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达抓了抓头,柳隐这些经历对他而言太传奇了一点,感觉就像电视剧,“哦”了一声,却不知道接下去该说什么。摸摸鼻子,齐达觉得自己白活了六十多年,却还比不上人家一个十多岁的少年郎。
幸好旁边的张华开口解了他的窘境,“这么说,你那仇人和咱们县太爷相识?”
“不然我哪里用的着躲县试?”
房中一下子安静下来,齐达左看看右看看,吃吃开口道:“那,先生……”先生越过县官大人保荐庾隐,会不会有事?
虽然齐达没有明明白白的把这话说出来,可是张华的脸还是黑了。
眼看着整个房间的气氛又开始僵硬起来,齐达懊恼的抿紧自己的嘴,恨不得自己没说过话。
静默了许久,庾隐坚定的声音低低响起,“我不会让先生有事的。”
张华冷冷开口:“希望你能说到做到。”
&&&&&&&&&&&&&&&&&&&&&&&&&&&&&&&&&&&&&&&&&&&&&&&&&&&&&&&&&&&&&注:本文背景设定在小曹建立的魏朝,科考设定采用唐朝一年一考的那种,分为秀才进士两级,《信有时》中有提到~就这样
第21章(修改)
发榜之后,就是鹿鸣宴,然后就是同榜士子们的jiāo游聚会,以及拜会房师,考官什么的,不过齐达实在放心不下家里,勉qiáng参加了一个鹿鸣宴就说什么也要回去。在他看来,虽然因为科考,家里这一季稻米的收成是铁定废了,可是还可以补种些苕啊荞麦什么的,或者,齐达还有自己的想法,横竖他的兔子可以养活他们兄弟,而种田也只是勉qiáng饱肚子罢了,还不如把自家田地拿来种糙然后大量养兔子,做一个养殖专业户,前世村里可不就有搞养殖发大财的。
张华也心念自己父亲安危,决定和齐达一起回去。俊俊见他们两人都回去,他自己也挂心家里的寡母,于是也决定回去。倒是柳隐——现在是庾隐,他有个堂姐嫁到这茉阳,发榜后对方见到他的名字找了上来,于是决定住到她家去。至于关平关波,两个人也决定留在这茉阳城找份活计养活自己,关平是准备挣路费到时候上京参加chūn闱,顺便结jiāo一下同榜士子以及那些从上面下来监考的官员,而关波则打算在这里找活计准备养家了。
所以,最后只剩的齐达与张华俊俊三人一起上路。
齐自清在送他们进考场后又离开到附近一个小镇上收货去了,留下信要齐达他们等他一块回去。齐达三人挂心家里,再加上从来都是在山里生活的,谁会害怕走山路,于是胆大包天的三个人,买了些路上吃的gān粮,就这么出发了。
三人按照来时齐自清带的路走,一路要翻过有土人居住的长山——连绵几百里的山中住了十多个土人的寨子,途中还要穿过一个小镇,才能到家。
刚开始还好,出城走的都是平地。一个时辰后,齐达他们开始上山。上山的道路还算好走,因为靠近城镇,时常有城里的大户人家来这里游玩,踏青什么的,上山的道路都是修过的,山上甚至还有大户人家修的别院,粉墙绿瓦,亭台楼阁。再加上这苍翠中点缀着点点红huáng的秋色,齐达他们一路走得可谓是赏心悦目。
不过,毕竟是小孩子,就算齐达他们久经锻炼常走山路,可到底还是很快就疲惫了。所以,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三人就顺势进了路边的村子,请求借宿。
见是三个小孩子,热qíng的村民很快就答应了。他们住的比较靠外,对外面的事qíng了解的比较多,见三个小小少年十来岁的样子却一身儒衫,村里的小孩子不由都蹦了过来,好奇的打量两个读书郎。
齐达见张华一脸困窘的样子,他这些日子在庾隐的教导下也大略知道了一些读书人的矜持,想起来张华从小被正统古板的张先生教导长大,到底是个孩子,又好面子得紧,只怕是不知道怎么和这些所谓没有教化的村民小孩打jiāo道吧。至于生xing羞涩内向的俊俊,早就窘得手都不知道放哪了。
齐达倒是对哄小孩很有一套,他把这些小孩子叫到一起,把自己买着准备路上吃的馒头拿出来一人给了半个,乐得这些常年难得见到一回白面的孩子们见牙不见眼。然后又给他们讲起了自家孙子以前最喜欢的《喜羊羊与灰太láng》,听得一帮小孩子连大人叫回家了都不知道。
张华也听得津津有味,小孩子们终于离去的时候他还追着齐达问后面的故事,害得齐达大半夜都没得睡。
第二天离开的时候,村里的小孩子怎么也舍不得,硬是追着齐达说出了“故事结局”——灰太láng被喜羊羊他们联合其他动物赶出了森林——不说完这个结局就不让走。齐达没法,只得按照孩子们的要求“说”完了结局,彼时天色已经是中午了。
三人顶着九月的大太阳继续赶路,还好是山中,天气比较凉慡,不过,就算如此,张华还是禁不住埋怨齐达,并告诫他以后不准再给小孩子讲故事了。倒是俊俊,很是好奇的扯着齐达的袖子问他哪里看来得《喜洋洋与灰太láng》。
继续往山里走,遇到的就不再是汉人的村子了,而是修葺着高高的土墙与竹楼的土人的寨子。齐达他们来的路上就听齐自清说过,土人的寨子是不能随便乱接近的,不然很可能会被she杀。就连齐自清他们这样走南闯北的行商,也是要先按照货郎的吆喝声大老远就吆喝着表明自己的身份,得到允许后才能进寨的。
齐达三人都不懂那些专属于货郎们的吆喝,就算来路上听得齐自清吆喝了几次,经过两个多月也都忘得差不多了。他们也没有胆量去碰运气试试土人的肚量。所以,进入深山后,他们只能靠自己多年的山村生活经验在野外打地铺。
三人都不是什么讲究人,准确说都是有些懒的人,也没有那种闲qíng逸致去打猎叉鱼然后烧烤享受,只是每天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找处有水的地方,然后就着水吃了包里的gān粮,如果运气好遇着了小溪沟小水潭的,三人还会跳下去洗洗身上的汗水。然后拣点柴禾烧起一堆火,火要烧得旺旺的——主要是防野shòu,然后靠着火堆过一夜。
当然,如果在捡柴过程中遇着了鸟蛋野果之类送上门的伙食,自然是不要白不要的。在这种qíng况下,齐达就会就近拣些枞菌平菌之类的山中常见的蘑菇,然后和着意外得来的伙食改善一下三人的生活。
就这样,三人花了十二天的时间——比齐自清带他们去还少了三天,回到了村子里。
三个人先去见先生,报告了一下科考的结果。先生听得去的六个有五人考中,难得的赞许了一下齐达张华等人。不过,当听到齐达的名次的时候,先生还是小小的惊讶了一下。毕竟,对于这个学生的作文水平,他可是深知的。不过,转念一想到齐达的算学,张先生也就释然了。
齐又听得哥哥回来了,迈着小短腿从后院一路飞奔出来,结果到了书房面前绊了一下,跌倒在地哇哇大哭起来。
师母跟在后面,乐呵呵的看着齐又在地上大哭,“瞧,哥哥回来了就撒娇了,哼,以前捣蛋摔倒怎么就不见你掉金豆子?”
“小孩子都这样。”齐达抱起小家伙,从怀中取出一个包的紧紧的小布包,“来,又子别哭,看哥哥给你带来了什么?”
齐又抽抽搭搭的接过布包,层层打开,却是牛皮糖,不过小家伙不认得这东西——小家伙对糖的认识就是蜂蜜、桃片、红糖,牛皮糖这东西太高级了,不在小家伙的认识范围以内。
这牛皮糖齐达买的时候请人切过的,他拈起一小块喂进齐又嘴里,“来,尝尝什么味道。”
甜甜的味道一沾上舌根,小家伙就不哭了,专心跟嘴里的牛皮糖斗争。
师母留齐达齐达俊俊两人吃晚饭,可是两人都归心似箭,哪里肯留在这里吃晚饭。两人告别了先生一家,乘着天色还早,匆匆赶回家去。
回到家里,根生正好打糙回来,看见两人,说什么也要拉着齐达兄弟到他家去吃饭。齐达无奈,只得抱着齐又到根生家吃了晚饭。
因为他们刚刚回来,先生许了他们两天假,所以第二天齐达起chuáng之后也不急着弄晚饭,先去看他的兔子。
笼子里的兔子已经增加到三十七只了,而且齐根生前前后后还给他卖了十五只,得钱两缗,米面若gān。显然根生把这些兔子给他照顾得很好,笼子里的兔子个个毛色柔亮体格肥壮,看得齐达满意不已。
看来根生伯伯喂兔子很有一套,自己以后显然是要出去的,不如以后这些兔子就jiāo给根生伯伯吧,齐达如是想。
院子里的jī也照顾得很好,那三个公jī显然已经长成了,毛色鲜艳油亮,爪子有力,大红色的冠子也威风凛凛。昨天下午齐达回来的时候,这些jī一时没有认出许久未见的主人,还围起来试图攻击他,看来这些jī也差不多可以当做狗来用了。
嗯,那么,过年留一只就是了。
屋前屋后扫了一遍,两个多月没住人,家里的灰尘多得脚踩下去就是一个印子,简直可以用作模板了。
眼见齐达扫地,齐又也拖着个小扫把像模像样的帮忙扫地,虽然扫得灰尘到处都是,但是齐达念着小家伙一片心意,只是高兴。
因着今年秋初多雨,根生抢收不及,齐达家田里的稻子几乎没有什么收成,不过,好在家里因为养兔换了不少米面,所以还饿不到他。想到就算种苕,也不过得些苕叶喂兔子,而且苕叶老了以后也喂不了兔子了,而家里地窖中还存有半地窖的苕呢,所以齐达决定,拒绝根生帮忙种苕或者荞麦的提议,他决定家里所有的田地全部拿来种菜喂兔子,专心致志把自己家的养殖业搞大,而且现在自己是秀才了,也不用jiāo税,可以一心一意搞发展了。
不过,想到今年粮食歉收的不止他一家,也许,可以让大家都发展一下养殖业?
第22章(修改)
接下来的半天,齐达带着小家伙上山打糙。两个多月不见,小家伙现在黏他得紧,走一步都要跟着,生怕一个转身哥哥又不见了。
齐达也理解小家伙的心qíng,上山的一路上都跟小家伙不断保证不会出去了——这倒是真的,张先生说过,齐达现在的学识,考秀才科还好,因为茉阳这边并没有什么人才(先生原话就是这么说的),可是要是考进士科,还是多读几年书才好。横竖现在他有了秀才身份,也无所谓什么时候去考进士。
52书库推荐浏览: 花信风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