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候生怕被活-剐,赵嘉问什么,他们答什么,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甚至连大营的位置和营防都说得一清二楚。
不过,他们并未提及营内生乱,将消息彻底隐瞒下来。
几人被分开讯问,事后核对口供,发现没有太大出入,赵嘉正准备开口,原本跪在地上的斥候突然-暴-起,意图抢夺兵器。事情未成,当场被长刀贯心。
看样子,他们不是真想逃,而是只求速死。
看着被拖走的尸体,赵嘉挠挠下巴,对上魏悦颇富深意的目光,稍显尴尬地咳嗽一声。他也没想到,这些斥候的心理承受能力会如此差,想当初审问匈奴人,可是有“实物”为据,事后照样有不少活下来,甚至归降汉军。
得到口供,汉军拔营继续前行。沿着向导直引,穿过一片密林,斥候来报,前方发现大片木竹搭建的要塞。
赵嘉和魏悦同时举臂,李当户和曹时也迅速下达命令,全军停下脚步。
“再探。”赵嘉道,“查明所有岗哨。”
“诺!”
四营探查南越军大营时,前往救援东瓯的朝廷大军已经登岸,同先一步出发的郡兵汇合,准备奔袭闽越。
大军休整半日,正要启程,突然有百越来人,送上重礼,还用绳子捆来潜逃的前吴国太子刘驹。
来人伏身在地,言辞恳切,表示闽越叛逆,其他部落完全没有参与。为表达忠诚,他们愿意随汉军一同作战,将叛逆之人剿灭。
刘驹逃出闽越,本想南行出海,结果运气不好,被一部越人拦截。认出他的身份,立刻五花大绑,送来汉军面前邀功。
见到王恢和韩安国,刘驹知晓自己断无生路。即使现下不死,押回长安也会斩首弃市。
正想临死前“英豪”一把,痛斥朝廷打压诸侯王,哪想王恢和韩安国早将他看透,压根不打算听,直接堵嘴押下去,并遣人给长安送信,禀奏天子,看此人该如何处置。
对于越人的投诚,两人暂时收下,待拿下闽越王的人头再做计较。
就在越人欢天喜地返回部落,准备召集勇士,随汉军作战时,闽越突然来人,奉王子馀善和国相的命令,献上闽越王郢的首级。
“此次逆举全为驺郢独断专行。望朝廷仁慈,放过闽越百姓。我等定痛改前非,为朝廷守边,岁岁朝贡,绝不敢有二心!”
☆、第217章 第两百十七章
闽越的求降被拒绝。
正如会稽太守给闽越王本人的答复, 之前让你退兵,你怀抱侥幸拖拉着不走。如今朝廷大军抵达, 想靠几句好话求得活命,将悖逆之事一笔勾销,无疑是想得太美。
年年朝贡,岁岁称臣, 本就是藩属国的本分。
当年高祖皇帝念百越起兵有功,才封王授爵。结果蛮夷之属背恩负德,反复无常, 闽越更是狼子野心,占南海王之地,藏匿前吴国太子刘驹, 更发兵攻打东瓯,意图将三王之地尽揽手中。
种种逆举,岂是称臣纳贡就能抹消。
长安决意将百越之地划入版图,闽越真悔也好, 假悔也罢, 王恢和韩安国率领的数万大军都不会停止进攻,救东瓯之后, 必然一鼓作气, 拿下闽越全境。
闽越使者被赶出汉军大营,王恢和韩安国并不怕他通风报信。
事实上, 汉军人强马壮, 车攻马同, 早让来者胆战心惊。
设想中的密林、瘴气和毒-物,完全没能给汉军造成困扰。有提前配置的药物,以及大批改良的絮衣足履,此番进军十分顺利。
大军伐木除草扎下营盘,覆盖方圆数十里。
军容军威之盛,丝毫无惧区区闽越。
甚者,依照严助的提议,以势压人,在百越传播汉军之威,使得闽越军心彻底崩溃。
使者被逐出军营大门,来不及庆幸脑袋犹在,抬头就见持枪鹄立的两队军伍,被枪-尖闪烁的寒光刺痛双眼,连滚带爬远离大营。
跑出十数步,壮着胆子回首眺望,见高搭的瞭望台上,几名穿着皮甲的弓箭手正拉开弓弦,登时头皮发紧,心中大骇,再不敢有半分迟疑,以平生最快的速度逃入林间,很快不见踪影。
这种速度让观者十分惊讶。
“迅捷如此?”
闽越军固然擅长在林间行动,绝大多数都达不到使者的程度。
后者得馀善信任,被派遣来送首级和降书,沿途要穿过其他部落的地盘,身手本就相当不错。加上又是在逃命,速度-爆-发不足为奇。
可惜汉军不这么想。
误会就此酿成。
王恢和韩安国据此制定策略,务必将闽越军包围,彻底予以歼灭。若出现漏网之鱼,一旦逃入密林,事情会变得相当麻烦。
“拿下此地是为种柘种稻,朝廷必下令迁民。有凶蛮之辈隐于林间,实是危害不小。”
52书库推荐浏览: 来自远方
宫廷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