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攻穿成农家媳_梦之草【完结】(58)

阅读记录

  方天林没有任何不满,能这样已经不错。毕竟沈家人不是军人也不是学生,哪可能将时间都花在这上面?

  等跑步进入正轨后,方天林开始趁大家休息的时候,教他们简单的格斗技巧。只要学会这些,以后大家出门都能安全许多。

  沈家河跟沈家溪以及沈松三人是方天林重点照顾对象。沈家河反应慢,但他的体质是众人中最好的,这跟方天林私下里给他开小灶,让他喝下比其他人更多空间水不无关系。

  虽然沈家河在临场应对上存在硬伤,但若是练出一身本事,自保能力将会很qiáng,后发制人可能比较难,不是还有先手应敌这一招?

  沈家溪胜在年轻,又有打猎的底子在,学起来要比其他人更容易上手。至于沈松,正处于少年向青年蜕变时期,身手灵活,反应敏捷,培养好了即刻就能派上用场。

  训练还没一个月,便迎来夏收。

  农忙期间,一切都得为它让道。沈家人锻炼暂停,开始起早摸黑收粮,整个家中除了三胞胎和沈禾之外,再没有一个闲人。

  gān旱唯一的好处便是不用担心夏收期间粮食被雨淋坏,人们也只能如此苦中作乐,毕竟谁也不想看到旱qíng出现在身边。

  “爹,一共收了多少土豆?”土豆一入粮仓,沈家河就迫不及待跑到沈老爹面前询问。他对这事极为上心,那可是用他媳妇种出来的土豆育的苗,要是收获不错,那不仅对家里贡献诸多,还能惠及村民。

  沈老爹看了真有些无语,脸上却露出一丝笑意,没好气地说道:“这不是还没称吗?我又怎么知道。”

  “爹,您说个数。”沈家河不死心,他爹眼睛利着呢,估算还挺准。

  沈老爹没再继续吊沈家河胃口:“我看亩产和以往差不多,不过这是在雨水不足qíng况下的产量,要是换成正常年份,亩产应该会更高。”

  说着,沈老爹起身朝粮仓走去:“叫上你大哥他们,我将装其中一亩地土豆的箩筐都做了标记,等下找出来称一下便什么都清楚明白。”

  沈家河顿时走路都带风,很快便带上大杆秤,和沈家海他们一起进入仓房。

  粮仓如今差不多已经堆满,各房又各自备了一些,沈家目前并不缺粮。

  新收上来的粮食都堆在一侧,这一季土豆种的最多,自然占据的地方也最大。土豆地瓜之类除了近期吃用之外,一般都会放进地窖,这样可以更好储存,而仓房则主要用来放小麦玉米等。不过这些土豆还没经过挑选,便暂且搁在粮仓中。

  几人一阵忙活,所有用木炭划了一个圈的箩筐都被抬到门口处。

  沈家河争取到了看秤这个活,他掌着秤砣,前后不断调整,等秤变得平稳,达到微微上翘的程度,他便瞪圆了眼睛,仔细瞅着秤花,他可不想看错秤,导致亩产计算出错。

  其实平常这个活计沈家河压根就没法沾边,秤砣调整位置会比较频繁,除了凑巧之外,想要一次就称量到位根本不可能。沈家河的那点小毛病大家都知道,每调节一次,就相当于重来一次,这跟进行重复劳动不能相比。这导致沈家河慢半拍的反应,在这种频繁调整过程中显得相当明显。

  做的人难受,看的人也受罪。今天却是个例外,见沈家河自告奋勇要求做这事,负责抬秤的沈家海跟沈家湖便没反对。

  结果一出来,沈家河乐得眼睛都眯成一条fèng,其余在场之人脸上也升起笑意。

  土豆亩产比沈老爹预估的还要高上一些,那意味着今年沈家夏收还算不错。

  弄清楚自家土豆亩产后,沈家河又乐颠颠地跑到三叔家,打过招呼便开始问询这事。

  “家河,你别急,先坐会。你也知道,婶子家人手没你家多,你三叔他们现在还在地里忙活。”温氏给沈家河倒了一杯茶,“不过也快了,这是最后一趟担土豆。既然你这么急着想看结果,那就让家虎他们把土豆重量先给称了。”

  温氏说得挺准,沈家河才半杯茶水下肚,三叔并两个堂兄便挑着担子进了院子。本来,沈家河想去地里帮忙,被温氏劝住这才没动,见要称重,便上前帮忙。这次他倒是没有把着秤砣不放,自己什么毛病自己知道,在家中偶尔折腾一次没问题,三叔家可不好乱来。

  见沈家河背影消失在院门口,沈家虎语带惋惜地说道:“二伯家给的良种是不错,就是少了一点,只能种一亩,要是把咱家所有种土豆的地都换成二伯家提供的种子,今年夏收起码还能多收一两百斤。”

  这点大家都赞同,沈西家种了将近四亩地土豆,另外几亩他们刚才也称了,平均亩产要比用良种那亩低上至少一成,而且品相也有所不及,被虫子咬过的痕迹明显更多一些。

  “二哥家日子好过了,也没忘记我们。家虎家豹,要是家海他们叫你们帮忙,你俩可不能推脱。”沈西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也别羡慕,只要心里记着你们二伯家的好,做人不像你们大伯家那么无耻,二哥肯定会拉拔咱家。”

  沈家虎沈家豹齐齐点头应承。他们都清楚,二伯家起来后,他家也沾了不少光。不说别的,就光为jī场提供糙料和麸皮碎玉米之类,家里就多了好些个进账。外头旱着,他家日子反倒不比平常年份差,要是这都还不念着二伯家的好,那他们岂不是成了白眼láng?这跟大伯大伯娘他们有什么差别?

  沈家河健步如飞,从二叔家到沈家这一段不算很短的路,没多久便走完。他推开房门,乐呵呵地把这个好消息告知给自家媳妇知道。

  方天林也没料到,良种的效果会这么好。他原先预计亩产能提升半成就不错了,没想到提高了一成还多。他估计这跟良种的各种xing能都相继得到提升有关,还和眼下gān旱分不开。气候越是恶劣,经过空间水长期浇灌培育出来的良种,跟普通种子间差别越是明显,反倒是正常年份,差距会缩小许多。

  这么一算的话,良种提升的xing能并没超出方天林预估多少,他试验得出的结果还算可信。

  二代良种都有这种效果,那试验地中刚收获的三代良种xing能只怕会更优。

  沈家河要是知道这点,他怕是会乐得跳起来。

  第47章

  试验地只有一亩多点,其中大部分都种了小麦玉米土豆跟地瓜,剩下那点地方种的作物品种繁多。之所以种得这么杂,方天林的目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为了留种供自家人用。

  四种粮食作物中,除了收获的小麦全是二代良种之外,其他三种则二代三代良种都有,区别只在于三代良种所占比例大小,其中土豆清一色都是三代良种。

  一亩地一年两季收获有限,沈家在jī场上已经占了便宜,地里的收成便全归沈家河一房所有,没人有那么厚的脸皮,连这都想分一笔。

  农忙期间,一般都得先紧着公中,这次也是。等到收得差不多时,方天林才抽出时间来拾掇试验地。也就是说,到底收了多少,只有方天林一人知道,连沈家河都不太清楚,更不用说沈家其他人。他们到现在都还以为收成跟公中田地差不多,谁也没有多想。

  树林子是沈家河以宅基地的名义买下来,因此试验地出产不需要jiāo税,所有收成都归他所有,倒是为他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

  广延村这边的气候能一年两作,但这是理想状况,地力有限,一般田地隔个两三年至少要停种一季。农家就指着地里这点出息过活,自是不可能所有田地接连满负荷运转,之后再齐齐休田。这么做风险太高,毕竟少了整整一季收成,相当于半年时间没有收入,这跟一季作物绝收也没太大差别。

  按说不该如此,只要是正常年份,不管是分批次还是统一休田,田地利用率基本相当,总收成差别不大。的确,单从这方面来看,农户得到的收益大致相同,但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人本身这个因素。

  不是所有人都能理xing安排用度,多收多用,少收少用,持这种想法的人很多,再加上各种意外因素,使得这种方案并不可行。

  譬如有人借钱急用。若采取统一休田这种做法,农户势必要比平常多攒半年的开销,也就意味着他们手头有余钱,这种qíng况下人们到底是借还是不借呢?借了自己就要饿肚子,不借就显得太不近人qíng,两家关系极有可能搞得非常僵。而分批次休田,每一季都有收成,日子会过得比较平稳,不会出现一时宽裕一时拮据的状况,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沈家就采用了轮流休田的做法,另外还采取了轮作这种方式,亦即一块地不会接连种两季相同的作物。如此一来,第二季沈家就只有小半田地可以用来种土豆,没法达到最高效益。

  方天林觉得有些可惜,不过也就只有一点。这次收获的玉米跟地瓜三代良种数量虽然不多,无法种满余下田地,但他还有其他三代作物良种,若家里嫌不是粮食作物,不想种,那还有二代玉米地瓜良种备用。沈家田地本就不多,少的那点收成还不至于多到让人ròu痛的地步。

  看着自家媳妇为自己欣喜自豪的模样,方天林心头一热。一个人照样可以过得很好,但若走完这一生,不说伴侣,就连知己朋友都没有一个,不免有些悲哀。他很庆幸,他身边有沈家河这么个贴心人在,让他的心不再飘泊不定,早早便安定下来。

  “家河,你去套牛车,咱们去小院那边,把粮食都拉回家。”方天林将三胞胎抱到隔壁房,让柳橙照看。

  “哎,我这就去。”沈家河慡快地答应下来,却有些摸不着头脑。夏粮刚收上来,家里现在都没多少地方放粮,总不能放到睡房中吧?再说,那些粮食单属于他们这一房,和公中的放一起,他怎么觉着有些不大合适?想来想去,他也想不明白媳妇为何要把粮食拉回家。

  两人都不是拖泥带水的xing子,很快便将暂时存放在小院中的粮食都搬上牛车。

  沈家河坐在车辕上,侧头对着自个媳妇说道:“天林,这都是咱那块地上收的?”

  “嗯。”

  “媳妇真厉害!”沈家河乐得眉开眼笑。他虽没爹他老人家眼利,却也能瞧出自家收的粮食亩产都不低,他可不认为那是自己的功劳。

  一想到家里三胞胎的表现,沈家河不由多瞧了方天林几眼。他倒不是怀疑什么,只是觉着媳妇长得俊,人也能耐,说不定跟孩子们一样都是天仙下凡!

  越想越觉得有可能,沈家河看着方天林傻傻地笑了。

  见自家媳妇看自己看到神游物外,方天林无奈地摇了摇头。他也不去打扰沈家河的美梦,接过牛车控制权,慢悠悠朝家赶去。

52书库推荐浏览: 梦之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