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然现在心里感觉复杂,但不想见到胡建军,却是肯定。等真要上车了,李妈看着李然不停嘱咐:“你们两在外面小心点,注意安全……”李爹要送李然去学校,李妈在家照看生意。看着李然,李妈现在后悔自己这么早让李然上大学了,即使知道自家儿子心态成熟,李妈也不由得担心。比起那些七大姑八大婶艳羡嫉妒的目光,李妈更希望自家最小的孩子在自己身边多呆几年。带着笑意的听着李妈的话,李然和李爹都跟个几岁小孩似地,老实点头。
摸摸李然头,李妈叹气:“没想到你年纪最小,却离开得最早。”李然露出笑脸打趣:“妈,别说的跟死了孩子似的。”这话成功的让李妈从悲伤的气氛中脱离出来,给了他一脑袋瓜。
坐在车上,看着渐渐身影变得模糊的亲人,李然眼里泛起水光,李爹拍了拍他的肩,无声安慰。转过头,想着大学的日子,李然抿嘴,胡建军,你总该长大了。
第63章 追
从学校食堂回到二栋宿舍,李然刚要上楼,就听到了一句叫喊声:“那最小的男孩子过来。”
识相的站住,李然走到看管宿舍楼的尤大叔旁边,作为这栋楼乃至全校最小的学生,李然很不情愿的出名了。
学校里工作的大叔大婶叫那他最小的男孩子,老师叫他小学生,学生叫他小同学。现在李然只要听到谁话里带上小字,就会忍不住停下脚步。没办法,这年头大学生里四五十岁的都有,跟李大哥,李大嫂样,带着孩子来上学的也不少。李然作为华丽丽的跳级考生,名副其实的刷新了此大学的最低新进学生年龄。
走到大叔面前,李笑道:“尤叔,找我……”话没说完,尤大叔就将话筒递了过来:“你家里人电话。”
接过话筒,李然露出个感激的笑,随后电话里就传出了李妈的声音。笑着听李妈重复无数次的问候话语,再耐心的回答了李妈的问题后,李然询问家里情况,他已经一年没回家了。
家里自是没出什么坏事,喜事倒有不少,李妈的声音里带着股万事顺心的满足感。
四哥分配的单位出来了,依着李然的意思,给学校以及有关领导送了些意思意思的土特产后,四哥分了个好单位,前途光明。
李爹在舞厅旁边开了个饭馆,用来给舞厅跳舞跳累的人提供能量,顺便将烧烤也作为零食,摆在了里面,卖给年轻人。
胡妈搬家后,在市场跑了几趟后,开了个头饰铺子,赚女人钱。因为想着潮流,她还开始跑上海,看有没有什么出色的新货。每次从上海回来,她都带着大包小包,家里等着拿东西的熟人很多。带东西这风俗,可是一直很流行。
两人在话里闲扯,尤大叔指指墙上挂的钟,提醒他时间。李然对着他点点头,表示明白。
李妈说完了这些,提起了最近胡家发生的一件大事:“你胡姨找到她家建国娃子了。”
“建国?”现在是一九八四年,距离胡建国离家出走已经六年了,这些日子里,李然不是没听说过胡妈到处托人找人,可中国那么大,没方向没目标,就想在茫茫人海里找出自己要找的那个人,谈何容易。
“在哪找到的?”李然疑惑的问道。
“上海,那可真是巧得不行!”李妈说这时,语气激动,显然这巧合得令人称奇:“你胡姨在上海,也就抱着瞎猫碰上死耗子的心思,试探性的给自己在上海认识的那些朋友看了下建国娃子的照片,就刚好被其中一个人认出来了。听那人说,建国这娃子现在是在上海一工地里,打苦工。你胡姨那可是心疼得不行,在得到消息后,当天就过去把建国给抓了回来,现在估计都在回家的火车上了,我们也是刚知道这消息。胡家那是都乐翻天了,这可是件好事。”
叹口气,李妈接着说道:“你说这文洋市和上海相隔得不知多远,搭个火车都要几天,还票费死贵,建国这死心眼的孩子也不知道怎么过去的。日子过得那么辛苦,也不知道回来,偏要和大人犟,弄得现在算哪门子事。”
李然皱眉:“妈,胡三哥到家后,你去看下吧。”对于胡三哥在外呆的几年生活,李然实在不抱好的幻想。
“这妈知道,你妈连这都不懂?一年没见,你这孩子越来越爱装大人?”李妈对于自己的处事还是很自豪的。
好笑的咧开嘴,李然无语,他一直都想得挺多,哪是这一年的功劳。
支吾了会,李妈问道:“今年暑假回来吗?”上次放寒假,五姐回去了家里,而李然则是留在,即使他口口声声说着因为要做兼职,补课等原因不能回,李妈还是隐约察觉到他是在躲什么。至于到底躲啥,李妈想了半天,也没得出答案。
52书库推荐浏览: 泪落满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