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这些要上桌的虾不用一次xing全都泡gān净,不然的话,那才是真的会让人崩溃掉。
鲜虾肚子里的脏东西吐gān净之后,还要清洗外表。而将鲜虾处理gān净之后,直接将活虾丢进早就准备好的酒坛之中封口,到了时间取出来直接食用就可以了。
酒坛里装的当然不会是简单的酒。
里头除了有傅咏菡托纪修朗专门找来的陈酒之外,还加了辣椒、花椒、醋、姜蒜等调料。这些东西不少,勾兑的比例更是十分重要。稍微出点差错,整道菜就会前功尽弃。
其实要不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陈酒的话,傅咏菡也不愿意在酒坛里加入那么多的配料,给一份好端端的醉虾添了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味道进去。
以前在御膳房的时候,给皇帝做醉虾,傅咏菡用的都是大理那边送过来的贡酒。那边做出来的贡酒和寻常的酒并不一样,里头还添了许多药材,是别的地方做不出来也仿不出来的,天下独一份儿。
这种酒酿造失败的几率也很高,就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每年也不过能得五坛这样的酒罢了,连一滴都舍不得分出去给别人,却能豪气的让傅咏菡拿去做菜,可见他对傅咏菡的手艺到底有多么信任。
傅咏菡自己也会酿酒,她私底下甚至还拿皇帝私库里的药材试过,却始终没办法酿出和那贡酒一模一样的酒来。可见人力有穷,她也不是事事都能够做到的。
到了现代社会,傅咏菡有纪氏庞大的人脉帮着打听,也没能再找到那样的酒。很有可能,那酒因为酿造的困难程度,已经失传了。
为此,傅咏菡还感叹了好几回。
这次为了做好这道醉虾,咏记食府的新库房一角垒满了酒坛。也幸亏这新库房够大,不然的话,为这次流水席准备的那么多的材料,还真就未必能安置得下来。
第三百五十章 大蒸笼
端上桌的醉虾当然不是用酒坛装着的,而是拿了一只透明的呈莲花状的玻璃盘端上来的。每桌上盘的醉虾是按人头数的,总共就只有十只,多一只都没有。谁要是下手晚了吃不到,那就只能自认倒霉。
玻璃盘底下还有一层薄薄的泡虾的酒液,是为了让上桌的醉虾不至于太快就失去了本应有的美味。在玻璃盘的映衬下,每一只醉虾都显得尤为透亮,光是那不一样的外表就能让人看得失神。
将醉虾吃在口中,虾ròu极嫩极香,好吃得让人飘飘然几乎以为自己到了天堂!
这份香气中不但含有鲜虾本身的鲜香,更有美酒的醇香。两者融合jiāo错在一起,根本分不出你我,让人唇舌间忍不住流连忘返。
咏记食府的醉虾用的虽然是陈酒,可做出来的醉虾意外的并不十分醉人。一只醉虾下肚,大家或许会有些陶醉,却不至于真的就醉了过去。哪怕是酒量不同的人,在这道菜上得到的感受也差不多,让人怎么也想不通其中的奥妙。
八道凉菜上完,餐厅里面一片寂静无声。
连那些谈论八卦的声音都没了。
美食在前,谁还有心思去管别的?
就连那些带了相机、摄像机的记者们,此刻也顾不得他们的采访任务了,纷纷成为了抢食一族的新成员。
摄像机摆在一边让它们自己工作,相机更是完全成了摆设。除了在流水席刚开始的时候相机们还被用来拍过一些照片之外,之后就彻底被人遗忘在了角落里。
凉菜上完之后,就轮到了作为正餐的热菜。
热菜上桌的顺序也是有讲究的,先上的都是蒸出来的ròu菜。比如梅菜扣ròu、甲鱼汤、滑ròu团等。
流水席上的梅菜扣ròu,和大家平日里做的家常菜是有着很明显的区别的,而且种类还不同。讲究一点的流水席,甚至会上三四种造型、口味以及原材料都各有区别的梅菜扣ròu。
这次咏记食府的流水席,自然也少不了这道经典的菜肴。不过傅咏菡显然不愿意将同一道菜变换太多的花样搬到同一张桌子上去,所以大家只在餐桌上看到了两份梅菜扣ròu。
其中一道的猪ròu被切成了正方体的模样,另一道则是三角形的。所有猪ròu的厚度都不浅,光是外表就挺“壮观”的。漂亮的酱红色猪皮呈现在最表面,看起来软绵绵的,并不显得油腻,让人光是看一眼就忍不住流口水,食yù大开。
原本有些以减肥为一生重任的女孩子们,在看见这两道ròu菜上桌之后,也忍不住动了筷子。
夹起一块厚实的猪ròu,层次分明的ròu质十分明显的彰显着它们的分量。可没人在这样的分量面前后退,反而迫不及待的直接将ròu送进了自己的嘴里。
真正吃了这两份看起来只在外形有些区别的扣ròu之后,大家才会发现,原来这两道ròu菜的味道竟然全然不同!
方块的ròu块吃起来是甜口的,三角形的ròu块却是咸口的。两种口味虽然不同,可是美味却是一直没有变化。
除了口味上面的差别之外,猪ròu本身被蒸得极好,吃在口里软糯糯的,半点儿没有大块肥ròu的油腻,反而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清慡,是在其他食材上面从来没有感受到过的味道。
难怪会有两道名字一样的菜,原来它们的味道真的是天差地别啊!
“连肥ròu都能做得这么好?!咏记食府真是了不得!”
“简直绝了!我以前从来都不吃肥ròu的,但是我今天觉得自己可以吃完这两盘子!”
“还想吃两盘子?做梦吧你!你自己看看,两盘子ròu都快被瓜分完了好不好?!”
“呜……下次我一定要一个人来吃,才不跟你们这些吃货一起!”
“说得好像你就不是吃货一样!哼,以后咏记食府还有没有流水席都不一定呢。再说了,就算有,到时候也不是今天这样的成本价了,你也未必吃得起了!”
“……现实已经如此的艰难,你gān嘛要拆穿啊!!!就算我吃不起,难道你就能吃得起了吗?!”
“……好吧,大不了到时候我们一起凑钱,拿出一个月工资来,总能凑够一顿的!”
“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
流水席的ròu菜大多都是蒸出来的,就连汤菜也是如此。
rǔ鸽汤、甲鱼汤、香菇炖小jī……全都是在经过处理之后,放进汤盆里,然后放入层层叠叠的蒸笼里,开大火直接蒸,直到火候到了,就可以取下了。
流水席上用的蒸笼,全都是大蒸笼。蒸笼底下的火,也不是一般厨房里的火。
为了做好这次的流水席,傅咏菡和纪修朗一起,事先和商场方面协调了许多次,好不容易才确定了地方,用红砖新搭了好一个土灶出来。
这个灶,还是傅咏菡亲自将砖块一块块垒上去的。
将灶搭好之后,傅咏菡先是往里扔了不少烧到一半的蜂窝煤,再往上堆了一层煤炭,然后才是上好的木材。
在开蒸之后,时不时的还要盯住火势。火势一旦有弱下来的迹象,就要往里添新木柴。整个过程要添好几次柴,稍微疏忽了火势影响了蒸菜的火候,所有蒸笼里的菜可就全毁了。
当然,到时候蒸出来的菜不是不能吃,只是却不再可能达到傅咏菡的高标准要求而已。
做好一切准备的灶上先摆一口大铁锅,锅里装了大半锅的水,然后才是架蒸笼。蒸笼很大,是傅咏菡好不容易才买来的。制作蒸笼的材料都是新竹,还带着让人无法忽视的竹香,让蒸出来的菜品都多了一份清香。
层层叠叠的蒸笼堆在大铁锅上头,足有十几层。看起来颇有几分壮观。
每一层蒸笼里都装了至少十几个汤碗。
这么多的蒸笼,全部用上之后蒸出来的菜,也就只够应付咏记食府店里一顿流水席所用的。
第二天的流水席,还得重新蒸才可以,而且是头一天晚上就得开始蒸。
咏记食府这里连摆七天的流水席,在这期间,厨房的人没有一个能有清闲的时候。
第三百五十一章 崛起
在土灶旁边,纪修朗还让人特地安装了一个抽气机,可以将灶底煤炭和木材烧出来的烟气带走,也能将蒸笼里不断升腾的蒸汽带走,保证商场里的空气清新。
ròu菜的上桌,也就代表着装满了菜的蒸笼被一层层的取下。
取蒸笼的过程,自然是傅咏菡亲自带人做的。
她踩着凳子,手上戴了一双厚实的白手套,伸手就将热气腾腾又十分沉手的蒸笼直接给取了下来。
旁边的人都看傻了。
大家心里闪过同样的念头。
没想到傅师傅年纪轻轻看起来又瘦瘦弱弱的,力气竟然还不小!
还有,她都不怕烫的吗?!
将蒸笼一层层取下,傅咏菡指挥着人将不同的菜色分别装盘。
有的菜还需要换盘子重装。
比如那两道梅菜扣ròu。
梅菜扣ròu在锅里蒸的时候,本是ròu在底下,梅gān菜压在ròu的上头。这样蒸出来的扣ròu才会好吃,也更让ròu入味儿。
可是在出锅之后,却要重新换碗,将蒸好的梅gān菜扣ròu直接倒扣在空碗里面。
如此一来,就变成了ròu在上头,梅gān菜在下头。
这样的摆盘,更好看,也更让人关注到这道菜里最重要的成分——ròu。
蒸笼里的菜被分组一道道端上桌,几乎让人眼花缭乱。
蒸菜上完之后,就是小炒了。
小炒一共有四道,除了一道青椒ròu丝之外,剩下的都是素菜,看起来十分简单。
眼光已经被之前上桌的菜给提高的食客们一看到这么简单的菜竟然也上了桌,眼神中都难掩失望。
还是对咏记食府颇为了解的老食客先开了口道:“我说你们这都是什么表qíng呢?咏记食府出品,就算是一道炒青菜,那简单过吗?你们这些不识货的……服务员,给我来碗米饭!”
青菜上桌,其实也就代表这桌流水席到了尾声。
既然菜都已经上完了,而且桌上的菜明摆着都是最适合的下饭菜,这时候还不要米饭,什么时候要?
对流水席的规矩有所了解的食客们纷纷要起了米饭,跟风的人也不算少。
早有准备的服务员们在听见第一声上米饭的声音之后,就端起了装有一碗碗米饭的托盘。随着后面的喊声不住响起,大家这才依次走了出来,给每一桌的客人都送了过去。
“这是青椒ròu丝?!怎么做出来的啊?!”
“天呐……我最喜欢吃的就是青椒ròu丝了,隔三差五我妈就要给我做一回。可我妈做这道菜都是几十年的经验了,跟咏记食府这手艺比起来也还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
52书库推荐浏览: 蜗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