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高帝纪 作者:一只小蜗牛【完结】(261)

阅读记录

  王晟开门见山,“朝廷下令,免去赵地两年的赋税,但各地竟违抗朝廷、私自收税,我已命司农彻查此事,如其有不便之处,还需少尹鼎力支持。”
  苻修应道:“是,下官定竭尽所能。”
  “各州恐怕均有此等现象,还需另派专人调查,此事由你负责。”王晟捧着手炉,手指几乎没有血色,“此外,各地流民甚众,土地荒废严重,需得重新清查人口、土地,你也一并派人办了,务必在明年开春之前给我结果。”
  “过几日我便上书朝廷,拨些钱款以安置流民、抚恤亡卒,等今冬一过,到了春种之时,哪一州、哪一县还有流民没有被安置在土地上,便自下而上追责,一直追到我为止。”
  苻修听他说完,有些迟疑地道:“大人,这……是否太急了?”
  “朝廷自然不急,百姓却一冬也等不得了。”王晟说着,忽然顿了一顿,手指在手炉边缘蜷起来,片刻后才又继续道:“我在此地,恐怕不会超过一年,待我走之后,朝廷考核升贬,全看尔等如何为政。我来开一个头,余下的,就靠诸位好自为之了。”
  苻修听出他话中鼓励、劝勉之意,也从他话音之中,明白了王晟走后,钦点的太原府最高长官便是自己,他日后如何,全看太原如何,不禁心中一凛,既感奋又惶恐地道:“大人放心,下官定当尽心。”
  “少尹既有此言,我便放心了。”王晟微笑道。
  “多谢大人提点,”苻修对他一揖,“下官这就去安排。”
  待苻修走后,王晟敛了笑意,闭上眼睛,低头又忍过一阵不适。他摸了摸怀里的小手炉,轻轻叹了一口气,随即面色冷厉起来——
  斜日透虚隙,一线万飞埃!
  片刻后,他扶着桌案站起来,吩咐道:“备车,去录事参军府。”
  一冬过去,王晟几乎一直在各州之间奔波,亲自督促各地免除赋税、清查人口和安置入田之事,也是赵地太广,他一直到年初才又回到太原。也不知是因为赵地的冬天太冷,还是他太过奔波劳碌,亦或是什么别的原因,他这腹疾一直断断续续,不见大好,不论吃药、施针,就是止不住疼。到了春天的时候,眼看着去年的衣服又大了一圈,就连他自己也不禁叹了口气,不知日后回去要如何交代。
  所幸到春种之时,几个燃眉之急的问题已解决的差不多了,他看着宽出来一截的腰带,想起了那句“吾貌虽瘦,必肥天下”,觉得倒也说得过去。
  但还不等他松一口气,朝廷便又发兵南下争夺襄阳,粮草从长安和洛阳两地运输。王晟虽远在太原,却时刻关注着南面,怕袁沐等人从未在后方独立主持过粮草工作,粮草供应不上,将前线大军置于险地,还特意写了封信给他们。他领着太原府尹的俸禄,却还操着丞相的心,不过幸好没让他挂心太久,襄阳的捷报就传到了太原,一起传来的,还有一首据说是破城当日,刘符倚马而成的诗。刘符原本无意让王晟知道,好事者却争相拍马相媚,自发地将“王上的新作”昭告天下,半是起哄、半是讨好地将它吹到天上去了。
  王晟当时正在用饭,政务缠身,他一向吃得少而急,听说了这么一首诗,不禁停箸笑道:“念来听听。”
  李九便低头读了起来。念完之后,抬头见王晟面色微白,敛了笑意,他不禁心里打鼓,一时没转过弯来,心道王上写的诗,总归是不错的,不知道为什么引得王晟露出这样一幅表情。他又低头看了一遍,确认自己也没读错哪个字,不禁开口问道:“大人,这诗有什么不妥么?”
  王晟摇摇头,一只手又轻轻抚在胃上。李九这阵子见他犯病见得多了,也有了经验,知道他不会再吃,于是撤了吃食。等他回来之后,见王晟果然又伏在案边吐了起来,自打他们来河东之后,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多少次了。王晟不让他拍后背,他只得备了杯清水候在一旁,见着吐出的饭里还混着血丝,不禁担忧道:“大人,这都多久了,还没止住红呢。等这次回长安之后,和王上说说,先休养一阵吧。”
  王晟吐过之后,用手帕掩住口,闭着眼睛半晌不语。李九知道他这样肯定是因为刚才那首诗,但既想不出具体是什么,又不可能开口问,只得揣着疑惑,把地上收拾干净后就默默关门出去了。
  刚出门没过半个时辰,他忽然见到李七,不禁惊道:“老七,你怎么来了?”
  “废话!”李七哈哈一笑,“不是王上让我来,我敢自己乱跑么?”

52书库推荐浏览: 一只小蜗牛 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