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厨子以后_水煮荷苞蛋【完结】(3)

阅读记录

  话说杨天秀几人知道今天躲不过去,听师父说“一起上吧”,连丝犹豫都没有就抄起家伙攻向顾二娘——别怪他们不讲义气,对付师姐这种怪胎,先下手为qiáng,后下手吃土。

  他们吼声震天,招式凶猛,道道寒光让人惊心动魄,让人觉得关公再世都得被剁成ròu泥,周复却轻轻摇了摇头。

  只见顾二娘马步纹丝不动,上身向右一仰,避过杨天秀的红缨枪,顺手一夺扫向庄熊儿,庄熊儿那对百来斤的流星锤立即飞了出去砸向正从后面偷袭顾二娘的张河。张河大惊,身子泥鳅一样滑开,露出藏在后面赵洪天。赵洪天色变,这时白绍棠的扇子“刷”的一声,十几道银针从扇骨she出来救赵洪天。

  顾二娘嘿嘿一笑,足尖一点拔地而起,赵洪天的铁头还没碰到她的衣角就被她倒拎了起来,迎着那十几道寒光甩去。

  几人手心、头上都是细汗。

  至于她被她拽着腿的赵洪天小冬瓜,真要变成个烂冬瓜了。

  “师姐饶命——我愿意娶你……”赵洪天哀嚎。

  小冬瓜真是没骨气!其余几人想道,却同时虚晃一招向后退去。

  顾二娘刚说过以后要cao练死他们,怎么会放走他们?抬手就要把赵洪天扔出去先砸倒两个,却听微糙堂外面有人急喊:“二娘,不好了,胡老儿又来了!”

  顾二娘一怔,手停了下来。

  底下倒挂着的赵洪天嘶声喊道:“师姐,我刚才是给你说笑的,不作数,你莫要当真——”

  顾二娘手一松,赵洪天就栽下去吃了一嘴土。

  周翠心牵着一个小男娃匆匆走进院子。

  周翠心是周复的独生女儿,年方十六,手上牵着的那个年约六岁的男娃,是顾二娘的弟弟顾如豹。

  顾如豹比顾二娘小了十多岁,自幼身子骨不好,许氏见过长子和女儿练武吃苦,说什么也不让如豹习武。顾山不在家,二娘照常去微糙堂习武,如豹在家玩耍。刚吃早饭就见胡老儿穿一身新衣,带着几个衙役装扮的男人摇摇摆摆地朝自家走来,当即抄小路跑到微糙堂来找二娘。

  青牛村坐落在青牛山脚下,微糙堂建在接近青牛山半山腰的地方,如豹一路跑上来,早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小脸红彤彤的,幸亏被周翠心接着。

  二娘不敢耽误,对周复道:“师父,我回去看看。”

  周复点头,并不jiāo代二娘些什么,二娘一向稳重的很。

  陈天秀推着赵洪天跟上来:“师姐,你把小冬瓜带去,他刚都愿意了。”

  赵洪天脸跟霜打了的茄子一样,但架不住兄弟几个一人一条胳膊押着他。

  “滚——”顾二娘gān净利索地吐出一个字。

  “真不要?”师弟几人眼亮了。

  “滚滚滚——”

  顾二娘懒得搭理这些没心没肺的混货,把如豹举起来放在背上大步朝山下赶去。看来这次胡老儿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把她给配出去了,专趁她爹不在的时候捣乱。顾二娘原想着几个师弟都没成家,随便拉一个应应急,可这帮家伙被她打怕了,真怕生米煮成熟饭永无出头之日啊。也罢,这些人指望不上,她还有一个备胎呢。

  说备胎,备胎到。顾二娘刚走到青牛村前面的竹林里,就看见了卫安。

  第2章 打架

  大熙朝跟华夏有些类似,南北地域甚广,也有一条秦淮河,以这条河流域为界,往北种植小麦,往南种植水稻。青牛县在秦淮河以南的湖东省,湖东、湖西两省自古是有名的鱼米之乡,是大熙的粮仓。水土养人,虽然青牛县偏居湖东省最西边的太青山区,但这里的男子明显淋雨淋多了,个个长的跟成熟的稻谷一样谦虚含蓄,轻易是不肯长高的。她那几个师兄弟除却小冬瓜,其余都算一表人才,也不过只有一米七零(目测),跟她打个平手。

  但卫安是个例外。他身穿绿罗褶儿,站在路边一丛翠绿竹子旁边,愈发显出长腰才。顾二娘琢磨着他至少得有一米七八,前些日子还没见这么高,莫非他又长了?也是,都说“二十二猛一蹿”,卫安今年可不二十二了?他也没娶妻,自己光棍一条,正好能配一块……心里这么想着,顾二娘脚步加快,走到卫安面前。

  “卫安,你在这儿等我呢?”

  卫安明显一怔,他是在等顾二娘,可怎么被顾二娘一说,味儿就不太一样了,顾如豹还在顾二娘背上看着呢。

  不过顾二娘从小就这样,事qíng紧急卫安也顾不上了,直接道:“二娘,你先不要回去,胡官媒带人去你家了,说要把你绑走。”

  顾二娘略有失望:“哦,就这事?”她还以为卫安在这儿等着是为了提亲。

  卫安的话,她就凑合了,反正再也找不到更好的了。

  卫安听出来她话里有话,犹豫了一下道:“如豹你别担心,我一会儿把他送回去,你先避避吧。”

  顾二娘眼里光闪了一下:“那你呢,你不也二十二了,我记得你是秋天生的。”

  大熙规定女子最晚十九成亲,男子也有期限,是二十五岁。但二十五那是最晚期限,通常二十几岁的人都该有好几个孩子了。

  卫安见绕不过去,有些不自在地看向一旁的竹子:“大丈夫以事业为重,未有功名怎好成家,将来也是辜负妻儿……”

  顾二娘有点听不懂卫安的话。卫安家和顾二娘家前后毗邻,卫安的娘李氏和她娘许氏的娘家都是青牛县南小牛村的,以前做姑娘的时候就是手帕jiāo,后来都嫁到青牛村,关系自然更亲。

  卫安家在青牛村有点特殊,他爹卫云是个秀才,一生都忙于科考,直到某次乡试后不慎跌入河里淹死了,李氏成了寡妇,一个人带着卫安过活。日子可想而知,都是靠着她家帮忙接济,她娘许氏只差把自家的锅拎过去了。

  但就这种qíng况,李氏仍把卫安送进了学堂。好在卫安不负他娘希望,十二岁就考中了秀才,后来去县里的书院念书,三年前又通过了乡试,成了附近有名的学子。

  小的时候,李氏经常当着许氏的面夸奖顾二娘,话里话外暗示相中了顾二娘。也就是从三年前卫安通过乡试后,一直爱拿自己儿子打趣她的李氏渐渐不说那些笑话了。眼见今年大考,卫安一直在准备进京赶考,算算日子,前后两个院,李氏都有半年多没有上门了。

  怎么养兵千日用的时候跑的比兔子还快?顾二娘盯着卫安“百思不得其解”。

  卫安明明高了顾二娘半头,被她盯的愣是有些心虚地垂着头。他心里想的跟顾二娘差不多。但顾二娘不知道的是他娘明面上相中了顾二娘,背地里却告诫卫安,一定不要跟顾二娘有什么瓜葛。卫安现在能来,多少有些qíng意在,但让他说出娶顾二娘的话……他并不敢违背寡母。

  静谧的竹林只有风chuī过竹叶的沙沙声,顾二娘谈不上伤心,只是有点失望。她又不是一无所知的小姑娘,李氏那点心眼一直都看在眼里,只是卫安这样,还是觉得看走了眼。她也不想为难卫安,卫安这个人虽然懦弱,本xing却也不坏……但一时索然无味起来,连话也懒得跟卫安说了。

  “不,我不跟你回去!我和二姐一起!”

  这时,清脆的童音从顾二娘背上传来,打破了这股尴尬。

  如豹虽然小,但最近关于顾二娘的婚事屡次被谈及,他也模糊明白了一点。本来他也是喜欢卫安的,但现在觉得卫安好像欺负了二姐一样,他才不会跟卫安走呢!

  卫安都忘了如豹还在了,他见顾二娘抬脚就要走,担心顾二娘直冲到村里,本能要拦住她,却见顾二娘往他背后一望:“你娘来了!”

  吓得卫安忙扭头去看。

  这边顾二娘背着如豹绕过他头也不回地往村子里走了。

  再追,出了这竹林,可就被人看见了。

  卫安只好站在原地,回忆起顾二娘淡淡的神qíng,莫名地有些沉郁,她为什么一点难过都没有?

  顾二娘一眨眼的时间就把卫安扔在脑后了,卫安只是她瘸子里面挑将军的一个备胎,这条路行不通,再想办法呗!她现在担心的是她那弱不禁风的娘许氏,许氏有个毛病,一激动就会昏厥,因为她的亲事都晕过去好几回了。

  顾二娘疾步如风,几下就把竹林远远抛在了后面,刚到村口,就碰见顾道国的浑家张氏,那张氏不待顾二娘招呼,上前就拽住顾二娘:“二娘,不好了,你娘同你李姨母吵起来了!”

  张氏口中的李姨母就是卫安的娘李氏。

  二娘奇怪:“不是胡老儿来了么?”怎么跟李氏搅合到一起了?

  顾道国跟顾山平辈,与顾山向来关系不错,所以张氏瞧见许氏和李氏扭打在一起才连忙到村口等着顾二娘。

  从村口到顾二娘家这一段路,张氏一面跟着顾二娘小跑一面把事qíng原委竹筒倒豆子一样哗哗讲了一遍。原来今日胡老儿带着人来,没多大一会儿就走了。李氏不知听谁说的,说许氏回复胡老儿二娘已经许给卫安了,闹将上门不知怎的就动起手了。

  二娘近家门,远远听见里面还在吵闹时面色不善起来。

  许氏是个温温婉婉的人儿,打顾二娘出生,她就没听见过她娘大声说过话。这样xing子的许氏,竟然被李氏bī得动手了。

  卫安,还没中状元呢!

  一直趴在顾二娘背上的如豹也气的直起了身子,握紧了小拳头。

  张氏忽然察觉到姐弟俩气势的变化,顾如豹就罢了,小娃娃生气起来也不打紧,二娘的气势却比她男人打人的时候还吓人。

  张氏心怯,不由落下一段,只见顾二娘到了自家门前,忽然停了步子,却不进去,而是侧耳细听起来。

  只听里面李氏叫嚷“没羞的狗ròu,休想赖上我儿子”“忘本的贼婆子,枉我跟你姐妹qíng深”中间夹着许氏有气无力的辩解,奈何李氏嗓门嘹亮,只听得许氏呼呼喘气,却是骂不过李氏。

  顾二娘再难听下去,一拳捶在门板上,里面声音立即停住。她轻轻把如豹放下来,拍了拍衣裳,大步走了进去。

  只见李氏正拉着许氏不松手,许氏发髻歪斜,额前散着几缕碎发,气的脸也红,眼也红。那李氏却斗jī一样拧着头瞧着顾二娘。周围七八个妇人、婆子,都是左邻右舍来劝架的,见二娘回来皆松了口气,独一个杜婆,yīn阳怪气道:“呦!二娘回来了,快来劝劝你娘,没得没有媒人就把女孩儿嫁了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水煮荷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