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热好的栗子糕颜色嫩huáng,散发着栗子特有的香味,洛妍拈了一块放进嘴里慢慢咀嚼。在大燕,她其实基本是吃不到外面的东西的,但这家的栗子糕,自打小时候三哥带着她逛东市时吃过一次,就常常惦记,青青几个也跟着她爱上了这一口,常常偷偷打发人去买一些。也不知道那家有什么秘诀,栗香格外浓郁,小厨房里试做了几次都差点意思。近来实在太忙,倒是一两个月都没有想起来过,在这冬夜意外的吃到,却是格外的香甜。
澹台买了不少,洛妍吃了两块也就差不多了,“我饱了,你也尝一块。”澹台没有犹豫,剩的三四块几下就全到了肚子里,洛妍知道他并不算爱吃这样的甜食,一怔之下才道:“你晚上还没吃?”
澹台笑了下:“又饿了。”洛妍不由摇头——他心虚时总是说话特别快,转头吩咐韵儿:“让小厨房给驸马做一大碗汤饼,多加辣子和羊ròu,给我也下一小碗,什么都不加。”汤饼就是面条,此时已经有“面”的称呼,但还是叫“汤饼”的人更多。
澹台看着洛妍,突然想起父亲跟自己说的话“如今我看着平安,xing子倒不像你母亲,是个通qíng达理的,儿子,你运气比我好,要知道珍惜。”的确,她其实一点也不像母亲,虽然她和母亲一样偏爱清淡,但绝不会像母亲那样,认为自己也必须跟着吃,而且必须爱吃……只是珍惜,他现在还有这个资格么?他以前之所以有勇气坚持娶她,是因为相信自己可以保护她,结果……
直到两人把汤饼吃完,澹台才重新开了口:“洛洛,明年是皇上的五十五大寿,已经定下要阅兵的,下个月,各地军营选拨的士兵就会到京,训练营地还是在西山那边,我想领了这差事,这样到明年五月万寿节,都会在西山多些。”
洛妍不由一怔,冬季训兵十分辛苦,又只是为了场面上的检阅,并不是什么值得一说的功绩,以他的资历——“怎么会想起做这个?”
澹台淡淡的道:“御林卫里能做的事qíng都差不多了,去训兵,也是做点实事。”因为阅兵关系颜面,各地都会挑jīng锐的士兵来京,领头的那些军官更是各军的骨gān。做他们的教官当然要辛苦些,但一旦把这些人驯服了,他们也会一辈子服你,这是在军中树立威信,建立人脉的机会。如今,他别的帮不了她,总要让自己站得更稳一些,未来万一有什么变故,才有能力保护她。
洛妍想了想,隐隐约约猜到了几分,“好,需要带什么,我帮你准备。”
澹台扬飞凝视着她的脸,低声道:“洛洛,你等我。”洛妍一怔,突然明白了他的意思,一丝温暖从心口升起,慢慢化成嘴角的微笑。
……
在紫禁城内宫的东北角,是大燕历代太子的东宫所在,规制包括一座主殿皇极殿和几处略小的宫殿、楼阁,以及一个独立的花园,就如一座缩小了两号的紫禁城。历代以来,此地主人的更迭兴替,简直足以写下无数页的血泪史。
从东宫的西门出来,有一条大路直通乾清宫,每次小朝后的午后,太子慕容端总要去乾清宫一次,毕竟他虽然领着政事,但有些大事总要禀报给永年知晓。
这一日,他走在这条路上,却有些心神不宁。刚刚出门前,他和宇文兰珠因为儿女的教养问题又闹得有些不愉快。他实在不明白自己的这位太子妃是哪根神经搭错了,澜儿再好,也只是个女孩子,入宗学也就是了,为何一定要留在东宫亲自教养?当年平安那样千娇百宠的,不也只是入的宗学?这也罢了,如今好容易给涛儿挑了两个满意的老师,竟想让他们连澜儿一道教导,可这话他怎么好出口?人家要当的是未来的帝王师,可不是什么公主师!
只是宇文兰珠的xing子他是知道的,认准了的事qíng必要达到目的,绝对不会放手,他担心的却是,她别把那两个大儒给得罪了,毕竟他还只是储君,做事必须谨慎,不能失了士林之心……
因为想得出神,连对面走来一个有些熟悉的身影,他也没有注意到,待听到一声清脆的“太子大哥!”才微一激灵的抬起了头。
只见洛妍一身红色胡服,笑盈盈的给自己请了个安,这衣服这表qíng,还有那声久未听到了的“太子大哥”,不由让他有些恍惚,好像突然又看了几年前那个娇俏爱笑的小妹妹,脱口道:“洛洛,你怎么在这里?”
洛妍笑道:“没什么,来给父皇请个安,刚出来,现在去拜见一下敬妃娘娘,太子大哥,你也是去见父皇?”
慕容端此时已经清醒过来,眼前的这个妹妹,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小姑娘了,但依然微笑点头:“是。”洛妍却笑道:“我有一件事qíng想请教下太子大哥。”说着就看了他身后的那几个太监一眼。
慕容端微有些惊异,但此时此地,想来也不会有什么事qíng,便也回头看了一眼,那几个太监立刻退到了一边,洛妍才走上一步,轻声道:“太子可知道,清远如今住在我的府里?”
听到这句话,慕容端只觉得一颗心不受控制的猛跳起来,他当然知道这件事qíng,私下里为此还不知道高兴了多久,但洛妍跟自己提这个,是什么意思?
洛妍微笑道:“我对清远姐姐的有些事qíng不太明白,想私下问问太子大哥。您如果什么时候想去与小天师讨论佛理,我会在小天师的院子里等您。”说完行了一礼,gān净利落的转身而去。
慕容端怔怔的看着她的背影,一颗心仿佛被提到了半空:有事qíng问自己?这是洛妍的意思,还是清远的意思?难道说,清远从老二那里搬出来,是因为……一想到这种可能,血液仿佛冲进了他的大脑,耳朵里都能听见血管砰砰跳动的声音。
有理智的声音告诉他:这件事qíng也许有不对头的地方,也许只是一个圈套——虽然洛妍绝不敢找人来刺杀自己,但万一是别的什么图谋呢?谁都知道,重阳宫对她另眼相看,不然宇文兰珠亲自出面,居然都请不来那位小天师,拿的那瓶什么仙药,说得神奇,可他们拿着有什么用?谁会在东宫饭菜里下砒霜水银不成?搞得现在人人都知道他们手里有那么瓶“仙药”,宇文兰珠现在提起小天师牙齿都是痒的……
可是,万一,真的是清远,她有事qíng想问自己呢?
直到从乾清宫出来,慕容端的心里都在患得患失中起伏不定。回到东宫的外书房,典书坊舍人伯礼进来请示怎样布置御史进一步弹劾洛妍的事宜,但此刻,这个话题让他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不舒服。他发现自己心神根本无法集中,索xing挥手让众人退下,自己坐在书桌后面发呆。
突然房门一响,有人脚步轻盈的走了进来。慕容端不用抬头,也知道是宇文兰珠进来了——除了她,没有人敢这样走进他的房间,她大概又是来说老师的事qíng吧?却听她声音清冷的道:“今天平安跟你说什么了?”
慕容端一楞,下意识的已抬头答道:“没什么,就是挖苦了我两句,问那个仙药我们有用还是无用!我就不信了,那小天师就是她府里的人了不成?过两天,我要亲自去会一会这个小天师!”
第134章 以报杀人
十一月初一,是照例的朔日大朝。这一天,大燕的文武百官,包括六部王爷们,都会寅正(早上四点)就起chuáng出门,为了同一个革命目的,从四面八方赶到紫禁城,在一天中最寒冷黑暗的时刻,借着微弱的路灯从宫门步行到太和殿前,参加大燕朝最隆重而无聊的会议。
这一次大朝,许久不露面的永年皇帝却破例出现在太和殿的龙椅上。不过想到过几日就是冬至大祭,百官自然也觉得是qíng理之中。
而大朝所议,便多是围绕大祭而行,礼亲王和邺王照例先去嘉福寺准备一切事宜,户部礼部官员协同;接着便是兵部和礼部、户部就明年万寿节的准备又汇报了一番:练兵、建造观礼台、接待各国来使……待得汇报完毕,早已过了平日退朝后的“朝食”时间——大燕沿袭唐朝制度,官员退朝后可在宫中领一顿饭,之后才是正式的散朝。
待永年宣布退朝,早上四五点就从家里出门,又站了一上午的官员们早已经饿得前心贴后背,六部的王爷将军自然快步离去,到宫门上马回家吃饭,而文官们则三五成群的出了太和殿,向体仁阁而去。
体仁阁就建在太和殿东边,除却平日的朝食,也是文人应诏舞文弄墨之地。此时,阁内早已设好案几、饭菜点心亦已备好,还是那几样温火膳的东西。不过,眼尖的官员一走进来就发现,除了平日的食水之物外,每张案几上还多了一叠薄薄的册子,老远便看得清楚,米huáng的底色上鲜红的两个大字,正是近两个月来在京中各处张贴售卖的《京报》。
此时文人本就讲究食不言寝不语,这种特殊时候特殊地点的朝食,更是不愿意多说什么。因此看到这桌上最新一期的《京报》,众人心里虽然多少都有些惊疑,却也并不会在此等场合议论纷纷,不过是各自跪坐下来,默默进食,有的便是一面吃一面便翻开了《京报》浏览。
突然间,便听有人一拍桌子:“好文章!”看了《京报》的,自然知其所指,没看的也忙翻开来看,不由也是倒吸一口冷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从这一段一路读下去,直到最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吾辈虽不才,亦愿效法古之仁人,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有的击节赞叹,有的倏然而惊,看法各不相同。相同的却是,明里暗里便忍不住把目光投向了御史袁正刚。
作为御史里资格老、名气大的毒舌代表,袁正刚几日前他弹劾平安公主的奏章在座之人多半都已看过,至少也知道一个大概。因此人人心下雪亮:这篇《京报》的《社论》显然一字一句都是针对这封奏章而来,只是文采惊人,行文雄辩,句句皆有例证有根据,相形之下,比那奏章可高出不止一筹。但更令人惊骇者,是这份《京报》居然出现了朝食的案几上,皇帝的心思不言而明!
袁正刚坐在西头的一张案几前,低头翻动《京报》,指头却忍不住微微颤抖。读着那些激qíng飞扬的文字,他只觉得心里就像压上了一块巨大的石头,连同僚看过来的目光,都分外刺眼。这封奏章意味着什么,他自然是最清楚的,也做好了一切准备来面对皇帝、邺王或公主的怒火——之所以文字那样刻毒,就是为了激起这样的怒火。
52书库推荐浏览: 蓝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