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氏春秋_林家成【完结】(223)

阅读记录

  拓公走到赵出身侧,愤懑地说道:“鬼神之事也敢假造,当真是人心不古啊!”

  另一个大臣惊呼道:“天邪,闻所未闻也!”

  “正是正是,如此之事也可假造,真是不敢置信。”

  “怪哉怪哉。”

  “哎哎哎,人心不古啊人心不古。”

  众臣又是气愤又是伤心,一时之间,竟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好些人看向那十几个被抓之人时,目光中还存着狐疑,似乎觉得这些人是赵出派人假扮的。

  这时,拓公走了出来。

  这时的他,与在齐国时不同,已须苍齐白。

  拓公在众臣心目中地位极高,他一走出,众臣都略略躬身,以示尊重。

  拓公长叹一声,对玉紫叉手一礼,“幸姬聪慧,我等险些中了魏人的jian计!”

  只是一句话,便表明了他对玉紫的相信和支持。

  玉紫大是感激,她连忙还以一礼,垂下双眸说道:“这世上,耳听末必为实,眼见也可为虚啊!”

  “耳听末必为实,眼见也可为虚啊!”这句话一出,议论声再次嗡嗡而起。众人越是寻思,越觉得这话听起来简单,其中却大有道理可寻。

  拓公连连点头。众臣相互看了一眼,点了点头。而史官则在一侧提起笔,沙沙沙地把她的话记载下来。

  这时,赵出沉声说道:“诸君,此间事已然明澈。现在边关之事要紧!”

  众臣同时叉手道:“然。”

  赵出点了点头,他望向北方,道:“燕人不可畏,可畏者,魏与秦也。这一次是孤有错,孤不知魏人早就算计于孤。”这时的众臣也都知道,原本,大王已与齐国有约,准备一道攻下魏国。可万万没有想到,他这里刚刚布置好,魏国反而与燕国,秦国勾结一道进攻赵国了。

  他说到这里,气氛变得沉闷起来。

  拓公上前一步,朗声道:“大王,西南两处虽然没有烽火传来,可我等还是要主动应对才是。”他说到这里便是一哑:主动应对说起来容易,可刚刚打过仗的赵国,哪里禁得起这三面来敌?

  突然间,玉紫清雅的声音传来,“大王,妾愿一试。”

  一言吐出,所有人都怔住了。

  赵出不解地看向她,问道:“你想一试?姬有何能?”

  玉紫迎上了众臣的目光。

  对上一众狐疑的,询问的眼神,她的心猛地跳了几下。这些年来,虽然她练出了‘每逢大事有静气’,可她的骨子里,并不是那么自信。虽然现在心神一动间,已有了一个主意,可那个主意真要由她全盘实施,全力cao作,终是少了那么一点底气。

  可是,她不能退缩!她必须向面前的这些大臣,向天下人再次证明自己,必须彻底的破去月湖巨湖所带来的恶劣影响,彻底抹去鲁氏娇娇背宗弃国留给世人不好印象。

  她既然认定了赵出,既然已决定守护属于自己的东西,便得勇往直前。

  玉紫qiáng行压下心慌,笑得十分自信地说道:“妾以为,这两年间,秦先败于齐,再败于赵,已无一战之力。这一次,它采取的策略多半是引而不发,只等燕魏与我赵国一战,若是燕魏胜,他自会加入,若是燕魏败,秦人必不会出兵。”

  她说到这里,众人频频点头。有一些大臣,更是朝着玉紫上下打量。虽然他们听到过玉姬的种种传闻,可直到此时才真正见识到,才明白过来,眼前这个妇人,确实有丈夫之能。

  玉紫续道:“秦人可以不理,那么当此之时,我赵国需要应对的,是燕国和魏国。妾虽妇人,愿与诸将同赴边关。”

  她说到这里,目光转向赵出,朝着他盈盈一福,朗声说道:“请大王下令,许妾便宜行事。”

  赵出不解地重复道:“便宜行事?”

  玉紫点了点头,响亮地应道:“然!请大王将魏国诸事,一并jiāo给妾来应对!”

  轰——

  一众哗然!

  大臣们目瞪口呆地望着玉紫,简直不敢想念自己的耳朵:眼前这个妇人,居然在向大王要求主理与魏一战的统帅权!

  几个大臣不由叫道:“玉姬,你只是一妇人!”“大王,不可!”“岂有此理!”

  乱七八糟地叫嚷声中,玉紫突然哧地一声冷笑。

  她这么一笑出声,众人同时住嘴,转过头来,有点愤怒,也有点好奇地盯着她。

  玉紫冷笑着看向群臣,慢腾腾地说道:“莫非诸君以为,我赵国还能同时对付一并一南的燕魏两国?”

  众臣默然。

  这时,玉紫又说道:“与秦一战,我赵国元气已伤,除去保证与燕一战所需的兵力,除去防守秦人的将士,我赵国可以放在对魏一战的士卒,不过十万。诸君以为,我国有什么样的名将,可以凭着这点军力击败qiáng魏?”

  众人再次默然。

  这时,一个赵臣朗声问道:“姬有何善策?”

  玉紫摇了摇头,道:“诸君到时自知。”她竟是秘而不宣。

  众臣眉头大皱,面带迟疑,他们同时看向赵出。有几人更是站了起来,准备向赵出提出反对。

  玉紫也在看向赵出,她深深一揖,朗声说道:“请大王允许!”

  第281章计出玉紫

  赵出沉呤了。

  不管他有多相信玉紫,不管玉紫表现得多有才,可一直以来,她并没有表现出在军事上的才能。

  何况,现在她要求掌管的,是决定赵国命运的一战。

  在他沉呤之际,众臣议论纷纷,私语不休。

  一个老臣低声说道:“几百年来,不曾听过有妇人为将者。”

  另一个大臣也说道:“周王室统治时,倒是有过一个叫妇好的。”

  两人说到这里,四周都是摇头声,议论声。

  好一会,赵出看向玉紫,道:“姬先回吧,此事重大,容孤与众臣细议。”

  玉紫应了一声,她自是知道自己的要求确实太高,太骇人听闻了。

  她朝着赵出福了福,向后退去。

  这一晚,赵出真与众臣商议到半夜才回来。回来后,他没有回到寝房与玉紫和孩子睡在一起,而是睡在了书房。

  他不过睡了一个多时辰,早早的,玉紫便听到他的脚步声。

  转眼,一天过去了。

  三国攻赵的震撼消息,已传遍整个邯郸城。人心惶惶之际,来自各国的商人开始收拾行装,急急回国。而那些贤士剑客,则纷纷向赵出和大臣们自荐。

  一直到第三天,一个太监的声音才尖哨地响起,“宣,玉姬晋见。”

  殿中,玉紫福了福,应道:“诺。”她伸开双臂,在宫婢们的服侍下,换好衣袍。

  玉紫来到土台九层主殿时,那里安静一片。

  玉紫提步入内。

  殿中,只有赵出和拓公等十几个大臣。听到玉紫的脚步声,他们回头看来。

  昏huáng的光线中,玉紫走到殿前十步处,朝着端坐在主塌上,冠冕下的珠帘晃动,脸孔明暗不定的赵出盈盈一福,清脆地叫道:“妾见过大王。”

  “坐吧。”

  “然。”

  一个宫婢搬来塌几,她把这塌几放在主殿之下,过道之中。

  玉紫一坐下,便对上了十数双盯来的目光。

  冠冕下,赵出定定地盯着玉紫,沉声说道:“此战,关于赵国存亡,姬不止是一个妇人,还不曾为将,不曾经历过兵戎生涯,由你主帅,诸臣实是不安。这些你可知道?”

  玉紫微微低头,应道:“妾知。”她的声音响亮有力。

  赵出盯着她,道:“坐在这里的,都是孤的重臣,是赵国的忠臣。对于魏国,姬有什么好计策,不如说出来。如果计策可行,孤或可从权。”

  玉紫也知道,这么重大的事,不是她含糊其辞便能掩过去的,她还真的必须把心中的所思所想跟他们jiāo待清楚。

  当然,这些事,昨天晚上她便已想明白了,也想好了怎么措词。说实话,她本来是很心虚的,可经过几个晚上的寻思又寻思,心中还真的觉得自己这个主意不错。

  于是,她抬起头来。

  昏暗的光线中,玉紫把自己的计策,娓娓说出。

  声音一落,众臣jiāo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好一会,曾是沙场悍将的拓公站了起来,他朝着赵出双手一叉,朗声道:“大王,姬之策,可行!”

  另一个将军也站了起来,他皱着眉头,声音朗朗,“大王,玉姬之策,听起来头头是道。至于实施起来如何,还是末知之数。”顿了顿,他续道:“然,我赵国已无善策,或可一用。”

  得到两个老将的赞成,玉紫暗暗松了一口气。

  这时,另一个中年将领也站了起来,他向赵出说道:“如此大事,不可全拖于一个妇人。臣以为,此战还需名将把关,姬可以从旁周旋发力。”

  这话又是赞成了。

  赵出点了点头,向那中年将领说道:“卿所言甚是有理。”

  接下来,又有几个大臣站了起来,这些大臣中,只有二人是反对的。

  半晌后,赵出转头盯向玉紫,他沉声说道:“jiāo给姬十五万军卒,不是不可。”

  “谢大王。”

  赵出摇了摇头,道:“孤只有一个条件,姬出征之事,当秘而不宣。”

  众臣松了一口气的同时,玉紫朗声应道:“然。”

  赵出目光瞟向众臣,片刻后,他咬了咬牙,冷声说道:“此事若是有误,姬当何罪?”

  这是要她立军令状了。

  众臣同时露出喜色来,他们转过头,一瞬不瞬地等着玉紫地决定。

  玉紫低下头来,狠狠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她抬起头来,双眸明亮地回视着赵出,响亮的,认真地答道:“十万将士,xing命系于妾之一人。妾虽妇人,不敢不担当!此事若然有误,妾愿以头颅儆于世人!”

  她这话一出,赵出双颊上的肌ròu,狠狠地跳动了几下。他望着玉紫,直过了好一会,才沙哑地说道:“玉姬,你当知道,士官在此!”他这是提醒她,她所说的话,不再是戏言!

  玉紫迎上他的双眸,低沉的,果断的,缓慢地回道:“臣,知!”

  赵出点了点头,他嗖地一声转过头去,不再看向玉紫,“允!”

  玉紫朝他盈盈一福。

52书库推荐浏览: 林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