”
“可以啊,”中年妇女连连点头,“能让我瞅瞅你的……手机吗?听说城里人用的通讯工具都特别小巧。”
当然没有问题,顾升把手机拿给了她,只是有些诧异,这年头,还有人没有见过手机吗?还真是少见。
中年妇女匆匆看了几眼,就小心翼翼的还给了他,生怕把它弄坏。
她忍不住感叹道,“现在这个社会发展的还真是快,听隔壁的邻居说,等这边的通讯设施好了,也要弄一台过来。”
中年妇女抬头看了一下天空,眨了眨眼睛,“天快要黑了,你们跟我过去吧。”
说完,转身往山上走去。
这条山路是被人一步步踏出来的,没有台阶,光秃秃的,有一些陡峭,也有一点滑。
顾升让南山走在了前头,有什么qíng况也能注意到。
漫长的上山与下山的路上,几人聊着天。
通过聊天,南山知道了这位中年妇女叫孟清河,今天是在山脚gān农活的,来山上是想要摘点野菜。
翻过一座山,已经过了大半个小时。
山下是一大片稻田,满眼的绿色。也有小块小块的菜地。
孟清河指着前面,“那边就是我们村庄了,你们在这里等我一下。”
远处有些屋子,零零散散的待在那边。
孟清河拿起了放在树下的那捆毛豆和花生,带着枝叶。就朝顾升等人走去。
“走吧。”她说。
顾升看了眼她背后重重的一捆毛豆和花生。说,“我帮你背吧。”
“不用了,”孟清河笑着婉拒,“它只是看着重。”
南山问,“你为什么不直接把花生,毛豆摘下来。”
孟清河笑着摇了摇头,“这你就不懂了吧,叶子可以喂jī鸭。”
“嗯。”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三人不自觉加快了步伐。
孟清河先领着顾升和南山去了小卖部。
小卖部的店主是个身材臃肿的女人,听孟清河说,大家都叫她桃婶。正坐在树荫下乘yīn凉,和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一起。
不知是说到了什么好笑的事qíng,爆发出了哄堂大笑。
一见村里来了陌生人,桃子站了起来,颇有些新奇的样子。
“桃婶,这两位是从外头来的,车子来了动不了,想用小卖部的电话和朋友取得联系。”
桃婶瞥了顾升一眼,站了起来,“本地电话一分钟五毛钱,外地另算。”
“没问题。”
顾升直接取出了一张二十元钱,递给了桃婶,“麻烦了。”
桃婶见了钱,脸色立马就好看了不少,笑眯眯的,走到了柜台前,揭开了电话布,“你们打吧。”
顾升飞快地拨起了号码。
桃婶站在柜台前,没有离去,和那南山聊起了天。
“姑娘是从哪里来的?”
“z省,来这里旅游的,没想到车子坏了。”
人生地不熟的,南山对桃婶态度客气疏离。
桃婶笑笑,“还挺远的。”
“嗯。”
“那是你男朋友?长得还挺帅的。”桃婶看了顾升一眼,评价道。
南山点头。
桃婶见南山像个闷葫芦似的,也不说话了。
顾升先打了租车公司的电话,想通过他们联系拖车公司。
沟通了一番后,谁知拖车公司嫌弃陶源村偏僻,路不好走,要明天早上才会过来。
天暗得很快,顾升和南山商量了一番,决定在这里住一晚。
天黑走夜路不安全,另外叫车来这里又要等将近两个小时,实在是不便。
顾升打了个电话给温秘书,让公司的人不用担心他和南山的安全,顺便告知了温秘书,现在他和南山所处的位置。
孟清河背上依然是那捆毛豆花生,领着他们往自己的家走去。
她的家在河边,还要走一段路。
等走到了僻静处,她忽的停了下来,面对着他们,眼神飘忽不定。
第七十二章
见孟清河不走了,似乎是有话要对他们说的样子。
南山心下奇怪,问,“孟阿姨,怎么不走了,是有什么事吗?”
“那个……”孟清河不好意思地笑笑,“我婆婆比较吝啬,可能不会让你们白住。”
原来要说的是这个。
孟清河不说,顾升也会给些钱作为报答。
顾升说:“我们有数的。”
孟清河依旧没有走,看着他俩yù言又止,最后说道,“能把钱给我吗?我再转jiāo给婆婆。那样的话,我婆婆会夸我几句。”
于顾升来说,把钱给谁并没有差别,只要能在这里借宿一晚就好了。
直接把钱给孟阿姨,就当做个顺水人qíng吧。
顾升从钱包里取出了两百,递给了她,“今晚就麻烦你了。”
孟清河接过了钱,仔细地放在了裤兜里,“不麻烦的,你们跟我来吧。”
她加快了步伐,三个人很快就到了孟清河的家。
是几间土灰色的平房,前面是一大块空地,打扫得很gān净,栅栏把小院给围了起来。
“进来吧。”
孟清河把背上的东西放在了门口,领着她们进了门。
里头黑不溜秋的,没有开灯。
“妈,我回来了。”孟清河喊了声后,随即把拉了一根线。
这灯就亮了,是圆碌碌的灯泡,浅huáng色的灯光,看样子瓦数不高。
南山这才看清,他们不远处的桌子旁,坐着一个人,是个老太太,银灰色的短发,梳的整整齐齐。
她猜测不开灯,是为了省电。
听孟清河说,她的婆婆姓童。
这间屋子大概是三十平米的样子,一进门就是吃饭的地方,简单地摆放着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另一侧靠墙的地方放了一张破旧的沙发,有好几个dòng,海绵已经漏了出来。
再过去是灶台,堆着砍好的柴火,摆放地整整齐齐。
厨房和饭厅被一个柜子给隔开了。
“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童老太太开口说话了,声音沙哑,“还有,他们又是谁?”
52书库推荐浏览: 八月尽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