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些人也是独领风骚,每日里想一出是一出的,还有许多少年人追随拥护,跟着他们一起发癫,弄得长安城许多家长头疼不已。
不过随着《雪灵渠》这本新书的面世,听闻这些人现在已经逐渐分化成两个派系,一个是“采桑派”,另一个是“捡兽派”,听名字也知道这些人每天都在干些什么了。
也有人对这些现象提出了批判,认为南北杂货出版的这些画本带坏了社会风气。
四娘听闻了,很是不以为然:“我阿兄说了,人不中二枉少年,青春就是要哭过笑过追逐过,那才是真正鲜活的青春,年纪轻轻的,整日里学那老夫子模样做什么。”
于是有些人又说罗四娘牙尖嘴利,将来必定是嫁不出去。
四娘毫不在意,二娘这都二十好几了,也没听说她要嫁人,自己这才多少岁,急个甚。
这一边,这年的长安城中热闹非凡,另一边,李绩等人正在辽东半岛,与高句丽打得难解难分。
唐军这边兵力充沛,一次又一次地发起猛攻,这一路下来,已是打了数场胜仗,只是这场战争越是到了后面,就越是难打,高句丽将士据城死守,又从北边的那里求得援兵。
每天都有无数兵士死在战场上,唐军这边的,高句丽那边的,还有许多前来应援高句丽的人。
战争向来都是残酷的,一场战争的胜利,从来都是要用无数的鲜血去浇灌,一场战争的失败,同样也要用无数的生命作为陪葬。
这些死在战场上的人,他们或者家中还有妻儿老小需要养活,或者还只是一个不知事的少年郎。
他们未曾见过许多繁华,也未曾听过那些新奇有趣的故事,未曾有过什么瑰丽的幻想,便以如此惨烈的模样死在了战场上,草草离开了人世间。
与之相比,长安城中少年人们的那一点荒唐,又算得了什么呢。
她们的人生中,至少曾经因为某些事物而迷恋过欢喜过,曾经有过瑰丽的色彩。
第409章 蛐蛐
此时此刻的常乐县,吴幼吴高等人跟随茶商队伍已经抵达县中。
田崇虎依旧留在凉州,罗用早前与他写信,让他先在凉州城那边等一等自己,待过些时候,便让他跟随自己一起回往长安城。
罗用这边还为水渠的事情忙前忙后,他的一众弟子们,则在为南北杂货新店的开张做准备。
店铺的地址罗用一早便给他们选定了,在城中靠近主街的一片居民区,用街边的几个店铺带宅院,与几户人家换来了地皮,推倒了房屋压平了菜地,在上面建起了一栋大房子。
考虑到常乐县这边主要是商队往来,来这里买货的人大抵也都是批发,于是这间铺子建得十分大,处处都很宽敞,店铺周围还有大片的空地广场,方便顾客们停放骆驼马匹车辆之用。
这间店铺也是一个四合院形式,前面是铺面,后面是生活区兼仓库,前面的铺面有上下两层,其他地方则只有一层。
在建设这间新店的时候,二娘借给他们很多钱财,让它得以使用时下最先进的钢筋混凝土技术。在前面的那个铺面,一楼批发购物区与二楼食品休闲区之间的那一层楼板,便是钢筋混凝土楼板。
要去楼上的那个休闲食品区,并不需进楼下的铺子,直接从外面的几个楼梯就能上去。
常乐县中绝大多数房屋都还只有一层楼,站在这个商铺的二楼,便可以将周围的一片居民区以及不远处的街道尽收眼底,颇有点登高望远的意思。
这些事情基本上都是罗用的弟子们在做,罗用很少过问,为了那条水渠的事情,他最近相当忙碌。
在《雪灵渠》那个话本当中,这条水渠是被雪灵兽一爪子刨出来的,然而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却要为这样的一条水渠花费无数的钱财力气,甚至是血汗和性命。
开春那时候,有山石从坡上滚落,造成施工现场数名民夫受伤,伤者已经运到城中诊治,好在当时众人躲避及时,无人死亡。
经此一事,便没有人再敢掉以轻心,后来天气渐暖,到了春耕时节,很多农户出身的人便都回家种地去了,罗用他们倒是又从周边城镇招来不少人手补充进去。
这些新来的人里面有一些刺儿头,很是闹腾了一番。
早前从莱州跟随杜构来往长乐的那名叫做夏衍的青年,这半年多以来,也一直在杜构身边帮忙这修水渠之事,那些后来的民夫干活挑三拣四不服安排,甚至还差点与夏衍等人打了起来。
罗用听闻这件事以后,安排白七等人前往,很是花费了一番功夫,才让工程进度重新上了轨道。
几日后,罗用与唐俭说起此事,不料唐俭却道:“这点小事都能令你头疼至此,不若那长安县令还是不做了吧。”
52书库推荐浏览: 报纸糊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