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高帝纪 作者:一只小蜗牛【完结】(103)

阅读记录

  “那么就在关陇、蜀中兴办学校,总可以了吧?”
  “秦、蜀虽为我大雍腹地,承平日久,少有战乱,但在此处办学,还有一个难处。”
  刘符凑近,“什么难处?”
  “钱。”
  听王晟直截了当地吐出这么一个单字,刘符不禁愣在原地,便听王晟继续道:“若要在各地修学宫,为长久之计,则不能久占各县衙所,必另建学舍,这是第一笔钱。选任教授之人,当由朝廷赐予品级、发放俸禄,这是第二笔钱。朝廷不可能于每县均设学宫,有学子从外地求学,朝廷还需为其提供食宿,这又是第三笔钱。国家百废待兴,百姓困苦,不能加之以重税;王上又连年征战,所需钱粮无数,国库空虚。这修学宫的开销,又从何处出?”
  “若非景桓今日之言,我尚不知此事有这诸般难处。”刘符只听得白头发都要冒出来了,惆怅地叹了口气,不甘心道:“我……我征战多年,怎么还这么穷?”
  “国弱则民穷。王上自起兵以来,至今不过六载,而天下九州,已有其四。”王晟宽慰他道:“如今王上已得巴蜀,此为天府之土,可资长安。齐有盐铁之利,江南为鱼米之乡,若据而有之,何愁天下不富?今王上意欲东出,用兵不戢,故国无余财,待中原稍定,自无此虑。”
  刘符果然大感安慰,颓唐之情一扫而空,有了一个看得见的目标,人也就有了力气。王晟言语之间,一会儿带着他山重水复,一会儿忽然又带着他柳暗花明,让他的心情也跟着上上下下的,好不波折。刘符坐不住,起身走了两圈,忽然转身道:“景桓,不对,方才说的是定一个考核官吏的法子,被你岔开了。”
  “是,臣说的远了些。臣回去后,再和相府诸吏商讨此事,不日便呈报王上。”
  “嗯,丞相署里的那个名唤……”刘符敲着额头回忆了一阵,终于想起了上一世那个进言劝他不要伐梁的人,“哦!那个薛举!对,我看这个人还不错,有见事之机,是可用之才。另外,此事再和蒯大夫商讨一下,他对洛阳的情况比较熟悉,行事也方便一些。”
  “是。”王晟虽不知刘符如何突然提到薛举,但也不多问,当下便应了下来。
  “景桓,依你看,治理司州,多久能见成效?”刘符沉吟片刻,又问。
  王晟不假思索道:“以洛阳之重,臣以为,至少一年。”
  “一年?太久了……”刘符走到剑架旁,抬手沿着冰凉的剑鞘抚了过去,背对着王晟道:“诸国若有异动,没你镇守长安,我带兵在外放不下心。”
  “王上新平魏国,一年之内不应用兵。”
  “你不去打他,他便要来打你。”刘符握住剑柄,猛地拔出宝剑,立在眼前端详,“强敌环伺,身不由己啊。”
  一道青色的寒光映在他眼睛上,将这张年轻的脸笼上一层肃杀之色,王晟抬头看着他道:“梁王征战江南,无暇北顾。且此人年高,臣闻其四子皆孱弱之辈,而其弟梁预深有韬略,屡立大功,声望日隆,日后恐有动荡。臣以为南梁数年之内,不足为虑。而齐王与燕交恶,来年必有大战,可保我大雍东境无虞。如此,王上只需防备赵国南侵。赵王新失绛州,必不会善罢甘休,绛州城外,恐有动作。”
  刘符将剑推了回去,“嗯,此处我会多加防备。”
  “王上,内常侍求见。”
  刘符方才与王晟说了一通,早就把流言的事忘得一干二净,这时重新提起,再看王晟就又有一丝不自在。但他刚劝完王晟不要在意此事,总不能先自己打自己的脸,于是他便若无其事地坐下,故意看着王晟的眼睛问道:“内常侍应当是查出流言的来处了,景桓可要留在这儿听听?”
  王晟忙道:“臣请回避。”
  刘符早料他如此,点点头,也不挽留,让宫人送他出去后,便叫来内常侍。
  “查清楚是谁传的流言了吗?孝伦?”
  内常侍道:“禀王上,确是孝伦夫人命人在宫中散布的流言,萧婕妤与孝伦夫人私下里并无接触,应当并未参与此事。”
  刘符重重地叹了口气,他这个姨母啊……
  他眼前又现出那一日在刑场上,孝伦请求要刘德先饮鸩酒,却被他狠心驳回时她万念俱灰的神色,一时间心头微动,竟不知要如何处置她。
  刘符像是自言自语一般地喃喃道:“就凭她一个人,如何能把流言传得这么广?弄得宫里宫外都知道这事了……”
  内常侍却以为是在问自己,便直言不讳道:“如此污蔑,本为无稽之谈,却一时间在宫中传得沸沸扬扬,王上当任其责。”

52书库推荐浏览: 一只小蜗牛 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