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整个靖朝而言,依旧是地多人少,富裕的南方一带还好说,田地大都开垦完毕,荒地很少,其他地方可就不见得,西部北部都有成片地方无人问津,如此之下,朝廷自是鼓励大家积极垦荒。无奈生产力低下,这种qíng况一直没有太大改善,就是给百姓田地,他们都顾不过来,别忘了可还有田税在那等着,即便那是几年之后的事qíng。
方天林不是第一次见莫知县,对于他的出现倒是没太过惊讶。不过莫知县跟他随意寒暄了几句,便再没开口,一直在一旁认真地看着他们办事,这么反常的行为,方天林就是想无视都难。
荒地不值钱,但在县衙造册入籍,数目一大,也颇为可观。这还只是对于方天林而言,对县衙来说,那就是平白多出一笔他们都能受益的钱。
林山县地处偏远,天高皇帝远,上缴国库的赋税极为有限,县衙官吏油水就来自于余下那部分。可惜,这里逃税漏税非常严重,不说地主乡绅,就是平民百姓,都有瞒报谎报。
莫知县已经尽力,依然只是让这种qíng况稍稍改观,要维持偌大一个衙门运转不易,对于沈家这样花钱买个安稳的人家,他是格外欢迎,这点倒是不拘泥于沈家一家。遗憾的是,本地人从来不给他这样的机会。无主田地占了就占了,真跟他们去掰扯这个,衙门就不用gān别的事了。
当然,双方处于一个平衡状态,当地士绅也不会把事做绝,总得让县令有个立足之地,否则bī人太甚,莫知县撂挑子不gān,下任知县还不知道是什么xing子,还不如双方井水不犯河水,维持眼下这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状况。
方天林收好地契,正打算跟莫知县告辞离去,谁成想反倒被莫知县抢了个先。
“方老爷,随我去大堂坐坐。”
方天林略一沉吟,便应了下来。
落座后,方天林开口问道:“莫大人,不知叫我来是?”
“方老爷,咱们明人不说暗话,我的意思想必你也清楚。不过,这次叫你过来,还真有另外的事qíng商谈。”莫知县搁下手中的茶杯,一脸正色说道,“既然你买了小青山一带的山林田地,你是想在那建庄子是吧?”
方天林点了点头。
“你或买或雇了不少人,其中一些人并没在户籍上造册,架不住各村背后基本都有人在支持,各有各的小心思,一年过去,消息早就已经漏到我这,这我权且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那些登记在册的佃户,田税是不用缴,丁税徭役之类可是还要摊到他们上面,不知方老爷怎么个打算?”
方天林并非没考虑过这些,只是一直没人来催,他也就不过问。里头的弯弯绕绕明眼人都清楚,林山县上缴的赋税,恐怕半数以上都进了县衙官吏和当地士绅口袋,归入朝廷的反而只在少数。
方天林可没有自掏腰包养他人的习惯,买田买地照数给只是习惯使然,他不想让自己也染上其他人的恶习,但并不代表他就乐意当这个冤大头。
要知道,县衙也不是铁板一块,地方豪qiáng没有权力在手,怎么能称为豪qiáng?除了莫知县这一方之外,本地官吏话语权也一点都不小,莫知县跟他说起这事,估计是想进一步拉拢沈家。
方天林心念一转便明白,莫知县不会在这事上为难沈家,这就好办了:“莫大人有何高见?”
莫知县也没有卖关子,见方天林这么上道,直接给出之前就跟幕僚商量好的建议:“方老爷,荒谷实在太过荒僻,衙差都不好上门,不如在小青山口这边建个村落,到时候有事也好随时联系。”
莫知县口中的村落可不是简单的自然村,而是行政村,会有村长甚或里长职位,显然这跟庄园是两码事。
方天林一直静静听着,并没出言打断。
“你可以让那些佃户雇工在这里居住,村长里长之位直接由你们沈家内部决定,再给你一个六房(吏、兵、户、礼、刑、工房)任选的胥吏位,你意下如何?”
方天林微垂眼眸,想着这么做对沈家的利弊。庄子他本来就要建,按照莫知县的提议,不过就是改个称呼而已,实质上并没有多少变化,但设立村子后,就等于林山县多了一个下属村,虽然这些人基本都是从其他村子抽调而来,那也是实打实多出一个村子,意义上并不同,相当于莫知县这边又多了股支持的势力,虽然目前来看这股势力不大,但白得的谁不爱要?
至于村长、里长,这个跟县衙编制无关,这些都是本地乡民自行推举,当然上头有人支持,其他村民自是没了这个机会。
问题是这个村子的村民不是沈家下人就是沈家雇工,不管是村长还是里长,最终都会落在沈家头上,莫知县等于是在慷他人之慨,这个他人还是沈家自己。可要说莫知县是白占便宜,那也不尽然,沈家如今已有自立的本事,但若跟莫知县不对付,那也是个麻烦事。
方天林并不是嗜血之人,一言不合直接开gān这样的事,能避则避。莫知县这一派主动示好,他也乐意接受。再怎么说,莫知县能安稳在林山县连任好几任,自有他的本事,找谁合作不是合作?不光莫知县,要是有其他本地士绅愿意同他做生意,沈家也会敞开大门欢迎。
以上这些都不算什么,倒是胥吏这个任沈家选的小吏位置,实用不少,看来莫知县也的确是下了本钱。
莫知县为何一直打不开局面?还不是他是外来者,而有编制又有定额限制的胥吏都是本地人,知县是客官,即便是边关之地的县令,像莫知县一样一任就是十来年的也不多见,胥吏却是只要不被人替代,可以一直在这个位置上坐到老,那些三年就走的县令,没点本事的,权力被这些胥吏架空还真不是稀罕事。
换而言之,名下支持他的胥吏多寡,直接关系到莫知县在林山县的权势地位,好不容易争取到一个名额,莫知县不加qiáng自己一方的势力,反而将其让给了沈家,做出的牺牲不可谓不小。
莫知县如此向沈家示好,方天林自然知晓是为什么,他自己对胥吏这个位置没什么想法,不代表沈家其他人没有,更不用说,方天林清楚,在县衙安cha一个胥吏的好处。衙门里有人,以后林山县有什么动静,他都能第一时间就知道,只是这个人选倒是不好选了,不问他都知道,当官对沈家人的诱惑有多大,尽管胥吏并不算入品官员,那也不是一般人能涉及。
别看胥吏地位较低,位置一点都不起眼,却是有实权在手,底下不知道有多少连编制都没有的差役想要补缺。
莫知县找上沈家合作并不是胡乱为之,从方天林两次进县衙买山林荒地一事就可以看出沈家不缺钱,而他最缺的恰恰就是这个。要是他手下权力大,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想来即便没这么夸张,也不会是如今这番田地,当然,前提是他要够贪。
问题就在于此,莫知县是想贪都没多少地方让他贪。若藏富于民,莫知县还能动动歪脑筋,偏偏大量财富已经被本地豪qiáng收归囊中,他再大肆收刮,这个林山县就真没眼看了。
俗话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莫知县没到这等地步,却也没差了,胥吏差役都要钱生活,他手上没钱,怎么拉拢他们?沈家这个刚在林山县落户的外来富户,自然就被他盯上。反正qíng况再坏也坏不到哪去,最多就是回归原样。
第161章
和莫知县达成协议后,方天林没再逗留,立刻启程回谷。
见人消失在大堂门口,丁仲秋问道:“大人,方老爷拿了好处,真会助我们一臂之力?”
“起码他不会跟我们对着gān。这人心正,只要别去祸害沈家,能帮我们一把就会帮一把,不过寄望于他主动,这也不太现实。”莫知县捋着胡须,一脸高深莫测的模样,看得一旁的丁仲秋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到家后,方天林立即找来文管事,让他将本地雇工花名册找出来,再次核对那些在县衙上过户籍之人,之后即刻派他去县衙核实qíng况。
莫知县既然已经行了方便,便不会在此事上过多gān涉,对于荒谷到底有多少人手,他无意窥探。
文管事此行可谓是异常轻松,一回到荒谷,便告知方天林,名册记录都属实,并无人谎报qíng况。
小青山口建村落一事并不急,方天林拿到这份名单之后,便暂时搁置一边,他现在先得处理胥吏空缺补位一事。这事不等人,必须尽快落实。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关成这些兵丁一走,方天林从云州城那边带过来的人,沈家人自不必说,关成他们前脚离开,后脚沈老爷子等人便搬到荒谷内谷中。余下那些人,则暂时安置在峡谷这边,等他们彻底缓解旅途疲劳之后,便会根据各人分配到的工作安排住处,到时候内谷外谷和峡谷都有可能。
当沈老爷子他们从峡谷村后城门穿过,见到不远处还矗立着一堵更高更宽的城墙,脸上的讶异之色好半天才下去。
砌成墙并不是难事,问题出在工期上。一年出头一点时间,沈家河他们是怎么筑起前后三道城墙?别忘了荒谷中人并没有将jīng力全花在筑墙上,垦荒、建房都在同步进行。这么快的工期,老三一家到底请了多少人?再加上他们这次带过来的千把人手,他们家真能养得起?
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qíng,沈老爷子穿过最后一段已经修整过的峡谷,看着不比州城要小的城门,老爷子心里说不出的震撼。
还好,老三直接把兵丁们拦在第二道城墙外,从那边望过去,压根看不到最后一堵城墙,不然指不定他们会怎么想沈家。外面那两道城墙,比起眼前这个可是要逊色不少,最多也就达到县镇级水平,并不算扎眼。
沈老爷子都是如此,更不用说其他人。
让人惊讶的地方可不仅这一处,沈家海他们一进入荒谷,望着眼前一大片绿油油的田地,还有远方规划整齐的村庄,不少人都不自觉张大了嘴。
这可跟他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这个山谷实在是有点大,开发程度远高于他们预期,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谷中一派生机盎然、蓬勃且充满朝气的模样,深深感染到了他们。
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就算乏味枯燥一点,至少心qíng会很畅快。
三胞胎殷qíng地担当起了向导的职责,随着马车行驶一路介绍着。
途经养殖场时,沈家人不约而同都转过头张望,虽没能近距离观看,但远远一望就足够他们惊讶不已。
那里面放养的牲畜数量众多不说,且品类也基本把农家豢养的牲口都包括了。一听三位小解说员说养殖场还包括附近几个山头,里边养着不少野味,众人就更是吃惊。
52书库推荐浏览: 梦之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