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迪见到何然之后,一开口就是感谢的话,面对一个比自己要小上许多的少年,张晓迪倒是十分坦然,这正在这个年代也还是比较少见的,哪个年代都不缺那些仗着年龄说资历的家伙,难得遇到像张晓迪、李飞这样的人,何然是乐意与之来往的。除了感谢之外,张晓迪也向何然讨教了很多自己在大学中遇到的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何然对许多问题进行了解答,但是更多的问题他暂时没法用现实来说明,有些东西并不是这个时代能证明的。因为这个缘故,何然对Z国的计算机人才更加上了心。曾经有过的念头又一次冒了出来——提前建立一个Z国的红客联盟。
作者有话要说:
小资料:
历史上第一封E-mail确切的发出时间、地点、人物有所争议。
《互联网周刊》报道为:“1969年10月,世界上的第一封电子邮件是由计算机科学家Leonard K.教授发给他的同事的一条简短消息。”
1971年由为阿帕网工作的麻省理工学院博士Ray Tomlinson测试软件(SNDMSG)时发出的,并且首次使用“@”作为地址间隔标示。
1987年9月20日[1]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是由“德国互联网之父”维纳?措恩与王运丰在北京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发往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其内容为英文,大意如下。
原文:
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
中文大意
跨越长城,走向世界。
这是中国通过北京与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之间的网络连接,向全球科学网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
伊妹儿 网络诞生代名词
伊妹儿,这个10年前风靡全国的代表着当时互联网的词汇,是伴随广州163电子邮局而诞生的。1998年3月,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己开发的免费邮件系统Coremail,在丁磊和陈磊华的努力下诞生了,对于中国互联网,这是具有符号意义的事件。这第一套免费邮件系统很快被丁磊挂在163.上供中国当时的网民免费使用,并在当年年底就拥有了40万用户。163.作为当时最著名的免费电子邮局,其最初属于丁磊于1997年创办并任CEO的网易公司所有,虽然163电子邮局后来几经易手之后,现在该品牌已不存在,但这个产品为丁磊创造了原始积累,为网易日后的发展壮大以及在电子邮箱领域至今长达十几年的绝对影响力奠定了基础。
想了解电子邮件发展史:news.dayoo./china/200907/14/54502_9946939.htm
第26章
周隐之和李飞他们是在Z国网站的论坛上认识的。
很简单的相识方式,周隐之提出了一个黑客上面的问题,而李飞凑巧地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之后的联系便密切了起来。
周隐之已经是一家小企业的公司职员了,毕业两年,从实习转正,没有丝毫的曲折。会对黑客产生兴趣,其实还是因为偶然间在新闻中看到的关系,那不过是一个小案件,但是正是从中,他看出了自己感兴趣的点。从一个平凡的小职员成为一个隐藏在网络背后的黑客,这件事,听起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可以算是一个小传奇了,但是事实上,大多数有心学习的人并不是很难做到。到目前为止,周隐之也是个二流黑客了。
从SD省赶到SH市的时候,周隐之并不是没有怨言的,但是,只要一想到李飞说的构想,他就能把怨言抛到一边。
何然和李飞、张晓迪提到了关于创建一个红客联盟的构想。李飞和张晓迪自然是赞同的,他们甚至为网站之后的管理人员也选定了,而被选定的这个人正是周隐之。
“周隐之?这个人可靠么?”何然问道。
李飞笑了:“虽然我们和他只是在网站上接触,但是老实说,我觉得这个人还是很可靠的。他的技术算不上是顶好的,但是一个网站的管理人员最重要的并不是技术,而是他的做派为人和部署能力。他在网上的言行举止很好地体现了这些才能,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有成为黑客的热情以及成为黑客的操守。”
“嗯。这么听你们说的话,还是可以的,不过……”何然顿了下,虽然觉得有不信李飞的意思,但是他还是开口了,“我觉得有必要先认识一下。你可以先把我们的构想告诉他,然后让他到SH市来,见一下面也是有必要的,毕竟以后真的要合作,互相认识互相信任对未来的发展也会更有益。”
李飞当然能听出何然的意思,虽然奇怪何然为什么会比起自己这个成年人思虑还要成熟,不过他从来不是一个多事的人,同意了之后就把这件事和周隐之说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修半缘
天作之和
天之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