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然跟着他抬头往上看,天上飘着几只风筝。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人儿身体好。这时间已经有精力旺盛的小女孩在妈妈的带领下,出来放风筝了。
吹了吹手中的糕点,李然疑惑:“你们平常都玩什么?”心理年纪大,所以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家里,亦或看书。真要出去玩了,也就是去熊爷爷那,蹭会电视。对这时代的正常活动,李然不太清楚。而胡建军虽然经常和他呆一块,可让他老实的呆家一天不出门,那是绝无可能。往外跑,对于他来说,才是正常的。
想到现在这时候没电脑,没一系列的游戏电器,自家就连电视也没一台,李然对胡建军他们的娱乐生活起兴趣了。
将口中东西吞下,胡建军对这话题来了兴致:“我们能玩的多了,咯,打架。”
“嗯?”李然听这一挑眉,胡建军呵呵一笑,急忙摇头:“说错了,说错了!打架不算,我们爱玩的东西,打球是肯定算的。乒乓球羽毛球都行,这两样拍子都容易买到。和同学打赌比赛,玩下叶子牌,还有别的,都能打发时间。”看了看李然,胡建军义正言辞道:“我和他么不同,不需要那些无聊的东西来浪费光阴,我学习的时间一直都不够。”
李然对他往自己脸上贴金的话不置可否,胡建军的学习时间的确不够,却是因为他玩的时间太多了!
指了指市中心的那条文兴街,胡建军接着说:“这些都是老实少年玩的东西,叛逆玩潮流的,就成为人们口中的新青年了。他们一般都留着长头发,穿喇叭裤、提录音机在街上走。喜欢谁,录音机里就放谁的歌,跟着哼。兴致来了,大庭广众下就跟着大声唱,表演段节目。我们学校那些有钱不服管的,基本上都是这副打扮。”李然听到喜欢谁放谁歌,恍然明白过来,这新青年换个词就可以说是追星族了。
糕点吃完后,胡建军讲胳膊搭在李然肩上:“除了歌,还有跳舞。文兴街左边那条路走会儿就能看到市里最大的广场。我和人去过,那里每到了晚上,都热闹得不行。跳舞和特地去看的人特别多。像我认识的人里面,就有些混在里面学舞步。这东西有瘾,玩了次后,就成了只有闲着就往那跑。”
带着李然往学校走,胡建军下决定:“今天晚上我带你过去看下,让你明白他们的疯狂!”李然呆呆的被他拖着走,脑里就一个词:迪斯科!
第55章 赚钱(2)
八十年代初的文兴街旁的广场是每天举办文洋市里最大的“露天舞会”的地点。围观者经常有成百上千,有的带着录音机,有的直接就用口琴、笛子、吉他、二胡这些方便的乐器伴奏。只要不下雨,这里就绝对的热闹非凡。
李然听着胡建军的形容,和他以及杜成等一群朋友来到了广场。
动听的音乐,激情的舞步,笑着扭着身子的人,让广场的的夜晚显得特别的迷人。少年们到了广场,一个个都闲不住了,打了招呼后,都冲进了人群,加入到了快乐的队伍里。
李然往四周看了看,疑惑道:“人是挺多,不过没到成千上百啊。”
胡建军听这话点点头,将李然拉到一边,找了个空着的石凳上坐下来:“成千上百是以前,今天因为过节,人已经多了蛮多了。平常都因怕出事,给在家跳。像杜成,因为他家宽敞,所以他们附近的人都在他家跳舞,开家庭舞会。”
李然奇怪:“为什么会变少?”
将嘴凑到李然耳边,胡建军小声解释原因:“人民群众是想在这跳,可国家不准许,自然得让步了。杜成听他妈说,在80年6月的时候,文化部因为觉得在大庭广众下跳舞,伤风败俗,而给市里下了严令通知:公园、广场、饭馆、街巷等公共场所,禁止聚众跳交际舞。因为这原因,这里人才变少的。通知刚发下来的时候,这广场上更是人都难见到几个。现在通知已过了两年,没啥效果了。这段时间慢慢有人在这活跃,也没人管,想来正府态度真转变了。”
李然恍然大悟的哦了生,看向在人群中兴奋扭动的杜成,他跳的舞步是在年轻人中间最为流行的——迪斯科。想来是经常跳,他的舞姿不错。膝部随着节拍不停的颤动,胯上和膝部也快速屈伸,看着就有力量感。
即使对跳舞没意思,李然也不得不承认广场上的气氛,非常容易将人吸引着加入里面。侧头看着胡建军,李然问道:“你不过去?好像挺有趣,杜成跳得很开心。”
“我还是在旁看着就行,真跳,一个动作得学半天,那我得疯。”看看那花里胡哨的动作,胡建军敬谢不敏的摇下头。
52书库推荐浏览: 泪落满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