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慈光[重生]_吾心大悦【完结+番外】(607)

阅读记录

  声音都有些抖,收却稳稳打开襁褓要给婴儿洗澡。

  沐祺、沐裕知道这其实是他们的亲弟弟,梅皇后生的小五,也听说了沐慈把小五带出宫的故事,前两天围观的时候就特地看过——小五脸上光洁一片,其实没有血痣。

  收生嬷嬷也不知道可信不可信,沐祺心里惴惴不安,眼睛看向沐慈。

  沐慈嘴角噙着淡淡的笑容,并不介意的样子,梅容也是蓝眼一闪一闪,一脸兴致盎然。牟渔和朝阳也都含笑看着,楚王府众人没一个人担心的,沐祺的心莫名就定了,看着收生嬷嬷洗三。

  小五受凉,哼哼唧唧哭了。这被认为吉祥,谓之“响盆”。收生嬷嬷一边洗,一边念叨:“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乐。”祝词本是“高”,她忽然想起来这是楚王的儿子,一辈比一辈高不是造反吗?急中生智改了成了乐,然后不管押不押韵,继续道,“洗洗蛋,作大将;洗洗沟,做状元。”然后再给婴儿梳头打扮,不敢再说什么官候的了,只说,“左梳头,右打鬓,找个媳妇到白头;刷刷牙,漱漱口,跟人说话不丢丑。”用jī蛋轻柔往孩子光洁的脸上滚滚,说,“jī蛋滚滚脸,脸似jī蛋皮儿,柳红似白雪,真正是爱人儿。”

  洗罢,收生嬷嬷把婴儿捆好,用一棵大葱轻轻抽打……还没打下去呢,就被忍不住的沐裕抓住了手腕,凶巴巴吼:“你怎么能打我家小五?”

  大人都笑翻了。

  沐祺赶紧抓着沐裕。

  收生嬷嬷好声好气解释:“不真打,轻轻的。”

  沐裕虎着小脸盯着,道:“你悠着点,要敢打痛我家小五,我就打你。”

  收生嬷嬷抖了抖,轻而又轻的用小葱摸了三下,说:“一打聪明(“聪”与“葱”谐音),二打灵俐,三打平安。”随后叫人把葱扔在房顶上。

  一场别开生面的收生就结束了。

  ……

  暗地里却没结束,收生嬷嬷回家,茶都没来得及喝一口平复今天受惊吓的心,就有好几拨人探问她:“今天收生的小婴儿,可有什么特别?”

  “哎呀……”收生嬷嬷一脸惋惜,“那么漂亮的孩子,可惜额头上长了一颗红痣,像……像一朵花。”一会儿再来个人,嬷嬷又换个个说法,“可惜左脸上长了一颗红痣。”再来一个人就变成了黑痣,然后又变成右脸。

  一时间,本就喧嚣尘上的楚王过继嫡出五皇子一事,因为这个不断变幻地方和颜色的痣,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可是谁也不能越过沐慈去查看小婴儿啊,而见过小婴儿的无一不是值得沐慈信任的心腹,就连熊孩子们也没一个开口说的。本该和嫡子为敌的大皇子和二皇子也保持了缄默,谁敢挑拨,或多问几句都要被两个皇子狠狠整治。

  两位皇子的做法,深得德光帝和梅皇后的心,皇室一家人本该存在的嫌隙,就这么不知不觉消弭于无形。

  在众人目光都被小沐梅吸引的时候,谁都没注意到梅容悄悄坐船离开了天京城。

  未及小沐梅满月,就有定海州紧急战报传来,竟然是日照国伙同红衣大食,企图掠劫大幸海上运粮的船队,结果被早有准备的海神军打了个丢命沉船,落花流水。

  第459章悲催的日照国

  天京城连续下了三天三夜的雪,处处银装素裹,纯洁无暇。往年这时候总有些爱好吟风弄月的书生、士族要出门赏雪,又不想跑太远。似锦园中风景稍好些的区域,租借生意就十分火爆。特别在似锦园提供从南理国运来的各色鲜花鲜果酒,从胡商那里弄来的红葡萄酒,从林邑运来的用甘蔗渣酿造的金huáng甜润的出云酒之后,想租借场地的更是排不上号。

  牟渔他们承包的似锦园本就是大幸最好的一个园林,又沾了梅容这个“海神”的光,可以弄到全天下的美酒,更是让人趋之若鹜,哪怕租费、购买酒水的价格一贵再贵,也不乏拥趸。

  但有官职在身的,今年就不敢玩忽职守在工作日应邀去什么园子里围炉赏雪喝美酒什么的了,大理寺衙门和三品以下的朝官都必须亲自出动,带人为天京城除雪,修缮被大雪压塌的一些贫民的房屋,安置受灾群众。并根据大幸原本就有的福利政策,亲自上每家每户发放柴炭钱,把平日存炭的仓库打开,平抑炭价。

  不仅天京城,地方上的官署也开始发放柴炭钱,有些受雪灾严重的地区就启动了义商策救灾,避免姓因为雪灾而受损甚至殒命。不过受雪灾的地方大多断了道路,义商有心也送不进去物资,朝廷就紧急出动了禁军,配合各地厢军,为百姓服务,参与救灾。

  这样出动的军队,一样计算功绩点,国家发放饷银和奖金。同时有了报纸作为舆论引导,大加赞扬军队赈灾的作用,国家的付出;歌颂皇帝的仁爱,楚王的贤德;对百姓灌输“爱军爱国爱皇家”的思想,一时间,皇族、朝廷、官员、禁军和百姓全部得利,经典的楚王式共赢。

  更绝妙是,这次沐慈根本没参与,没发过话,一切都是大幸官、军、民三方自发的行为,充分说明沐慈这两年的下的功夫,施行的策略都没白费。

  除了官军民众志成城防雪灾,十二月的二十五日是冬至节,五天后又是chūn节。两个都是大幸最重要的节日,一直会放假到正月十五,二十天长假。但同样不需要楚王发话,各地官府衙门按照传统,都是不会关门闭户的,特别是管治安和防火的官署,必须留有值守官员,以应对突发事件。

  好在每年官员总结述职都留在了chūn天进行,不然朝官要忙死。

  不仅是天京城,大幸各地都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家家户户置办年货,准备过节。

  礼部官员要准备祝贺仪式,皇帝在冬至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chūn节又要到皇陵祭祀先祖,还要在宫内举办宴会,都是大日子。

  不过,吏部尚书公输庆犯了难,拿不准今年是要大办还是简办,特地上奏本询问德光帝。

  德光帝也发愁了。

  去年冬至节和chūn节,是他作为新帝登基的第一次,不过当时先帝刚过世;他自己又是个“被让位”才登基的皇帝,底气没那么足;且那会儿九弟呆在嵠丘行宫,他觉得没多大意思,并没有办得隆重,是简办的。

  今年却不同,征西军大捷要在冬至日那天,祭祀天地后统一封赏,办庆功宴。他又得了个健康的嫡子,江山后继有人。九弟又呆在天京城的府里,肯定也要出席的。还有,九弟也得了嗣子。

  不过,这些在定海将军的功绩面前,都不算什么了。

  对,又是这个梅容!

  九弟相中的准王君梅容,本就在征西一战上立了大功,如今又再次大败红衣大食,打败了人家还不算,他……他他他……居然还把日照国给“顺手”打了下来。

  话说那个日照国,被夹在定海州和大幸东陆的中间海域,本来地位就变得尴尬,像被包裹的饺子馅儿。但大幸泱泱大国,气量大又讲道理,并没有觊觎日照国那么点狭长领土的意思,还照常与日照国建jiāo通商。

  问题是日照小国自己,一群矮矬穷觉得不安心,不自由,不幸福啊。

  首先,日照国多出海寇,过了好些年掠劫过往海船的幸福日子,连现在的青王,原先的清河王都敢劫,不然青王也不会被梅容所救。

  十年前,梅容这个“海神”横空出世之后,日照海寇日子就不行了——这姓梅的不光有能力,有武力,他还狠得一bī啊!但凡敢冒犯他的海寇,要么给他弄到了乱流风bào里尸骨无存,要么就被群起bào揍然后串起来吊桅杆上风gān当旗子,还白吃黑直抄海寇老窝,日照国一些贵族都在他手里吃过亏。

  梅容都不用上岸和日照贵族死磕。他有本事,回航率高,弄到的商品也种类丰富,物美价廉。他又大方让人跟航,船队规模巨大,选择xing的和日照某些贵族jiāo好,通商,在其港口补给,就足够捧起这些贵族,neng死得罪过他的另一些贵族了。

  渐渐的,日照海寇没了什么生存空间,只能跟着红衣大食混,披着商船皮找机会gān海寇的买卖,红衣大食吃ròu,日照海寇喝点汤。因为日照人从小熟悉大海,有许多人直接被红衣大食雇佣成水手,虽然gān得活都是最脏最苦的,生命还没什么保障,但终归比本土种地qiáng点。

  不过,红衣大食被打败,被赶出大幸海域,日照国被定海州“包了饺子”之后,日子就过不下去了。做海寇的饭碗是绝对打翻了的,支撑日照国财政的许多港口,生意也一落千丈。红衣大食船队被打跑了,大幸海商,其他胡人船队,宁可绕点路去定海州新开设的港口也不到日照港。

  为什么呢?

  因为定海港好啊,人家虽是大国港口,可讲诚信服务又好,还有海神军坐镇,安全!从没有霸王条款,qiáng制买卖,以次充好,骗子遍地,海寇等在半路上的qíng况存在,不需要像在日照港补给那样,得打起十二万分jīng神,否则一不留神,底裤不见还不算惨,最惨连命都要搭上。

  日照国日子不好过,红衣大食派人过来,一勾搭日照就从了,想配合老主顾gān一票大的,把大幸朝廷上千艘运粮运物的船队给打下来,顺便看看能不能把定海州打回来。

  这样极好,一年没开张,但这一开张,足可以吃十年啊。风险和获益是成正比的,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不gān是傻子。

  可惜他们得到的qíng报是错误的,是楚王和梅容联手布置的陷阱。在大幸本土的目光被德光帝的双生嫡子,被楚王抱养走的小五那颗飘忽不定的痣吸引的时候,在yīn谋家想利用小婴儿的血痣做文章的时候,梅容秘密回到了海上,让运粮的船停了一半在楚地的九归港,开出来的船里,有一半,也就是五百艘都是战船。

  是搭载了巨鹿新研发的隐藏式火pào,配合移动式火油弹投掷臂的战船。应该感谢梅家的贡献,当年把五百艘最好的船jiāo给朝廷改造成了战船,弄得大幸的战船光从外表看起来,和商船的区别不是很大。

  梅容可是海商起家的,是个老手,装模作样搞起贸易谁都看不出破绽。他从泰李朝等各处买了粮食,买了物资,上千艘船吃水很深的“商船”在两百艘海神军船队的“保护下”,浩浩dàngdàng回航了。

  船都是帆船,不靠手划的,必须抓着今年最后一季信风的尾巴才能回航。梅容除了利用他自己做的海星盘,脑子里的海图辨识方位,最拿手的还是追信风。之所以喊他“海神”,也是因为海上变幻莫测的风向好像都听梅容指挥似的,他随手指的方向,总能让船队顺风而行。

52书库推荐浏览: 吾心大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