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道第一小白脸 作者:一十四洲【完结】(272)

阅读记录

  林疏:“嗯。”
  他们越过那少年。
  林疏注意到那少年在看他。
  眼睛里,是很灼热的仰望敬慕。
  他对那少年轻轻点了点头。
  那少年本已经失去力气的、缓慢无比的动作,像是重新被注入生机一般,又快了起来。
  前面还有五千道长阶。
  林疏走过这五千道,剑阁山门便呈现在眼前了。
  山门左侧,有一块巨大青石,上书八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这八字乃是剑阁祖训第一条。
  剑阁的日子,是很清苦的。
  习剑、问道、冥思,日夜不歇。
  然而世间事,修仙事,若是精诚所至,便也好像不是很难了。
  剑阁之所以实力超绝,恐怕也有这八字的功劳在里面。
  林疏走过上辈子走过无数次的道路。
  青松,白雪,石台,空地,恍如隔世。
  不同的是,有白衣的练剑弟子,见他来,收剑作礼,道:“见过阁主。”
  灵素道:“阁主,您的寝殿在这里。”
  这是最高处的一间独殿,据灵素说,是阁主所居之地。
  林疏便走进自己上辈子的房间。
  白石作桌,寒玉为床,连陈设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
  从这间殿里出去,过一道铁索,便到了另一座峰头。
  ——那是他练剑的地方。
  灵素说,剑阁的历代阁主,都是在此处练剑的。
  他便就此住下了。
  剑阁的阁主,似乎并不需要做什么事情,上辈子如此,这辈子亦是。
  他大部分的时间,只是在练剑。
  在这雪山绝顶,一切情思杂念尽数沉寂,只余眼前万里江山,手中一柄长剑。
  流雪山下忘返谷,一片空茫,使人忘我,继而忘归。
  浓雾起时,云海升腾,远方天河失去形迹,滔滔水声亦随心境下沉渐渐消失,万籁俱寂。
  问剑峰山高万仞,登临绝顶,居高临下,看见茫茫尘世,不过山下一寸。
  长相思第一重。
  第一式,空谷忘返。
  第二式,不见天河。
  第三式,壁立千仞。
  而此后,不再看山下,不再看身周,寂然无所思,只觉天地浩大——便至第二重。
  第四式,万古云霄。
  第五式,天地无情。
  第六式,湛然常寂。
  天地已尽,又复返归自身,是第三重。
  光阴如流水,三年间,他练到第七式,一叶孤舟。
  林疏收剑。
  他的修为已经全回来了,甚至比上一世更深厚,只是迟迟没有渡劫的动静,在直觉里,也还很远。
  大巫所说的四月廿七,似乎快到了,要回去看一看日子。
  风声。
  天地间,连绵不断的风声。
  他就这样站着,到夜晚,山巅离天很近,夜空向下压,星光扑面而来,又在乌云中隐去。
  雪渐渐大了,他闭了闭眼,几片雪花拂在脸上,又落下去。
  灵素走上前,为他披了羽氅。
  其实,他并不冷。
  他已经想不起冷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了。
  七情五感,前尘往事,也都渐渐渐渐,雾一样消散了。日复一日,就这样过下去,也不觉得有什么。
  只是深夜里偶尔觉得,他的寿命随修为无限延长,而他的生命就这样,被寒暑日月渐渐剥夺。
  每到这个时候,他都会想,不知凌凤箫睡得好不好。

第140章 清卢
  四月廿七。
  这一天, 倒是有了别的事情。
  灵素说, 阁主, 新近入门的弟子经过了考核,正式拜入我剑阁,众弟子与长老在大殿相候。
  剑阁的规矩, 每一个新入门的弟子都是记名弟子,记在某位资历高,修为也深厚的师叔、长老乃至阁主名下。记名之后, 除了学习基础功法和剑招, 他们大部分主动学习记名师父这一脉的武学,日后便有可能成为亲传弟子, 被师父带在身边教导。
  ——另有一部分弟子并不想有亲传师父,而是自己悟道, 那就另当别论,藏书阁中典籍浩如烟海, 全是前人心血,也不怕弟子无人引领,最后蹉跎岁月。
  今日就是弟子们被分派给记名师父的日子, 称为“入门典礼”, 多数弟子已经在长达三年的考核里选定了要跟随的师父,所以典礼并不长,只是走个形式。
  林疏来到大殿,长老们坐在大殿主座下首,新弟子则整齐站在大殿中, 旁边亦有几个师兄师姐带领。
  见林疏来,弟子们齐齐行礼道:“拜见阁主。”

52书库推荐浏览: 一十四洲 江湖恩怨 武侠修仙 欢喜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