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打得过于火热,不可避免,引起匈奴人警觉。
不想惹来不必要的麻烦,领队采纳卫青蛾的建议,以最快的速度交割货物,迅速动身南返。
这次能找到茏城,已经是超额完成任务。碰上这些极西之地的商人,更是意外之喜。
匈奴反复无常,难保不会见财起意,在中途下手。商队众人打起精神,一路谨慎前行,更派出快马,先一步往边郡送信,希望郡内可以派兵北上,确保这批货物的安全。
接到消息后,魏悦就带兵出发,当日北行数里,和李当户所部汇合。这也是魏三公子对赵嘉的练兵方式感兴趣,却没和魏太守一同前来的原因。
看过更卒操练,魏尚等人没有多留,午后即返回郡城。
临行之前,魏太守吩咐赵嘉,让他在更役结束后,尽快往郡城一趟。赵嘉拱手领命,送走一干郡中大佬,转身返回校场,命小吏吹响木哨,继续阵列训练。
在赵嘉练兵时,一骑快马驰出雁门郡,飞速奔向长安。
马上骑士是窦太后赐给刘荣的骑僮之一,此时前往长安,是为递送一个重要消息:前临江王得女。
刘荣自请为庶人,如今又废了一条腿,纵然有同母弟为诸侯王,也对太子构不成任何威胁。窦太后对长孙十分关心,云梅又是长乐宫所赐,生下刘荣长女,自要给长安送去消息。
骑僮一路飞驰,于八月抵达长安。
因边郡查出有间,几名郡守先后向朝廷秘奏,长安贵人府内少闻笙歌,不见乐舞,都在开展清查行动,凡查出不对的僮仆,尽数被清理出去。
馆陶长公主和阳信公主为搜集美人,从贩僮商人手里买下不少女奴。两人前后被召入宫,后脚回到府内,就开始严查讴者舞女。
平阳侯府内,因卫媪出身家僮,卫子夫姊妹平安过关。和她们熟识的两名舞者被查出不对,当日就被拖走,再也不曾露面。
回到房内,卫少儿不见往日骄傲,靠坐在长姊身边,仍在瑟瑟发抖。
卫子夫脸色发白,却不似卫少儿一般惧怕,而是独自坐在门边,看着对面走过、脚步匆匆的仆妇,面现沉思之色。
☆、第123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长乐宫内, 乐人奏响新曲,俳优边歌边舞, 侏儒手舞足蹈,演出一场谐戏。
听着欢快的乐曲,窦太后神情舒展,面上带笑。陈娇坐在榻边, 娇音软语,笑声清脆,使窦太后笑得更加开心。
馆陶长公主坐在陈娇对面, 心思不在欣赏乐舞和谐戏上,笑容有些勉强。摆在几上的热汤已经变凉,始终不见她饮上一口, 以花-蜜-为馅的麦饼也未动一下。
一场谐戏之后,俳优侏儒伏地贺窦太后千秋万岁。
“赏。”窦太后心情好,赐下铜钱绢帛。
俳优齐声谢恩,在宦者的引领下, 躬身退出殿外。
乐声稍停, 宫人送上膳食,除炙肉蒸饼外, 还有小碗的汤饼。
宫内的庖人手艺精湛, 将面抻成如发的细丝,煮熟铺在漆碗中, 码上炖煮入味的牛肉, 浇上撇去油花的高汤, 再撒上青绿的葱花,不只香气诱人,看着也是赏心悦目。
汤饼很合窦太后的胃口,每日都要用上一碗。
庖人绞尽脑汁,做出不同的花样,最终总结出,窦太后最喜牛肉汤饼,且高汤中要加些辛味。
陈娇夹起裹着面衣的小鱼,咬下半截,满口酥脆。
炸鱼和汤饼一样,都是从边郡传来。
因使用的是牛脂,放凉就变得油腻,不好入口,陈娇无视馆陶长公主不赞同的目光,一口接着一口,很快将小碗的炸鱼吃完,仍是意犹未尽。
窦太后目不能视,凭着对馆陶的了解,也能猜出殿中的情形。只是什么也没说,吃完汤饼,又用了小半张麦饼,其后就放下筷子,端起漆盏饮了一口。
陈娇常陪窦太后用膳,几乎在同时停筷。
馆陶长公主心中有事,不觉得饿,饭菜根本没动几下。
在宫人撤下盘碗之后,见窦太后心情不错,刘嫖正准备出言,不承想,少府捧着几册竹简走进殿内,打断她尚未出口的话。
“禀太后,雁门郡来信。”
少府躬身上前,将刘荣亲笔书信呈上。
没有外人在场,窦太后命少府当面宣读。听到刘荣得女,母女平安时,不由得面露笑容,连道三个“好”字。
信中还写了刘荣遣人随商队出塞,在沃阳县开垦荒田、开办畜场等事,算不上巨细靡遗,却是桩桩件件都有提及,没有任何隐瞒。
比起家书,倒更像是一封奏疏,只是换了一种形式。
书信读完,少府放下竹简,行礼退出殿外。
窦太后虽然看不见,却还是拿起一册竹简,仔细抚过一枚枚简筹,脸上的笑容始终未散。
52书库推荐浏览: 来自远方
宫廷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