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心下一凛,仔细斟酌了半晌,方才说道:“我大汉建国七十余年,从最初的百废待兴,民生萧条到如今的仓谷糜烂,钱串腐败,无不昭示了几位先皇的兢兢业业,英明神武。然则休养生息许久,国力充盈,正是陛下大有为的时候。草民私下研读过董先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草民窃以为,董先生所主张的儒术已经不再是战国时代的儒家学说,而是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许多内容。他所提倡的统一、仁义乃至君臣伦理纲常等论点草民是十分认同的。然则若是因此就一味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于其他的学说来讲未免太过不公了。毕竟当初百家争鸣,大家都是各有各的主张和优势,怎么能说儒家就一定比其他学说要优秀呢?”
东方朔的回答虽然含糊,却也十分尖锐的提出了此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忧患,那就是无法平衡朝中其他学说的势力。无法平衡,则无法制衡,这对于一个帝王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对于这一点,刘彻自然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今日他举行大朝会的目的并不是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是想要将董仲舒等人顺理成章的塞入朝廷当中,再以春风化雨的形式慢慢浸透整个朝廷。却没想到这董仲舒平时百精百灵的,到了最紧要关头偏偏要横生枝节,弄得自己颇为被动。
想到这里,刘彻不满的皱了皱眉。却也不甘心就这样将董仲舒逐出朝廷,顺了那些人的意。踟蹰间目光下意识在朝廷中搜寻,见到韩嫣之后,眼前一亮,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太中大夫韩嫣,你可有什么见解?”
按道理说,这样的大朝会,俸禄千石的韩嫣是没有资格说话的。不过既然是刘彻点名问到了,众人也都知道两人的关系,也就不再多事。反倒是有些期待的看着韩嫣,毕竟他不待见儒学的流言已经传了很久了。众人倒是想知道韩嫣在众目睽睽之下又是个什么态度。
察觉到众人投递在自己身上的灼灼视线,韩嫣心中不由得生起了一丝好笑,面上却不动声色的起身奏道:“回禀陛下,微臣以为,董仲舒的策论文采斐然,微言大义,实在是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然则理论倒是好的,不过未免太想当然了一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置我黄老之说于何地?又将那些个兵家,法家等学说于何地?此事干系重大,还请陛下三思。至于董先生认为的君主当以仁政爱民,这一点我大汉几代先皇都是以身作则,勤政克俭,相信到了陛下这里也一定会做的更好,所以这也不是儒家的独创。不过董先生所说建立学校,培养贤才为朝廷效力的建议微臣认为实在可行。”
这算是打一棒子,再给个甜枣?刘彻听着韩嫣奸猾的回答,不由得好笑。
众位朝臣虽然对于没将董仲舒彻底赶出朝廷有些失望,不过最大的顾虑没有了,也就不在意这些个小事了。反正一个军校都建立了,也就不差一个学校了。那只韩嫣并未说完,顿了顿之后,又抛出一个炸弹似的消息说道:“儒家提倡的君臣伦常,天下一统的这个说法,虽然听起来好像很新鲜。不过微臣认为,概括起来也就是无规矩不成方圆几个字。早在先皇一朝,先帝就颁布了同意朝服以及各地诸侯用度规格的旨意,只不过是因为先帝大行的缘故,并没有彻底执行到封地郡县罢了。因此微臣肯请陛下立即明诏天下,请继续完成先帝的遗愿,这也是陛下能为先帝做的最后一件事。”
刘彻的嘴角不受控制的上扬,不过他还是缓缓扫视了一下朝中众臣。有田带头十分机灵的跪地请旨道:“请陛下明诏天下,完成先皇的遗愿。”
周亚夫等人立即跟着应从,其余朝臣不得不复议。刘彻勾了勾嘴角,光明正大的将重立朝廷规章典籍制度的旨意下达下去。
等众人起身之后,赵绾却躬身上前奏道:“既然陛下决意完成先帝的遗愿重立朝廷规章典籍制度,微臣在此恳请陛下依照古制,设立明堂、辟雍。“所谓明堂就是古代天子宣明政教,接见诸侯的地方。至于辟雍,则是学校的另一种说法。只不过这两个名字还是跟儒学有关。
此言一出,韩嫣下意识看了一眼卫绾,然后不动声色的转移了目光。
刘彻沉吟片刻,打量着朝堂中大多数臣子都没什么排斥的神色,也就顺水推舟的说道:“准奏。”
并指定卫绾,窦婴负责此事,王臧,赵绾从旁佐助。
而韩嫣则施施然的站了出来,继续说道:“为了让我大汉几位先皇德政天下的事迹传播于世,让百姓更加了解到他们现在的幸福安康都是几位先皇共同努力的结果。微臣恳请陛下在辟雍之后多加一门学科,则是熟悉我大汉自开国以来到如今的施政举措和几位先皇所做的努力。将我大汉的历史和几位先皇日常所说的话编辑成书,每一位加入辟雍的学子必须熟读,每位想要入朝为官的士子在入职之前必须接受考核,如果回答不纯熟的话,不能入朝为官。”
52书库推荐浏览: 八爷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