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双眼睛同时看过来,贾秉诧异挑眉,这位真是郗景兴的兄弟?
郗超很不想承认这是自己的兄弟,避开贾秉的视线,默默抬头望天。
桓容顿了两秒,突然开怀大笑。
“郗将军甚是有趣!”
郗融任青州刺使,加封冠军大将军,都督青、兖两州诸军事。桓容以将军相称,或许无心,也或许是有意。
总之,听到这个称呼,郗融顿时一惊。
以为桓容知晓他与郗超的对话,下意识看向郗超,却见后者神情自然,似毫无所觉,不由得怀疑自己想多,暗暗舒口气,紧绷的神经略有缓和。
当夜,新捕的海鱼送入厨房,借厨夫精湛技艺,烹饪出一道道精美菜肴,配上美酒佳酿,堪称享受。
唐公洛开怀畅饮,喝到兴起,从席间站起身,走到场中,要为桓容表演百步穿杨。
“仆不才,愿为陛下助兴!”
桓容欣然应允。
唐公洛的几个儿子和侄子先后起身,轮番下场,一个接着一个展示武艺。名为助兴,实为向桓容及在座众人展现本领。
别看唐公洛五大三粗,满脸络腮胡,儿子和侄子一个赛一个俊朗挺拔。
轮廓方正刚毅,浓眉大眼,笔直口阔,满身的正气。不似南地郎君俊秀,却有一股北地郎君的豪情。
按照时下审美,唐氏郎君的确称不上俊美,但以后世的眼光,绝对的型男帅男阳光男,不打半点折扣。亮出一身腱子肉,回头率百分之百,说不定还能引来一阵尖叫。
看着几人深邃的轮廓,爽朗的笑容,桓容放下筷子,取过布巾净手,脑中开始衡量,待回到建康,把这几位推出去,能为自己挡多少“火力”。
人形花架固然逃不脱,火力能分散一点是一点。
无论怎么说,对方都是远道而来,让他们切身体会一下建康小娘子的热情,体会一下南地风土人情,称得上是一桩美事。
几名唐氏子弟正捉对角力,陡然间背生寒意,仿佛被猛兽盯上。
闪神的刹那,被对手抓住机会,直接掀翻在地。
脸红的站起身,看向桓容所在,见后者笑着点头,不知为何,瞬间寒意又起。
“几位郎君都是本领过人,饮胜!”
从婢仆手中接过羽觞,唐氏兄弟谢过天子,仰头一饮而尽。回到席间,凉意仍挥之不去。抬头看向桓容,只觉得对方笑容可掬,态度平易近人,自己竟会产生如此联想,实在是太过荒谬。
第二百九十二章 花雨
一切准备停当之后,桓容一行在广陵登船, 沿水路返回建康。
郗融乘船随驾至京口, 其后向桓容告辞, 登岸返回治所。
分别之前,桓容特赐竹简四卷, 舆图一幅,笑言:“如郗将军能将此图绘全,朕将不胜欣慰。”
郗融郑重接过御赐之物, 谢过皇恩。待船队走远, 方才展开竹简舆图。
竹简并无太多稀奇, 舆图则不然。
郗融赫然发现,图上所绘竟是徐、青、兖、幽四州, 不只包括桓汉的州郡, 更延伸至北边的郡县。
看到舆图上空白的一角, 郗融心头一动, 眉心微蹙,不敢马上断定, 桓容话中究竟有几层意思。
思量桓容话中所言, 更像是在暗示他机会成熟, 可以大举派兵北上, 干脆利落的拿下对面几处郡县, 补全图上空白。
明白这是天赐良机,郗融仍有几分拿不定主意。
如果派兵,势必要过幽州。那里是潜邸所在, 没有明旨,郗融真不敢轻易做出决断。
换成郗超,遇到这样的机会,必定是另外一种想法。
可惜的是,比起兄长,郗融始终求稳为上,宁可不要这份功劳,也要将事情弄个清楚明白,才会迈出重要的一步。
这样的性格,平时没有太大关碍,反而有不小的好处。遇上战事,却往往会错过最佳战机。
官船上,桓容闲坐无聊,信步走上船头,迎河风而立,双眼微闭,许久不动,长袖衣摆随风飒飒作响。
未几,郗超走到桓容身侧,恭敬道:“陛下眷顾郗氏,臣无以为报,唯肝脑涂地、鞠躬尽瘁而已。”
桓容转过头,脸上没有半点惊讶。
“景兴明白朕之意?”
“回陛下,臣也是思量许久,方才彻底明白。”郗超实话实说。见桓容挑眉,不禁笑道,“陛下有意北地,怕不是一天两天。之前没有动手,不过时机未能成熟。去岁今岁,各州稻麦皆大熟,从军青壮愈多。”
话到这里,郗超缓缓收起笑容,神情变得严肃。
“相比之下,北地连年天灾,田亩歉收乃至绝收。又遇青、并、幽三州叛乱,长安国库见底,秦帝民心尽丧,诸豪强纵然不反,亦不会如臂指使,甘愿听其调命。”
“秦帝年过耳顺,诸子俱已经成年,长孙亦已外傅。然迟迟不立皇太子,更使得人心浮动。”
52书库推荐浏览: 来自远方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