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东北1970_本座无忧【完结+番外】(154)

阅读记录

  闫宝书险些笑出声,“行了啊,陈宏兵的事qíng先暂时放一放,海棠我问你,这唐老三在这边gān嘛的,有和走私的人有过接触吗?”

  冯海棠一愣,“你问这个gān嘛?”

  闫宝书笑道:“别担心,我们打听这个就是想弄台录音机回去,往后可能还要弄彩电,还有一些服装生产的机器,如果唐老三和这些人都接触,那我们还得请你帮忙说说呢。”

  冯海棠松了口气,“我还以为陆向北已经大发到能管海关的事儿了呢。”

  闫宝书笑道:“陆向北早被派到北京去了,我啊,现在就跟完四宁倒蹬点东西,回去等着发家致富呢。”

  冯海棠微笑道:“那行,既然你们都这么说了,我回去帮你们和唐老三说说。”

  第160章

  有了冯海棠这层关系的存在,事qíng办起来倒是轻松了不少。不过他身为一个“手下人”也不好直接开口和唐老三把事qíng说明,毕竟他不想让唐老三知道他和闫宝书和完四宁之间的这层关系。在录音机什么的还没有着落之前,冯海棠在夜里总会跑过来看完四宁,所以每天晚上闫包书都会出去那么一阵子,给他们一个可以单独相处,联络感qíng的机会。

  冯海棠在广州这边待了这几个年头,事实上已经比闫宝书还要了解这个时期的广州的qíng形了。一转眼半个多月过去了,闫宝书和完四宁到了不得不走的地步,临走之前,冯海棠利用自身的关系,在这边帮闫宝书他们弄到了一批蛤蟆镜,价钱非常低,一共二十副,只要了他们一百来块钱。这批蛤蟆镜的到来对于闫宝书和完四宁来说是额外的惊喜,老麦的电影在这时已经红透了中国,多少年轻人都想着带上那么一副眼镜走在大街上出出彩。

  闫宝书和完四宁临走前三天,唐老三做东请他们吃了顿饭,唐老三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对于兄弟来说还是很讲究的,宴席上闫宝书故意露出一副qíng绪低落的样子,不久就被唐老三看出来了。唐老三询问之际,闫宝书先故作推脱不肯道出实qíng,无奈的是唐老三qiáng行bī问,最后闹得闫宝书不得不编了个瞎话。

  闫宝书的理由是,自己没什么本事还跟家里人chuī了牛bī,说这次来广东回去一定要带一台录音机回去,这眼瞅着手里都没什么钱了,录音机还没搞到手,回去之后……闫宝书苦笑,随即等到了唐老三一记重重的巴掌拍在了肩膀头上。唐老三放声大笑,冲着哥几个说:“这有什么的啊,曾几何时三哥我也爱chuī牛bī,不就是不想让人瞧不起吗。”

  闫宝书窃喜,“话是这么说,可这回去了……哎……”

  “不就是一台录音机吗,你们身上有钱吗?”

  闫宝书一听有门道了,“还有呢,除了钱还有粮票,都是全国通用的。”

  唐老三笑道:“你小子是看出来我有了吧。”

  闫宝书笑道:“这不是三哥问起来了吗,更何况三哥是什么样的人物,说您在广州呼风唤雨一点都不为过,所以我就只能把最后一点希望寄托在您的身上了呗。”没有人是不愿意听好话的,更何况是唐老三这样的人呢。

  “你小子真是太会聊天了,不对……东北话怎么说来着。”唐老三和闫包书对视,一同笑道:“你小子真是太会唠嗑了。”

  唐老三能够如此慡快地答应帮闫宝书搞太录音机,这里面冯海棠还是出了不少力的,他暗地里透漏给了闫宝书消息,之后又在唐老三面前暗示,最终才有了这样的成果。录音机终于在临走之前拿到了手里,钱加上粮票差不多花光了闫宝书和完四宁带来的钱,将近二百六十块。

  一台崭新的卡仓式双喇叭录音机拿到手,顺便还弄到了三盘卡带,于是闫宝书和完四宁也就打算启程回东北了。于是,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也就是冯海棠要不要也跟着回去。闫宝书是没什么资格要求冯海棠的,但完四宁有啊,可惜的是这小子脸皮子有时候比大姑娘还薄,明明想让冯海棠跟他回去,可又难为qíng的不敢说出口,最后还得闫宝书亲自出马,当着他们两个人的面问了出来。

  冯海棠内心的真实想法也是想回去的,可他现在走不了,因为江湖有江湖的规矩,既然他跟了唐老三,就没办法做到想走就走,所以这件事还得慢慢来。冯海棠既然不回去,为了安抚完四宁,闫宝书只好找了借口,说从今天起,冯海棠将成为组织内部核心人员,替咱们在广州考察市场,以及拥有了联络专员的身份。完四宁一听这话脸色好了很多,他问闫宝书:“你的意思是,咱往后还得来这边是吧?”

  闫宝书点头笑道:“必须啊,往后咱两还得上这边捣鼓彩电呢。”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闫宝书和完四宁踏上了归乡的火车,站台上冯海棠和完四宁依依不舍,看得出来,冯海棠对完四宁是真的上心,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流露出浓厚的感qíng色彩,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完四宁对冯海棠也不像从来那样了,单纯的只拿他当做“兄弟”。

  长时间的火车旅途并不愉快,从广州到东北有些遥远,闫宝书的脚脖子有些浮肿,完四宁则是有了轻微的黑眼圈,两个人在车上得轮番睡觉,毕竟身上还扛着一个稀罕又比较贵重的玩应儿呢。

  熬了一二十个小时,火车终于驶入了家乡的站台,没有人来接他们,两个人在人群的拥挤下下了火车,扛着装着录音机的箱子往家走。离开有半年之久了,家乡似乎有了细微的变化,夏季的家乡路边都种上了大杨树,飞舞的柳絮到处都是,闫宝书和完四宁徒步回到了老闫家。

  闫宝书和完四宁带回来了录音机,cha上电放在院子里,甜蜜蜜的卡带往里一放,美妙的旋律便传到了四面八方。完四宁深得闫宝书的真传,现如今jiāo际舞跳的也是有模有样,于是两人面对面,摆出姿势在院子里跳了起来。

  闫宝福最近格外的高兴,手里拿了半个大葱,蘸着大酱咬了一口,傻笑道:“宝书四宁,你两这是跳的啥,看起来还挺带劲儿的呢。”

  王姑娘一旁含羞笑道:“刚宝书不是说了吗,是jiāo际舞。”

  老闫家的院子里如此热闹,加上这音乐实在好听,街坊四邻都的是从板杖子的fèng隙往老闫家的院子里看,也有的是抓了一把毛嗑到了老闫家门口看热闹。街坊们jiāo头接耳有说有笑,有人说:“这闫永贵的几个儿子都挺能耐的,老大跟农场那边听说都当官了,老二也跟厂里混的不错,不过要我说啊,还是这老三最厉害,你瞅瞅,家里最小的儿子让他送出去读大学了,以前跟文工团里那也是文艺工作者,哎你说怎么着,人家还就是瞧不上,自己退下来了,你瞅瞅这几年里,人家又是做衣服,又是弄那个什么球的,现在出去转悠了一趟,看看这穿着打扮,多时髦。”

  旁边的街坊笑道:“羡慕吧。”

  “可不咋地,瞅瞅人家的孩子,再看看我的那窝囊废的儿子,上班挣不了几个子儿,下班就知道喝酒,啧啧,我和孩子他爸,真是没啥可指望的了。”

  “嗨,这都是命,各有各的福份,不过你说这录音机得多少钱啊,瞅瞅这么一个大东西,咋地也得好几十吧”

  “好几十?我说贺家老二,我可听说了,这录音机没个几百块搞不来,还几十,你是喝酒把自己喝傻了吧。”

  “妈呀,好几百啊?那得我几个月的工资啊。”

  “哎呀,人比人比死人,看看人家老闫家这几个孩子把日子过的多好。”

  “桂琴是个命苦的,我就是比较心疼她,这要是人不走,跟这儿子那得多幸福啊。”

  闫宝书是故意把录音机摆到院子里的,炫富什么的成分不能说没有,但绝对不占三分之一,也就是说,闫宝书这么做是有目的的。第二天一早,闫宝书和完四宁睡了个安稳觉之后,他们便拿着录音机去了台球厅,如今的台球厅人是越来越多了,这期间都是靠着闫宝福来打理,他若是上班,就是王姑娘过来帮忙照看着。

  与人打jiāo道时间长了,是非常锻炼人的,王姑娘如今那小磕唠的叫一个嘎嘣溜脆,但凡遇上想要降价玩儿的,一律都被她给挡了回去。闫宝书和完四宁到了台球厅后,把录音机cha上电,放了音乐之后就和完四宁跳了起来,来玩儿台球的几乎都是年轻人,一群半大小伙子还有他们带来的姑娘各个都看直眼了,嘴里一边说有意思,一边问闫宝书和完四宁,“哎,你们跳的这叫啥啊?还有这歌,也挺好听的。”

  完四宁笑而不语,只是专注于舞步。于是闫宝书负责解释,“这叫jiāo际舞,我和完四宁去了趟上海和广州学会的,那边的人都老时髦了,全都跳这个。”

  “真的啊?那边人都跳这舞吗?”

  闫宝书笑道,“真的,不骗你们,要不要我教你和你身边的那位美丽的姑娘学一学”

  “行吗?”

  “行啊,有啥不行的。”说着,闫宝书松开握着完四宁的手,来到那对年轻小qíng侣身旁,开始教授他们跳jiāo际舞的要诀,以及如何跟着音乐走节拍。起初这对小年轻的动作也很笨拙,但逐渐的就习惯与适应了舞步,熟记在脑子里之后,动作上慢慢变得流程,这期间也只是花了一两个小时而已。

  年轻qíng侣跳跟着音乐跳的欢快,姑娘脸上蒙着红,小伙子则是傻头傻脑又显得有些兴奋。围观看热闹的人群中不少人都表示想学,都想依葫芦画瓢的学几下,结果都是踩脚,并且踩得生疼。

  因此,闫宝书成了香饽饽,被他们要求传授舞技。闫宝书刚才教那对qíng侣无非是要做出个宣传效果,现在效果达到了,闫宝书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了。从今儿起,闫宝书和完四宁的舞厅也准备开张了,要学的就要教学费,每人五块钱,包教包会。学会之后这里提供音乐和场地,每人入场门票,五毛!

  第161章

  有了舞厅这项业务的加入,闫宝书和完四宁的事业也开始朝着扩大的方向发展。闫宝书的野心似乎深刻的影响到了完四宁,比起从前的混日子来说,完四宁已经开始把心思都用到了事业上,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办法,怎么才能赚更多的钱呢。值得一说的是,完四宁是一个非常值得去合作与信赖的伙伴,最起码冲着完四宁曾对自己有意思的这个方面来想,他就不可能害自己。

  有了舞厅这个项目的收入,闫宝书和完四宁投入的资金很快就回了本,除此之外还得到了一笔可观的收入,这些都是纯利润,毕竟没有房屋租金和人员工资问题,于是在有了这笔款子之后,闫宝书开始了新一步的打算,他开始带着完四宁奔波于街道和工商局。个体经营的出现也是差不多这个时候开始的,大集体小集体也要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野,尽管如此,闫宝书的个体店经营许可跑的也是非常的困难,毕竟“个体经济”也是初出茅庐,为此,闫宝书不得不去找了陆家。

52书库推荐浏览: 本座无忧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