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悲催伴读_八爷党【完结+番外】(143)

阅读记录

  “哼,我父皇死的时候可没见她这么伤心。”刘彻冷冷说了一句。被韩嫣立刻阻止了。

  三人又聚在一起商议一番,直到夜深了才打马回府。

  次日早朝的时候,太常令就梁王发丧一事简单凑请了一番,虽然场面奢华了些,可毕竟都在礼制当中,刘彻因此全部允了。一群大臣表面上jiāo口称赞陛下仁德,心中如何作想自是不知。

  只是刘彻看着底下庄青翟、许昌等人不停jiāo头接耳,目光闪烁的模样,心中愈发警惕了。同时也开始怨怼起太皇太后来——

  梁王毕竟是因为谋朝的事qíng才被软禁在长乐宫中,如今这番盛大的举动让下面诸侯臣子看了会如何作想,难道是朕在鼓励旁人造反吗?

  想到此处,心中愈发抑郁了起来。面色随即深沉下来,众臣看在眼中,心如明镜。看来这小皇帝和太皇太后的又一次斗法,小皇帝算是一败涂地了!

  留神到朝堂中的气氛有些诡异,韩嫣不着痕迹的皱了皱眉。奈何他如今只不过是个千石小吏,站班都要站在大门口处,实在是人微言轻,不得说话。只得把目光投注在田蚡的身上——毕竟这人是自己最好吩咐的。

  察觉到盯在自己身上的灼灼视线,田蚡动作细微的回头看了一眼,见到韩嫣的面色,还冲他挤眉弄眼的模样,有些发愣。回头想了半晌,还是硬着头皮走了出来,躬身奏道:“启禀陛下,微臣太尉田蚡有事启奏。”

  “讲!”刘彻颔首,淡淡应了一句。

  “前几日朝廷举才招贤的那些个士子学生如今都待诏公车,具体上也都未担任什么职位。如此一来,自会造成人才的làng费。我大汉历来勤政克俭,诸位朝臣对于此事颇有异议。因此微臣请旨,希望陛下将这些个士子全部放入辟雍当中做教书先生。一来可以传道授业,二则也避免了朝廷俸禄的làng费。”田蚡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的说道。

  刘彻稍微沉吟片刻,就同意了。

  田蚡谢旨,这才缓缓退了回去。

  他这边风平làng静了,可是庄青翟,许昌为首的huáng老一脉反倒不乐意了。当初朝廷招贤取士当中大部分人都已经分到朝廷各部开始“实习”了,只留下那些没有一技之长的儒生们待诏公车。若是让这些个人去学校教学生,那将来教出来的学生岂不都是信奉儒学的?

  何况陛下对于这辟雍的期待是显而易见的,将来这些个学生离校之后加入朝廷必然会成为各部栋梁,长此以往致huáng老之说于何地?

  庄青翟因不受刘彻的待见,因此也无法劝说刘彻。只得使了个颜色给许昌。许昌犹豫半晌,起身缓缓说道:“启禀陛下,公车署那些个儒生并未加入朝廷办过实务,因此在传道授业的时候必定浮于表面了些,即便是将来加入朝廷办事也免不了眼高手低,言行不致。因此微臣恳请陛下,聘用那些有经验学识的,或者已经闲赋在家的德高望重的老臣们去辟雍教书,如此一来自然可以协调首尾。”

  至于景帝一朝的德高望重乃至告老还乡的老臣们,大多数都是信奉huáng老之学的大家。到时候两相抵对,也不怕儒家一家独大了。

  刘彻办理辟雍是为了得到越来越多的人才,因此他虽然明知许昌的言下之意,也并不在乎。挥挥手同意了许昌的建议,同时也给各大士族老臣们传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他并不排斥huáng老之说。朝廷重臣看在眼里,暗暗点头。

  上一次太皇太后命令陛下辞退卫绾的丞相之位,众人隔岸观火的时候还在暗暗揣摩小皇帝太过年轻恐怕会吃亏。哪知道刘彻顺了太皇太后的意之后立刻把窦婴、田蚡这两个家伙提拉上来。【不仅让自己摆脱了困境,并且取悦了两宫太后,又可以利用窦婴和田蚡二人的权势和威望驾驭朝中元老。】最重要的是这几个被提拔上来的人表面上和两宫太后有些瓜葛,可私底下还都是信奉儒家的臣子。这么一来,刘彻相对来说几乎什么都未损失,反而分了臣子的权柄,加qiáng了皇帝控制朝臣的能力。一石数鸟,不得不让众人佩服小皇帝的心机手腕。

  如今小皇帝又对士族huáng老一脉明确发出了友善的信号,大家心中愈发有了底气。许多看似中立的或者之前对于陛下颇多信任儒家子弟而有些不满的臣子诸侯开始暗暗转变了态度——

  毕竟他们想要的只是保住既得利益。如今陛下明眼已是得到了军方的支持,虽然还有太皇太后的辖制而不敢大刀阔斧的动作,可是这位子也毕竟是坐稳了。太皇太后已经老了,还能活几年呢?可是她死了也不能让他们用自己的家族做陪葬啊?该怎么站队,众人心中都有一本帐。因此除了已经将刘彻彻底得罪死的庄青翟等人,朝中大部分人竟然隐隐认同了这位刚刚登基的小皇帝。

  这样的效果反倒是刘彻先前没有想到的。后来和韩嫣谈到这一块儿,不由得轻声叹道:这也算是老话所说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cha柳柳成荫“了吧!

  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老话说得好,福祸相依。大意就是说但凡有一件好事出现了,必定会有一些糟心的事儿伴随而来,让你永远不是那么痛快。

  见到田蚡的建议被陛下采纳了。王臧、赵绾心中一琢磨,也按耐不住的走上前来,居然奏请陛下巡守封禅。此言一出,四下皆惊。朝中文武大臣不论各家均都目光灼灼的盯着陛下,偌大的朝堂上静的连掉根儿针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刘彻的神色愈发凝重了。宣室殿末位的韩嫣和周明锦对视一眼,痛苦的闭上了双眼——这儒家的官员,怎么个个都是这么能折腾且看不清人的脸色啊!

  刘彻沉默半晌,见朝中大臣竟然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既没有附议的,也没有反对的。心知这些人如今都看着自己的态度呢!心中一阵腻歪,面上却不得不淡定自若的说道:“先皇刚刚大行,朕新登大宝还未作出什么名震千古的功德来,巡守与封禅一事现在提起来倒有些不合时宜,容后再议吧!”

  此言一出,朝中大臣不论哪家学派的都隐隐松了一口气。心中暗怪儒家的东西竟都是出幺蛾子的阿谀媚上之举。一个个的拍着陛下的马匹。什么名堂辟雍,巡守封禅的,不都是撺掇着皇上好大喜功,自chuī自擂?那像他们这些个墨家、法家、兵家的,俱都是实用的东西。

  可是口中这么骂着,心中到底有些遗憾。谁人不爱听奉承,他们这些个大臣平常都互相chuī捧,互相抬举的,何况是高高在上的陛下了。语言再美都是匮乏的,人家搞一个封禅就足够你名垂青史了,哪个皇帝不眼馋的。这种事qíng拦是拦不住的。就好比适龄的女儿吧,不能qiáng留,留来留去那就留成仇了。因此对于陛下想要夸夸他自己的举动他们也不能总拦着,要不拦着拦着就拦出怨恨来了。招惹了一个新任帝王的怨怼那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可是也不能让那些个只会空口白话的酸儒们得了便宜啊?

  众人皱眉凝思,到最后却均都是眼前一亮,将视线投递到了最末尾的韩嫣身上。当初太子婚礼上的盛况众人可都是历历在目的,这样的排场,这样的气势,可比那什么封禅热闹多了。最重要的是这个韩嫣也不是个待见儒家的主,要不……

  站在最后低眉敛目的韩嫣突然觉得鼻子有些发痒,qiáng行忍住了打喷嚏的yù望,韩嫣心中狐疑的想道:这宣室殿挺暖和的啊,怎么自己好像是要感冒了呢?

  作者有话要说:【】当中的部分是引用~~

  130

  130、最新更新 …

  第一百三十章

  散朝过后,韩嫣和周明锦依旧是站在最末尾离开宣室殿的那一对。可是今日出了宣室殿的qíng况却别有不同。平日里这时候宣室殿外早就空无一人了,如今外面熙熙攘攘的站了能有十多个人,空旷肃穆的宣室殿前霎时间热闹起来,吓了韩嫣和周明锦一大跳。

  “见过各位侯爷!”韩嫣和周明锦乖乖的拱了拱手,见礼道。

  “不用这么客气,我们什么关系啊!别那么拘谨,自在点儿就好!”李广满意的打量着面前的韩嫣和周明锦,很是热络的说道。

  他们两人确实和李广的关系比较熟,可是耐不住现下人多啊!礼多人不怪,免得一个礼数不周被那个小肚jī肠的记在心里,秋后算账。

  当然这样的腹诽旁人却是不知道的。不知所云的寒暄了能有半柱香的时间,众人看了看李广,李广这才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正好我沐休,多日未见周将军了,和你们一起去将军府见见周老将军。阿嫣,你爷爷也在条侯府上,要不你跟着一起过去吧!”

  韩嫣心中狐疑,面上却温温和和的应了。视线不着痕迹的扫过面前诸人,发现有关内侯戴盼,建宛侯冯安青等人,竟然连柏至侯许昌都在其中。俱都是朝中崇尚huáng老之说以及兵家、墨家的大臣,心中隐隐有数。含笑示意众位老臣走在前面,自己和周明锦落在最后。

  一路无话,直到坐上了马车之后。周明锦撇了撇嘴狐疑问道:“这帮人是要gān什么啊,弄得神神秘秘的。”

  “管他做什么,既来之则安之。总归不会是什么坏事就是了。”韩嫣淡然笑道。

  “你又知道不是坏事?”周明锦似笑非笑的看了韩嫣一眼。

  “你难道就没看出来吗?”韩嫣呲之以鼻,“那样明显的态度,几乎都称得上是谄媚了。”

  “你说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周明锦有些好笑的问道。

  “还能想什么,准备站队了呗!”韩嫣也有些不屑的撇了撇嘴,这帮人可都是墙头糙,见势不妙最会迎风而倒的老家伙。

  “所以他们的家族能发展好几百年,如今都被称为世家了。”周明锦调笑着说道。

  “行了,先眯一会儿吧!和这帮老jian巨猾的家伙们打jiāo道,稍不留神就被他们绕进去了。还是先着紧想想如何应对吧!”韩嫣微微眯上了双眼,心中不停琢磨着。

  “你怕什么,是在我爷爷府里头谈事。又有你爷爷在旁边看着,他们敢欺负你不成?”周明锦无所谓的摇了摇头。“我爷爷会扒了他们的皮!”

  韩嫣闭着眼睛轻笑出声,周明锦见状顺势歪到一旁,很是松散的说道:“所以你也就别担心了。话说有时候真觉得你小心过头了,你要知道你如今的身份,何必担心的太多?”

  那是因为你不知道我在历史上的下场!韩嫣摇了摇头,闭嘴不语。

  马车到了条侯府门前停下,有小厮立刻过来帮忙伺候韩嫣和周明锦两人下车。前面几位老臣经过一番想让之后俱都进了府。周明锦拉过一旁的青衫小厮打听道:“爷爷和韩爷爷都来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八爷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