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生 作者:捂脸大笑【完结】(347)

阅读记录

这个国家正在以让人震惊的速度发展并且转型,不出几年,廉价的人口红利就将慢慢衰退,走至尽头。而真正拥有一技之长的工人,那些有着金蓝领称号的高级技工、技师们才是撑起这个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的中流砥柱。这本该是这个城市拥有的巨大财富,而这次,他不会再让这些财富随着国企的没落一并沉沦。
茶杯放在了桌上,伴随着一声若有似无的叹息。陈远鸣抬起了头,对上了杨书记略带感慨的目光。
“小陈,回头你准备一份计划书上来吧,我们再来详细谈谈这个事情。”
陈远鸣露出了一个笑容,“谢谢杨书记,我会尽快的。”
(本章完)

第一百五十六章
有了市领导的支持,工作开展自然更加顺畅,技校的筹备一天天步入了正轨。其实论起职业教育,市里的综合实力也算相当出色,各大厂矿都有专属的职业学校,同时也有和工业体系匹配的大学教育系统,师资力量还是相当雄厚的。而陈远鸣所做的第一件事依旧还是挖角。
不但是那些拥有真正高水准实践能力的一线离退休技师,也有精通教学理论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几乎在整个市里扫荡了一圈,挥舞着其他院校根本无法比拟的雄厚财力和先进办学模式,挖角行动势如破竹,很快就让学校初具雏形。
但是人才的收集并没有至此停止,除了机电一体、钢铁冶金、机修钳工、数控挖掘等市里已经成熟的工业体系外,学校还开设了目前最为热门的汽车维修、服装纺织、家电维修等短期教程,还从人大挖出了一个颇具经验的管理团队,这所名为“联合重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学校,瞬间就以相当抢眼的姿态出现在了世人面前。
跟其他大多数职业学校不同,联重的办学方向并非单纯针对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在岗工人进修深造和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上,在市政府的牵头下,他们以几乎等于白送的价格收购了胶鞋厂的地皮和大部分厂房,对其进行维修改建,作为联重的教学基地。与之交换,学校则承包了胶鞋厂800名下岗职工的短期再就业培训。
这个举措自然在市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要知道如今《破产法》尚在试行阶段,虽然各个省市都有很多已经维持不下去的企业,但是真正程序破产的却寥寥无几。哪怕三角债台高筑,哪怕银行不肯再提供贷款,哪怕工厂已经彻底停工停产,也不愿背上破产的恶名。因此像胶鞋厂这样的厂矿,是目前极为罕见的个例,而在实质破产的情况下,它也没有真正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而是靠着时有时无的库存销售和市政府补贴,勉强维持那些下岗职工们的生活补助。
这时候可还没有政府免费提供的下岗再就业教育,没有定额定分的下岗生活补助金,更没有低保或者任何社会保障,这批下岗工人可以说是瞬间从天堂跌入了地狱。但是在面对联重称得上雪中送炭的行为,依旧有不少人在迟疑和徘徊。
毕竟这些下岗职工多在30-45岁之间,上有老、下有小,加之故土难离,又在大锅饭里混了那么多年,其中不乏早就丧失了斗志和勇气的依赖性人口,他们已经在过去的时代停滞了太久,对于再就业这个崭新的事物,既没有信赖,也缺乏勇气,宁肯吃着那份微薄到不能再微薄的生活补助,巴望厂子某一天能够再次复苏,也不敢轻易涉雷池一步。要知道如果选择了再就业,那就彻底被企业抛之脑后了啊,连生活补助都不能领取,这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为此市政府可下了一番苦工,连哄带劝做足了安抚工作,最终有630多位工人签订了再就业培训合同,走进了联重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校园。在开学典礼当天,杨书记还亲自到场参加了剪彩仪式,这才让学员们真正稳住了心神。
“唉~~万事开头难啊……”典礼之后,站在刚刚修缮过的学校操场上,杨书记颇为感慨的跟陈远鸣聊着天。“这种免费提供的再就业教育,咱们联重也算全省,乃至全国先例了,也不知道能带来多大的影响……”
其实对于杨书记,这个新学校也是次相当冒险的豪赌。太多地方官员习惯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理想状态,任何真正意义上的改革,都需要太多太多的决心和精力。只是陈远鸣递出的香饵实在过于诱人,才让他咬牙踏前一步。
“没有市政府的支持,我们也不可能这么快建成这座学校,还要多谢杨书记的支持和帮助。”
看着眼前焕然一新的校园,和那些畏畏缩缩,显然有些局促的新学员们,陈远鸣也微微叹了口气,大半年的精心筹备,两个多月的反复沟通,才让这个学校真正成型。这次由于是再就业短期班,大多数课程培训都只有6个月到1年时间,这些下岗工人真正重新走上社会还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

52书库推荐浏览: 捂脸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