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春_吱吱【完结】(379)

阅读记录

  rǔ娘的神色也有些凝重,道:“大奶奶,您是不是写封从回去劝劝夫人,夫人最听您的话了。”

  程筝苦笑,道:“只怕是我娘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写信回去也没有什么用!我总不能为了娘家的事丢下相公和孩子不管吧?我只有得了婆家的尊重才能帮到娘家,我出嫁时祖母反复叮嘱我的事,我可是一刻都没有忘!”

  rǔ娘道:“要不请大爷的幕僚帮着跑一趟?我们可不能睛睁睁地看着夫人和老夫人越走越远……”

  程筝还有些踌躇。

  陪嫁的第二封信送了进来。

  这第一封信送来还不到一个时辰……

  程筝惶恐地和rǔ娘对视了一眼,战战兢兢地拆了信。

  ☆、第四百一十章证实

  程筝派回金陵打探消息的陪房来信告诉她,袁夫人和二房、三房的人闹了起来,不仅将原定于九月和闵家的婚事推迟到了明年的二月,而且还嚷着要和九如巷分宗。

  程家上下一片哗然。

  二房的老祖宗和郭老夫人都保持着沉默。

  可九如巷私底下却传开了,说长房的大老爷入了内阁人就轻狂起来,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人家二房的老祖宗不也入过阁,人家说什么了没有?不仅什么话也没有说,而且还一声不吭地照顾起族中众人来,想当初,长房不也没有少受二房老祖宗的恩惠吗?如今二房的老祖宗年事已高,二房的大爷小小年纪就中了举人,正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需要长房提携的时候,长房却闹着要分宗……这袁夫人不过是一内宅的妇人,若是没有泾大老的首肯,怎么敢说出这样的话来。可见分宗是小,怕二房的大爷成了气候压住了长房的大才是真……

  程筝一口气没有喘过来,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那rǔ娘吓得脸都白了,一面把那信揉成了团塞进了贴身的肚兜里,一面高声地呼人,又是掐又是按的,好半天程筝才缓过气来。

  还好顾绪去了衙门,两个孩子在外院的书房跟着先生上课,其他顾家的亲族都住在西路的宅院,没有惊动旁人。

  程筝打发了身边服侍的,问rǔ娘信去了哪里。

  rǔ娘从怀里掏出信来。

  程筝把那信又重新仔细地看了一遍。

  她越看越心惊,越看越困惑,吩咐rǔ娘将信烧了。

  rǔ娘不怠慢,点了灯烛。当着程筝的面把信烧了。

  程筝这才松了口气,靠在chuáng头想了半天,道:“你去吩咐外院的管事给我备车,我要去趟杏林胡同。这件事要是真的闹腾起来,只怕会有人借机弹劾父亲,得赶紧想个对策。”

  偏偏她们鞭长莫及,对金陵的qíng况不了解。不能及时地应对。

  这件事最终还是得父亲出面。

  rǔ娘跟着程筝经历了不少。是个心里明镜似的人物,闻言立刻点头,叫了丫鬟进来服侍程筝梳洗。自己快步去了外院。

  程筝心不在焉地由丫鬟服侍着自己,心里却一直琢磨着这件事。

  如果陪房听到的消息属实,首先二房的老祖宗和祖母的沉默就耐人寻味。

  其次是母亲,并不是那没有见识之人。分宗这种事,往小了说是自私自利。往大了说是数宗忘典,所以谁提出分宗谁就得背这样的黑锅,这也是为什么高门大户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家过得不痛快都只有忍着的原因。母亲的娘家袁氏和外家方氏都是这样的高门大户,何况父亲才刚刚入阁。还没有站稳脚跟,根本经不起风chuī糙动,若是被传出忘恩负义的名声。这阁老也就做到了头,母亲应该很清楚才是。母亲为何还要在这个时候嚷着分宗?

  再就是九如巷的那些传言。看似在为二房抱不平,却如锦里藏针,处处都针对着长房,句句都指责着长房,她不相信这是巧合!

  rǔ娘行事很是稳妥,没等程筝这边梳妆打扮好,她已进来禀道:“马车已经准备好了。我还让管事提前派人去了杏林胡同报信。”

  这样一来,万一程泾不在家里,杏林胡同的人就可以去把程泾找回来。

  程筝面沉如水地点了点头,叫来大丫鬟叮嘱了一番“要好生照顾大少爷和二少爷,大爷回来了先服侍大爷用膳,不用等我回来”之类的话,这才带着rǔ娘去了杏林胡同。

  程泾果然不在。

  有小厮去了衙门里报信。

  不过两炷香的功夫,程泾就打道回府了。

  程筝上前给父亲行了礼,不禁细细地打量着父亲。

  程泾今年五十有三,身材高大挺拔,五官英俊温文,气质谦和儒雅,因保持得好,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的样子,风仪极佳。

  面对这样的父亲,程筝语凝。

  父亲怎么可能默许母亲闹着分宗?

  可没有父亲的默许,母亲怎么敢嚷着分宗呢?

  程泾见女儿急急地把自己找了回来却等他站到她面前的时候又面色凝重,一言不发,不由笑道:“怎么了?难道是和大纶吵架了?你放心,我这就去帮你收拾大纶。他吃了熊心豹子胆,我的女儿也敢欺负,我让他向你赔不是……”

  小时候,她若是闯了祸,父亲也会这样毫无理由地站在她这一边。

  出嫁离家十几年的距离在这一瞬间弥补过来。

  程筝毫不犹豫地把心里的话说了出来:“爹,我派了人回金陵去办事,结果管事告诉我,母亲和二房、三房闹翻了……”

  她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了父亲。

  程泾静静地听着,脸上的笑容慢慢地敛了起来。

  程筝心中冰凉冰凉的,惊愕地喊了声“爹”。

  程泾抿了抿嘴,脸上的温文尔雅全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冷峻森严。

  “嘉善的事,之前也没有和你多说。”他缓缓地开了口,道,“是因为那件事不是什么好事。是嘉善做错了事。所以你四叔父的那个丫鬟我们也没有追究。就当是给你弟弟一个教训。可令我和你母亲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件事居然是二房和三房联手做榖陷害你弟弟的……”他把程证如何给程识通风报信,把周少瑾引去了花园,程识又是如何给程许酒中下药,事后程沂又是如何攻讦程许的事一一都告诉了程筝。

  程筝听得目瞪口呆,半晌都说不出话来。

  “筝儿,”程泾满脸的疲惫,神色复杂,声音也变得低沉嘶哑起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不怕在外面争了前程子侄们来继承,我们长房有今天,也曾得到过二房老祖宗的提携,这世上的事,原来就是有德者得之。可我没办法容忍他们这样算计你弟弟。就算他千错万错,那也是对不起周家的二丫头,却不曾对不起他们这些从兄弟。他们的心思太歹毒了。你想想。如果不是事出凑巧。周家二丫头去花园的时候你四叔父的那个丫鬟也跟着一道去了,事qíng会变成怎样?我们又怎么跟闵家和周家jiāo待?你弟弟一生的清白还要不要?他还能出仕吗?能做宗子吗?你母亲跟我哭诉,我没有办法反驳她……”

  程筝只觉得满嘴的苦涩。

  她低声道:“祖母怎么说?”

  “你祖母觉得你母亲太急了。”程泾揉了揉眉心。道,“但事实证据摆在那里,你祖母也无话可说。”

  “事实证据?”程筝闻言心中隐隐有些不安,道。“母亲抓到他们的把柄了吗?之前四叔父在家,不是和了稀泥吗?”

  四叔父不管是目光、手段还谋略见识都远远地把她母亲甩在身后。既然四叔父和了稀泥,母亲怎么又翻起旧账来,还查到的证据?

  这样做会不会对长房不利?

  程筝道:“四叔父在哪里?还在金陵吗?他怎么说?”

  “他还在金陵。”程泾道,“你也知道他这个人。家里的这些琐事他是一律不放在心上的,二房和三房也是因为这样才敢在他面前胡说八道的。分宗的事他没有说什么,不过。我觉得他应该是赞成的,不然他肯定会出面拦着你娘了。说到证据。是你母亲无意间发现有仆妇往家里偷东西,牵扯出给酒里下药的事来……为这件事,你母亲还写信来向我狠狠地抱怨你四叔父一通。”他苦笑道,“我把你母亲说了一顿,也不知道你母亲听进去了多少。等你见到你母亲的时候,一定要劝劝她,以后有什么事少说你四叔父,他这么多年为这家付出了很多,我和你二叔父、二叔祖能安安心心地做官,都是仰仗这公中的财物。她这样,不仅坏了我们兄弟的qíng份,还会惹得你祖母不高兴。她又何苦做这个恶人!”

  程筝也颇有些无奈。

  她总觉得母亲对四叔父的心结是因为忌妒和羡慕。

  忌妒四叔父不费chuī灰之力就考取了进士,羡慕四叔父管着家中的庶务,九如巷各房都要看他的脸色。

  不过,四叔父怎么可能赞成呢?

  程筝想不通。

  总觉得这件事不对劲!

  母亲的行为太激进了。

  她糙糙地应了声“好”,说起了分宗的事:“……你可下了决心?言官那边怎么办?二房、三房搬到哪里去住?”

  程泾没有回第二个问题,而是有些避重就轻地道:“我和你娘已经下定决心了。就算是这次分不成,也要让二房、三房再也不能cha手我们长房的事了,不然这次他们没有得逞,肯定还会有下一次。只有千日捉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我们不能总这样提防着二房、三房过日子。至于说搬家的事,我和你母亲的意思是,我们出来——我们搬到京城里来,把九如巷让给二房。至于说三房、四房和五房怎么办,那我们就管不着了。”

  程筝神色大变,道:“可我们才是长房啊!分宗的时候哪有长房搬出去的道理。这样一来金陵城的人岂不是更加觉得是我们没有道理吗?”

  程泾冷笑,道:“九如巷的族谱如今还在二房的手里呢!他不是一直不愿意放手吗?那就给他们好了。我们想办法入了京城的户籍,在大兴、宛平等地买祭田,重新修祠堂。把你太祖父、祖父等人的坟迁过来。”

  ☆、第四百一十一章因果

  “这样合适吗?”程筝脱口问道。

  “有什么合适不合适的?”程泾冷冷地道,“我们这也是被bī到这个份上了。”

  程筝默然。

  程泾最是看中这个长女,加之女婿又极有能力,飞huáng腾达指日可待,见长女并不是十分赞同的样子,他想了想,决定还是把从前跟二房的那些恩怨告诉她,也免得她觉得自己以怨报德,不知恩义:“筝儿,你可知道你四叔父为何没有办法出仕吗?”

52书库推荐浏览: 吱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