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八阿哥的传奇一生_一春半夏【完结+番外】(10)

阅读记录

  “只愿大清河清海晏,百姓安居乐业,周边万国来朝。你要做国之柱石,辅佐明君……”

  康熙盯着胤禩的眼睛,一字一顿地重复这些话。在康熙的注视下,胤禩面容镇定,目光毫无闪烁地回视着康熙。两人的视线在空中jiāo汇。

  康熙看着这样的胤禩,只觉得,这孩子说的都是真的。这一番话,不是大人教他这么说,也不是小孩子在大人面前夸下的豪言壮语。这番话,字字都是他的肺腑之言。并且,康熙有一种感觉——一定会有这么一天,这个孩子把他现在所说的话,统统实现。

  康熙被震住了。想他爱新觉罗·玄烨八岁登基,擒鳌拜,平三藩……什么人没见过,什么事儿没经历过,可是现在却被个三岁小娃娃的几句话给震住了。

  康熙觉得,在他面前的,根本就不是个孩子,而是个心智成熟,头脑清楚的成年人。(不得不说,康熙你真相了!)

  胤礽也被震住了。他原先只是觉得,这个孩子有些聪明,有些特别,有些,咳,有趣。所以他才会恶趣味发作,想把他带在身边,随时逗一逗,给自己枯燥的生活找点儿乐趣。但是这些天的教授却让他大吃一惊——这孩子实在是太聪明了,简直就是个神童!

  对比自己的启蒙经历,胤礽有些吃味。可是,更多的是开心与骄傲,为这个孩子。胤礽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为个不相gān的人感到开心骄傲。皇阿玛从小就教育他,自己是储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除了皇阿玛,太皇太后,皇太后,还有已故的皇额娘,自己可以去命令任何一个人,包括自己的叔伯兄弟。所以,胤礽从来不愿意去和自己那些兄弟亲近。自己是太子,他们都是自己的奴才,见了自己是要跪拜行礼的。更何况,他们也不愿和自己亲近。尤其是那个胤褆,见了自己行个礼都不甘不愿的。

  胤礽亲近善待胤禩,也并不因他是自己的弟弟,纯粹是觉得他有趣罢了。可是通过这些天的相处,胤礽不自觉的就想去关心这个孩子。他也不知到这究竟是为什么。

  听到胤禩说的这一番话,胤礽才真的是感到震撼。他所震撼的与康熙差不多,却还多了一样——孤到现在都还没有这种雄心壮志,胤礽有些羞愧。胤礽回过神来,看见弟弟还在地上跪着,不禁有些心疼。有心想让他起来,可是皇阿玛还没开口呢……

  胤礽并没有为难多久,因为康熙起身,亲自去扶起了胤禩。

  摸了摸那孩子的头,康熙最终只叹了句“你这孩子啊……”,就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胤禩那天晚上回到住所后,想了很多。

  他不知道,自己这么早就向康熙表明心迹是不是对的。他只是觉得当时的时机很合适。虽然这么一番话,出自一个三岁孩子之口,会让人觉得,呃,有些诡异。但是,没人能够保证,康熙以后还会问他这样的问题。而且,无论如何,这样的志向,在第一次被问起时说出来才会有威慑力,让人信服。要不怎么抓周礼被古人看得这么重呢。小孩子周岁时抓了什么,大人们就会认为他将来能做些什么。胤禩前世周岁时,抓的是本外国名着——《茶花女》,所以后来学了外语,做了翻译时,别人都说这是天意。贾宝玉小时候不幸抓了盒胭脂,所以长大后才会总在女人堆儿里混。

  这一世胤禩受尽冷落,抓周礼也是草草了事。胤禩当时想抓本《论语》来着,奈何桌上压根儿就没有。没办法,只好抓了张白纸充数。

  呃,又扯远了。胤禩相信,自己今天这一番话,再加上之前的表现,一定会给康熙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自己的目的就达到了。以后,再不失时机地表现一下自己,就算不能得到康熙的信任与倚重,也要让他逐渐采纳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扭转历史前进的方向。

  而且,‘愿做国之柱石,辅佐明君’,这句话,也是胤禩想要让康熙知道的。前世读清史时,胤禩就研究过八阿哥这个人物。最后只能用八个字来概括他——君子无罪,怀璧其罪!

  纵观整个清朝皇室,他是出身最低贱的皇子。偌大的一个皇宫,他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所以,他亲切随和,他温文有礼,而他本身又才华横溢,这才得了个好人缘儿,导致最后人人推举。而这些,也恰恰成为了,他不容于父兄的原因。

  康熙不欲立他为储,明面上说的是他出身低贱,且受制于妇人,导致至今无子。然而事实上,这些其实都不是什么问题。说他出身低贱,其母当时已是良妃;说他受制于妇人,至今无子,可当时弘旺已经出生了。所有这些,其实都是康熙的借口。真正的原因,是他的德才兼备,人人推举,犯了康熙的忌讳。康熙容不下一个如此有能力的儿子,有能力到对他的帝位构成威胁。

52书库推荐浏览: 一春半夏 清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