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生 作者:捂脸大笑【完结】(218)

阅读记录

但是随着对于硅谷的了解,以及系统的商业经营理念确立后,陈远鸣的想法不知不觉发生了一些改变。这些公司的价值,只在于上市吗?恐怕未必。任何一个先驱者,都该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并且占据让人惊叹的市场才对。雅虎暂且不提,网景最后为何会在人们眼中销声匿迹呢?
现今网景发售的Netscape浏览器他也是用过的,就操作而言,Netscape并不比后世的IE要差。就算IE因为微软的捆绑赢得了市场,不也有火狐、遨游、欧朋之类的浏览器瓜分市场吗?任何一个用过计算机的人都该知道IE的漏洞之多、速度之慢有多么让人诟病,如果没法侵占微软的Windows系统,那么选择苹果、惠普等之类的微机销售商,让他们初装Netscape应该也是很简单的事情。但凡做出一些抵抗,网景就不该在微软面前毫无竞争力。
而刨除网景,如今陈远鸣手头还有一大批类似的风投种子存在,比如已经持有85%股份的ICQ。这两年陈远鸣陆续给ICQ投入了近200万美元的资金,让它从一个工作室变成了真正拥有独立服务器,知名度相当广泛的实时通讯公司。由于至今仍采取免费模式,ICQ的下载量已经超过1000万次,拥有几百万注册用户,雅虎的首页链接更是让它如虎添翼,知名度直线提升。但是这么庞大的一个通讯软件,陈远鸣至今也没能想出盈利的办法。
要像腾讯一样依靠会员制度和增值游戏盈利?但是如今的网速限制了这样的方式,在一个拨号上网的低速时代,挂在网上联机打游戏未免不切实际。同时还要防备其他大软件商的背后突袭,比如微软将来的MSN系统。如果只是促成其上市,并且等待大公司收购,也许就不用花费那么大工夫,但是腾讯的成功摆在眼前,放弃这样一个潜力公司,为他人作嫁,实在有些得不偿失。
怎么有效的整合这些公司,让它们发挥更大的潜在效用,成了陈远鸣近期关注的重点。同时,为了尽快解决这种窘态,新一轮的撒网也慢慢铺开。
这次撒网的,并非是那些嗷嗷待哺的种子公司,而变成了真正的人才聘用。如今的硅谷还远远未到互联网泡沫的鼎盛时期,大量的人才正在从美国各大院校向硅谷流动。建立自己的人才储备体系,已经成了点金石的第二要务。
他们做成的一笔业务,就是安信公司研究部的招聘工作。
受肖云的委托,点金石公司联系上了当年GO公司的几位主管,向他们谈起了安信目前的打算,这样的来访着实让那些刚刚惨遭滑铁卢的业界精英们又惊又喜。
如果说雅虎和网景连手缔造了风投业界的神话,那么GO公司的经历就无疑是一个风投范畴的史诗级灾难片。历时7年时间,融资超过5轮,耗费了近8000万美元的投入,最后被并购倒闭,一无所有。所有的投资都打了水漂,为一个超越时代的美妙梦想灰飞烟灭。
这样的惨痛经历,在当今的硅谷也是罕见的。因而这批前业内黑马无一例外的上了风投公司的黑名单,他们最终也都未能再次创业,而是选择了进入其他公司,融入了硅谷这片浊流中。
因此,点金石的出现就带出了几分奇异的色彩。要知道点金石的名头可跟一年前截然不同。虽然还没有什么实际收获,但是点金石在互联网方面的宣传无人能敌。作为雅虎的主要投资人之一,它的LOGO如今也挂在了这个全球首个门户网的页面底部,更有着暴雪和鹰巢的推波助澜,在互联网和游戏圈内,它的名头要远远胜于其他任何天使投资公司。
这样的推广效应,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也被不少人嘲讽讥笑。就像没有盈利手段的雅虎、ICQ,异想天开在网上卖书的亚马逊,以及那形形j□j的小工作室一样。在某些人嘴里,点金石成了不折不扣的“废旧收购站”,专门物色那些缺乏实际价值的种子公司。因此被这样一家天使投资公司找上门,这些GO元老们心中难免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更重要的是它带来的东西,一份来自遥远中国的邀请函。
这时中国跟美国的关系尚且处于暧昧期,一直到1990年才进入了真正的“双边关系”,虽然在硅谷,IBM和联想的协作关系有不少人都听说过,但是真正到中国工作的却少之又少。现在一家中国公司还是家手机公司找上门来,怎能不让人惊奇。
当时他的邀请,却也着实让人心动。相当合理的薪酬,非常优越的待遇,从事的还是他们为之耗费了几年心血的笔输入法研究。只是这个笔输入法,和他们设计的差距不小,这家公司需要的并非是一个复杂,能够实现多种功能的真正个人计算机,而是一个媒介,一个代替键盘,沟通人手和计算机系统的工具。

52书库推荐浏览: 捂脸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