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容 作者:来自远方【完结】(749)

阅读记录

老者上前行礼,桓容忙不迭跃下大辂,三步并作两步,亲自搀扶起老者,口中道:“老人家莫要如此!”
“陛下仁德,我等方有今日。”老者满脸沟壑,已是耳顺之年,精神头却是极好。知晓天子车驾经过,硬是抓起家中的肥羊,言要敬献给天子。
村中百姓无一例外,皆是肩挑手扛,肥羊、美酒陆续送至车驾前,拳拳之心溢于言表,恳请桓容收下。
“我等皆是北地流亡之人,非陛下仁德,早已枯骨荒野。今日得见天颜,终了毕生之愿!”老者双目含泪,声音沙哑,说话间就要俯身下拜。
桓容鼻根微酸,忙一把拉住老者,好生劝慰,收下村民担来的肥羊酒水。转头吩咐典魁,取麦种和布帛分于众人。
如是金银绢绸,对众人来说并不实用。反倒是麦种和寻常的布帛,送到百姓手里,才能发挥出最大用处。
谢安和王彪之站在车前,看着眼前一幕,不由得心生感慨。眺望不远处的田亩房屋,多个念头闪过脑海。
尚未抵达盱眙,所见所闻已超出所想。待到盱眙城中,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随驾的士族郎君走下马车,目睹此情此景,皆有所触动。年轻俊逸的面容上,渐渐现出几许深思。
第二百四十章 不同
建康, 台城
一场夜雨之后, 地面结了一层薄薄的冰霜。
长乐宫内, 宦者婢仆忙着清理阶前廊下,远远望见数名宗室女眷簇拥司马道福行来,立即侧身让到一边。
香风袭来, 谈笑声随之飘过耳边。
似听到什么好笑的事,司马道福笑得格外明艳。细看却会发现,笑容里带着嘲弄,十足的冰冷讽刺。
众人行至殿前,立即有宦者入内禀报。
少顷, 阿麦从殿内行出, 请司马道福等入内。
时值隆冬, 南地湿冷,冷风飘过, 几乎能浸到人的骨子里。

外殿雕窗紧闭, 光线稍显得昏暗。走进内殿之后, 陡然间明亮许多。
一面立屏风设在榻前, 檀木为架,白玉为扇。玉面精细琢盛放的牡丹芍药,雍容华贵,巧夺天工。
靠墙摆放十余盏三足灯,将室内照得通亮。阵阵火光摇曳,却没有半点烟气。
南康公主坐在屏风前,李夫人位于右下首。
两人面前设有矮榻,榻上堆着数卷竹简。另有两张裁成方形的绢布,虽已折起,仍隐隐透出黑色的字迹,鸾翱凤翥,笔势飞动,司马道福一眼认出,这是桓容的字迹。
一阵咕咕声传入耳中,灰黑色的鹁鸽振翅飞起,掠过众人头顶,落到殿中的木架上。
知晓李夫人的爱好,司马道福见怪不怪。她身后的女眷却是表情各异,既有好奇,又难免露出几分惊讶之色。
早有传言太后甚是怜惜李氏,如今亲眼看到,仍不免心生诧异。
既非陪媵又非姊妹,主母同妾室相处这般融洽,且早在宣武皇帝驾崩前就是如此,倒也称得上是件奇事。
“阿姑。”
司马道福半点不见外,福身行礼之后,坐到宫婢备好的蒲团上。
宗室女眷如梦方醒,纷纷福身行礼。得南康公主唤起,才正身落座,动作和表情中都带着小心翼翼,透出几分刻意的谨慎。
“怎么这时候过来?”南康公主放下竹简,恰好盖住面前的绢布。
李夫人微微垂首,亲手调制成一盏蜜水,送到南康公主面前。
“来与阿姑问安。”司马道福笑道,“几个从兄从嫂抵京不久,官家不在建康,从兄未得旨意不好入台城,从嫂惦记着与太后问安,凑巧碰到了一处。”
真实凑巧?
南康公主挑眉,饮下一口蜜水,不置可否。
李夫人颔首轻笑,温柔娇美,如水的佳人,让人感受不到半点威胁。
见太后不言,几位侯夫人难免有些忐忑。想到今日入宫的目的,又不得不打起精神,窥着太后的神情,小心出言,见对方没有生怒之意,开始试着探听口风。
南康公主历经世事,不用几人多说,就能听出背后之意。
李夫人冰雪聪慧,面上在笑,眸光却越来越冷。
迟迟不见太后出声,几人的心中越来越没底,声音渐低,犹如蚊蚋。到最后,终于坚持不下去,殿中陷入一片沉默。
司马道福端起茶汤,遮住嘴角的嘲讽。
她早知道会是这样。
送女郎入宫?亏这些人能想得出来。别说天子不会答应,太后这一关就休想过去!
同为司马氏又如何?
正因官家是太后亲生,更不会选司马氏女郎为后。不为皇后,入宫做个美人?好歹是前朝皇室血脉,即便降爵,该有的规矩总不能破,亏他们真能开口!
想到这里,司马道福不免有几分好笑。
比起这些人,那奴子倒显得聪明。自禅位之后,始终居于府内,非必要绝不出门。

52书库推荐浏览: 来自远方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