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薯粉要用特制的蒸笼,一个一个铝制的抽屉,刚蒸熟的薯粉是跟抽屉一样大小的块状,等它凉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用专门的工具把它削成丝状,再小心的用筷子定型,放在竹排上晾晒。剩下一些没有办法削成丝的小块,就切成片再晒gān。
刘记作坊现在已经很出名了,但是依旧没做多少生意,因为人家放出话来说,只收粮、不收钱。那些个行商出门在外,哪里会带粮食在外面转悠。但是也有很多人瞅准了机会,赶紧卖完东西回国筹粮去了。
他们作坊的店面里,除了一些粉丝米线之类的东西,还专门划出了一个区域卖甜品糕点,只是价格实在是高,能大量采购的商家不多,但是总有那么些人,舍得花好几斤粮食,去换那一块小小的糕点。其实高买高卖,最后赚得也多。那些富贵人家,可不会去计较自己这一口咬下去,等于多少斤穷人家里的粮食。
周边这些国家这几年可以说是风调雨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余粮,筹备点粮食出来算什么。再过不多久,作坊的销售量一下子就提升了,严重供不应求。杜小伟连忙又扩大了规模,招人,置备器具,忙得脚不沾地。
差不多两个月,梁城的生意基本上也就稳定下来了,供销基本实现平衡。也就这么长时间里,梁城运往内陆一些城镇的粮车几乎没有断过。
这边一旦稳定,其他几座城市的也要开始运作了,器具之类的完全不需要杜小伟担心,刘记早就帮着置备好了。又从洛城调十个孩子过来,这一批其实还不怎么能上手,但是现在顾不了那么多了,楚晋阳瞪着眼睛盯着他呢,杜小伟不敢留手。
上次带过来的十五个孩子,留三个在这边主事,再留两个刚来的帮忙。其他三座不算特别大的城池,各派了三个熟练一点的两个刚来的孩子过去,刘记会配备掌柜和处理一些销售上的事qíng,目前先这样吧,要是实在弄不起来,自己以后再抽空过去巡视帮忙好了。剩下的五个孩子,他要带去卞城,位处南方的一座不怎么太平的城市。
第24章 卞城
卞城也是一座沿海城市,四季gān燥炎热,盛产水果。
杜小伟这一行人并没有招摇,尽量低调行事,毕竟这里皇家的势力薄弱。他们先是装作普通商贾的样子,花了几天时间了解当地的民俗风qíng,发现其他城市的套路在这里并不适用。
面楼是肯定不适用的,因为这里天气燥热,哪里有什么胃口吃面,大多人家都酷爱喝粥。点心应该勉qiáng能做,但是因为气候的缘故,不能存放,容易坏。粉丝米线倒是能做,但是未免太过单一。
他们一群人还在犹豫的时候,双月城传来了消息,老国主辞世了,太子登基。一时间,国内各股势力都蠢蠢yù动,因为老国主辞世前没有立传位诏书。所以各种不利于太子的谣言被有心人四处传播,搞得人心惶惶。
杜小伟他们也就gān脆停止了动作,卞城这地方当地的土著势力很qiáng,这这种时候,搞不好有些人就想来个浑水摸鱼,占山为王。他们这几个可得藏好了,小心人家一个不痛快,就被抓去敲山震虎了。
不久之后又传来一些消息,双月城那边qíng况还算稳定,但是闹了饥荒的那几个地方,有一些灾民在别人的煽动下似乎闹了几场。但是影响并不大,楚晋阳毕竟还是捏着双月国的大半军队,量那些人也翻不出天去。之后以刘记为主的一些商号和地方富绅,纷纷开仓赈灾,形式逐渐趋于稳定。
都说乱世出英雄,但是要在乱世出头,那都是提着脑袋的危险活计。杜小伟现在只是担心小孩,希望他在这种时候要懂得收敛,不要太出风头才好。
在卞城待得越久,杜小伟就越觉得楚晋阳要自己来这里的目的,肯定不止筹粮那么简单。第一,这里虽然气候温暖,一年里可以产两至三季的水稻,但是因为水土的缘故,总体产量也不比北边多多少。其二,这里鱼龙混杂,来这个地方挖粮,事倍功半,根本不划算。
杜小伟心里很不慡,明明当初只是答应帮忙筹粮,现在把自己丢到这láng窝里算怎么回事?果然那些真正能在高处坐得稳的人,首先需要具备的素质就是不要脸。
杜小伟在心里把楚晋阳的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都诅咒了个遍,还是觉得不过瘾。因为事实摆在眼前,自己家的小孩还在人家手底下做事呢,老头也还在人家手里捏着呢,他能怎么办?乖乖听话呗。
果然没过多久,新国主传了消息过来,让他们这些人不用急于筹粮,尽量先跟本土的乡绅打好关系。
于是他们也不弄作坊了,买了个大宅子住下,请了下人伺候。毕竟要跟跟那些地头蛇打jiāo道,你要是整一个寒酸样,谁理你啊?
但是人生地不熟的,你说要是刻意去跟人家套近乎吧,也不大合适。再说谁没个心眼啊,起了疑心就麻烦了。
一群人,天天吃吃喝喝的不gān活,对外总得有个说法吧。几个人一商量,统一了口径,杜小伟装作读书人,五个小孩装作家丁,刘记安排过来是老头是管家。对外表示新国主刚刚登基,他不想轻易入世,反正家里也不缺钱花,所以打算再观望两年。如果是明君,到时候自当鞠躬jīng粹,如若不然,从此便纵qíng山水也未尝不可。
从教育水平上来说,卞城远不及北面的城镇,所以对于读书人,也多少有着敬畏心理。等消息传开以后,慢慢的也就有些乡绅请他们上门吃个饭之类的,基本上算是融入了这边的社会。但是要达到楚晋阳的标准,还早得很。
卞城附近的一条海岸线,靠东边的大部分区域属于平原地带,农业发达,商业也十分发达。但是靠西边的那一段,则为贫瘠的山地。卞城就处于平原的边缘地带,和山地的距离不远。
因为冬季就要到了,这边的天气也比较凉慡,杜小伟有一天没事上山去看了一下,发现这里的山没有办法耕种,最多在一些平缓的地带,整出几处一小块一小块的梯田。山上果树倒是不少,只是长出来的水果酸涩,不好吃。山上缺水,山民偶尔自己摘一两个解渴倒还是可以,但是若要摘去卖,根本没人要。若换娇贵的树木在这种山地根本活不了,所以一直也就是这么成片的放着,给它自生自灭。
杜小伟以前见过别人搞嫁接,觉得山上那些没有经济价值的果树完全可以当作砧木利用起来。对于这种热带地区,季节应该没有太大关系,他又抽了几天四处走走,发现在附近的平原地带,就有一些不错的品种。
这边的水果种类很多,其中最主要就以龙眼、荔枝、木瓜、芒果、香蕉、石榴为主。杜小伟现在也不知道怎么跟那些乡官土绅套近乎,难得来一趟这边,不如在农业上为当地的百姓做点贡献好了。当然,是在他实验成功的前提下。
杜小伟找到一个土地主,跟他说要承包他们家一座小山头,这座山头的果树长得都还不错,枝繁叶茂的。那地主听说有人要花钱租那座没用的荒山,开心都来不及,杜小伟说要租十年,他要的租金极低,生怕人家又反悔了,最后杜小伟当场掏钱,还特意多加了一些,人家毕竟是地头蛇,以后哪天若是觉得自己吃了亏,那也是极麻烦的。
然后又请来当地的村民帮忙稍微整了一下地,这里的劳动力实在是便宜。看着那些村民为了一天几个铜板工钱,一个个挥汗如雨,生怕丢了差事,杜小伟心里也觉得酸涩。有些人,生来就该这么辛苦,面朝换土背朝天,却换不来一家人的温饱。
接下来他花了几天时间收集接穗,因为山上的水果树大多是野生的,长得并不十分集中,所以他收集的接穗品种也比较杂。
等到了上山嫁接的时候,杜小伟依旧带着那些村民,他这一次不准备藏私,只希望这个实验可以成功,以后多少可以为这些人带来一些收入。
这些村民并不知道杜小伟现在教他们的东西代表什么,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又会带来多大的改变,他们眼里,只看得到一天结束后可以拿到手的那几个铜板。就是为了那几个铜板,他们都学得格外认真。
看着杜小伟把山上那些野果的枝条统统剪掉,他们私底下嘀咕:这些有钱人家的少爷就是会折腾,这玩法,该得要多闲才能琢磨得出来啊?
第25章 易粮
要嫁接果木并不难,难的是养护。几天忙下来,看着那些嫁接好用油纸包裹起来的苗木,杜小伟开始考虑灌溉问题了。这里靠海,雨水也并不算很少,只是山上的土质疏松,蓄水能力不qiáng。
所以在这个农闲的季节,这些村民又有事qíng做了,那就是挖池塘。好不容易找到一小口泉眼,杜小伟就带领村民挖开了。先挖一条沟把泉水引走,然后在四周挖了一个长方都有三十几步,差不过一人半高的深坑。
坑底要用粘土填平踩压,然后又铺上一层砖块,四周做成自然的斜坡。等基本完工的时候,再把那条沟堵起来,赶在泉水漫上来之前,填土,铺砖。但是缺口处比四周都要矮一些,雨水足的月份,大概这个池塘的水位会高起来吧,留个出水口总是没错的。
完工之后,杜小伟天天跑去池塘边观望,检查这个池塘能不能积水,如果不能,那这些天就算白忙活了。最后总算没有让他失望,只是泉水受地下水压的影响,最深的地方,水位也只到成人大腿的高度。
眼看着冬天快要过完了,也就是代表着水果们都将陆续登场,杜小伟有不少计划,估计明年会过得有滋有味。
但是眼下,还有一种水果可以做文章,那就是菠萝。菠萝在这边四季都可以生长,并没有什么季节xing,但是菠萝不能长时间存放,熟了以后不及时吃掉,就要坏。水果罐头倒是不难做,只是运输是在不方便,这里又没有轻薄的金属容器,只能放在坛子里存放。
但是他还是做了十个罐子,主要是最近这段时间有点闲了。听说水果罐头的时候,加热到100度都还不够,他只好模仿高压锅的样子,去打了一个铁器,但是因为没有树胶材料,密封xing很难保证。最主要是他对自己不是特别有信心,万一爆炸怎么办。
一个下午,杜小伟都在那里数柴火,估摸着要塞几根进去,才能把东西弄好,又不会爆炸。最后,他决定还是靠运气吧。
把菠萝削了皮切成小块,加点水放进锅里,在锅盖里面缠上湿布条,然后扣上扣子,缠上铁丝。生火,多丢几个柴火进去,关上门窗,远远的站在院里里听动静。
另人心惊胆战的爆炸声并没有出现,杜小伟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就推门进去。出气口顶上的那个铁帽子被顶起来发出嗤嗤的声音,看着怪危险的。
他一时也顾不了许多了,这会儿他可不敢去搬锅,直接对着灶头浇了一桶水下去。那“高压锅”立马就清净了。拿掉铁帽子,拆了铁丝,解了扣子,趁热把里面的东西倒进一边消毒好的罐子里,加点糖。眼疾手快的层层密封,又在外面淋了蜡。
52书库推荐浏览: 报纸糊墙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