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田居札记_鱼丸和粗面【完结+番外】(154)

阅读记录

  穆然身子足足抖动了一会,小媳妇真的有孕了,他有后了。想起廖兄为他分析的形势,大越这几年风调雨顺,廖将军兵jīng粮足,此战着实不难打。

  “你告诉她,我一定会平安归来,一定!”

  ☆、第一百章

  宜悠是很晚才得到常爷的人来报,来人不仅带来了口信,还有一枚印信,正是铁先生为穆然刻的那一枚。

  “大人说,家中一切全由夫人做主。”

  这会儿喝了刘妈妈炖的补汤,最初的眩晕已经散去。宜悠摩挲着寿山石的印章,底部的凹凸带着凉意印入手掌心,手指伸出来,上面模模糊糊的因着“穆”字。

  这是他的私印,当初收拾行李时她特意带上的,这几个月在县衙务工时穆然一直用这枚印章。如今再回到她手中,相当于把他的权利jiāo给了她。虽然她站出来不足以服众,可有了印章确是要方便许多。

  “劳烦你,喝口热茶再走吧。”

  常爷派来的伙计忙摇头,微微躬身就退下。待到她走后,宜悠坐在沈家的土炕上,前几日穆然就将东西搬了来,今晚她就可以住下。

  抱着印章,她未曾洗去手上的朱泥,而是直接沉沉入睡。

  **

  脸上的凉意惊醒了她,宜悠睁开眼,就见面前一只小手。

  “长生怎么来了。”

  “唔,娘叫你起来吃饭。”

  “我这就起,你们现在外面玩会儿。”

  宜悠爬起来,摸着手臂上那方形的红痕,不知不觉间她抱着印章睡了一夜。昨晚手臂搁在上面,压出了钢印。瞅瞅房内的一片红色,昏迷的神智终于有些清醒。

  “娘,叫我吃饭?”

  李氏昨日才成亲,怎么如今会回到沈家?迷迷糊糊的穿好衣裳,再打理下头发,望着边上两支银钗。穆然临走时头上也带着同样的发簪,想都没想她cha上这两支。

  睁睁眼喘口气,她走到门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常逸之清俊的身影。昨日一身刺绣的新郎官袍服,显得他喜气中带着严肃。今日则不同,虽然仍是大红色棉袍,但他却换上了常服。此刻他站在院子里,正微笑着看向厨房。

  “常……叔。”

  “宜悠醒了,他们在厨房内做饭。”

  宜悠低头微微撇撇嘴,穆然从不让她进烟熏火燎的厨房。原本有刘妈妈和碧桃在,李氏也不用早起忙活早膳。怎么刚嫁人一天,她又要恢复云林村那副模样。

  “我进去看看。”

  “你不好好在炕上躺着,天寒地冻的往厨房里钻什么?”

  李氏训斥的声音传来,宜悠抬头看向她。卸去了昨日的淡妆浓抹,如今她又恢复了素面朝天的模样。不过她底子本来就好,即便脸上稍有些皱纹,此刻穿着一身大红衣,模样也是极美。

  “我真没事,昨日郎中也说过了,不过是一时受惊太过而已。对了娘,昨日沈家和李家可还说了些什么?”

  李氏摇头,又是埋怨又是甜蜜的看了常逸之一眼。

  “芸娘,这当真怪不得我。谁知道只是九折,便宜那么一点,多数围在这的人就都围着五谷斋,再也不去想其它。”

  穆宇和长生也跟过来学舌,慢慢的宜悠总算弄明白这事。

  “九折,那常叔岂不是很亏?”

  “亏不了多少,米面上少赚点,别的卖的多也就补了回来。”

  这下宜悠就放心,她倒不是担心常爷出不起那俩钱,而是怕他因为亏损而对李氏有些什么想法。即便他自己不在乎,下面的伙计吃了亏,自然也会窃窃私语。

  “这闺女就是想得多,行了你先去坐下,娘这就去给你蒸jī蛋。”

  “娘,让刘妈妈他们去做就成,你先歇会。”

  常逸之也在边上劝道:“芸娘不必这般劳累,若是碧桃和刘妈妈忙不过来,我就再挑一个有经验的妈妈。”

  李氏眼前一亮,昨夜刚进门时她还有些惧怕,新房中立着八名丫鬟和妈妈,掀开盖头后直直的盯着她,似乎要将她的脸看出个花。可稍等一会后她便适应下来,虽然一开始他们盯着看,但八个人做起事来却是井井有条,比碧桃和刘妈妈要qiáng上些。

  后来熄灯后,她更是知道,这是常逸之从越京调|教出来的人手,这会一并带到云州。与她听说的大户人家那些传闻不同,八人皆是有规矩的,对待她不仅没什么轻慢,反而很驯服。

  “且先看看再说,反正有我在这,总能照顾二丫一二。”

  尽管满意,但李氏还是拒绝。她刚与常爷成亲,就急匆匆将常家的下人拨去照顾亲闺女,说出去成个什么样。

  常逸之心神触动,芸娘对他还是那般见外。她这般有分寸,他是又高兴又苦恼。

  “都依你,不过那两个上了年岁的对保胎一道颇有研究,到时来照顾宜悠几天也成。”

  “恩。”

  这会李氏没再拒绝,如她教闺女的一般:男人得顺毛捋,不管是庄稼糙汉子,还是常爷这般文质彬彬之人,本xing里都不喜欢自己的主意被别人连番挡回去。

  **

  见两人商量妥当,宜悠往厨房里瞅瞅,发现里面正炖着她最喜欢吃得面疙瘩汤。

  “他们和的疙瘩,不是太硬就是太软,还有汤不是太油就是太咸。这疙瘩汤还得我来,做了十来年总错不了火候。”

  宜悠没再问为何他们会如此早回来,答案都摆在那,是为了身怀有孕的她。端起汤匙,她一口一个面疙瘩。炝锅后的面疙瘩,外面裹着一层油,里面软而不绵,微微有些嚼劲,最是合她的口味。

  “二丫,娘昨晚跟你常叔商量过,这几天你先在到那边去住。”

  “那边是哪边?”

  常逸之接话:“就是常家,沈家四合院这西屋到了,出了正月也该修。我查了下huáng历,明天二月初三,适合动土。趁着这会匠人门闲,赶紧修起来的好。”

  宜悠搁下汤匙沉吟,若是以往她定会回自家。可如今她身怀有孕,带着穆宇俩人肯定顾不过来。

  “下午穆宇便要入官学,穆家那边离官学也近一些,他们下学走回来就是。”

  常爷的提议对她有利,对穆宇也有利。而且她知道常家的院子,三进的大院只比县衙差一筹,却足够他们几个人住。

  询问的看向穆宇,见他并没有反对的神色,她也点头:“那我便代穆宇应下。”

  “行,待会拜完了孔夫子,我便叫明远来,将你们收拾好的细软一并带入穆家。”

  李氏拦住他:“明远掌柜整日那般忙碌,他也不用再跑一趟。不是有端午和端阳,他们赶着马车送过去就是。也不用带太多东西,缺什么再回来拿就是。”

  常逸之忙应下来,两人有商有量,将要带去的东西一并归置好。

  宜悠边喝疙瘩汤边听着,方才刚出门时那点担忧很快消失不见。常爷是当真喜欢娘,他们两人间的默契也是十足。而且看娘的模样,想必也没受到什么难为。

  成亲的是李氏,只要她自己觉得舒坦,她也不回去多cao那份心。

  **

  用完早膳时辰已经不早,二月二龙抬头,也是官学开学的那一日。

  李氏本不yù宜悠出来跑动,可却被她说服了:“我呆在家中也是无事,去官学沾沾孔圣人的气,对孩子也好。”

  左右有马车,即便外面天冷路滑也亏不着闺女,李氏也把多余的忧心收起来。宜悠换上厚底的鞋,坐在马车上朝官学走去。

  到门口时众人下车缓步前行,穆宇和长生并排走在前面,一模一样的浅褐色月白滚边的棉袍后背着深蓝色的书囊,小脑袋一摆一摆的,让人看着就打心眼里疼。

  走到门口,拐角后面传来试探的声音:“穆夫人、李姐姐。”

  宜悠往那边看去,薛夫人牵着璐姐儿站在那,望着官学的门颇为踟蹰。

  “璐璐,快过来。”

  长生和穆宇朝小姑娘打着招呼,薛夫人带着孩子一同走过来,声音中带着不确定:“方才进去的人家皆是哥儿,我们璐姐儿能去?”

  “都到门口你还在忧心,咱们且一道进去。”

  拉起薛夫人的手,宜悠感受到入手的滑腻。比起年前第一次商量铺子的事时,薛夫人整个丰腴了不少。似乎卸去了心头的大石头,她眉眼间松散开,jīng神却是比以往好了不止一点。

  一行人迈入学堂,正月里紧闭的正房大门已开。举目望去,正对着门的,正是由大越开国皇帝所书的“万世师表”牌匾。正楷的大字方方正正的挂在堂前,墨色字迹透露出点点书香。据说大越每所官学,都要在最显眼之处挂着一牌匾。

  受官学影响,不少私塾也纷纷效仿。不过他们却无权挂圣上亲手所书之匾,只能由先生自己写几个字放上去。想当然的,通过这几个字的好坏,多数人家也大多知道私塾先生的学问。毕竟笔墨纸砚皆不便宜,习字不易,能练得一手好字之人,自是饱读诗书。

  虽然官学无牌匾可供考证,但其条件优厚,单是“敕造”俩字摆在那,就足以证明其独特地位。

  **

  走近正房大门,那股墨香当真是扑面而来。不过有些人的墨自然带着香味,有些孩子家贫,带来的墨也带着些臭味。

  宜悠皱皱鼻子跨进去,就见一穿着青衫袍的先生立于书桌旁,提笔记录着些什么。此人正是铁先生长子,小名铁牛,及冠后被铁先生起名为铁有徳。不过鲜少有人唤他有德,随着考了秀才,如今云县多数人见了都要尊称他一声铁小先生。

  “先生来得当真早。”

  铁有德险些反应不过来,抬起眼看着旁边,正牌“铁先生”也就是他爹还没来,他这才确定这些人叫的是他。

  “几位送chūn生和穆宇来?”

  “恩,还有一位女娃,这便是绣庄薛家唯一的孩子,薛璐。”

  “璐姐儿也要来?”

  “却是如此,她认些字,日后也好弄明白绣庄那一套。”

  话音刚落周围就响起不赞同的声音,早先一步来到的薛老大凑过来:“老五媳妇,哪有姐儿家进这官学的?”

  “大哥,也没说姐儿不许进这官学。我与先生说说,您且好生考量考量?”

  薛夫人双眸中有些矛盾,如此多人反对,璐姐儿如果留在这怕是会受欺负。可平白放弃如此好的一个机会,却是她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

52书库推荐浏览: 鱼丸和粗面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