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喜 第22章
刘氏有些骑虎难下,她是不太想这么快就把这些告诉宁晓枫,可转念一想早晚都要说,最后还是将这些事都交代了一遍。
“咱们沈家家大业大,这些数字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都会有一些改动,所以日后你管家的时候也是要记清楚才好的。就比如说咱们沈家的三个宅子里,不分老少,现在仆人是五十四人,仆妇四十六人。这其中有八十六个人都是有卖身契的家奴。余下的是一些请来传授护院本事的武教师,家学里的几位先生还有与家里有契约的郎中及学徒数人。这些也跟其他家产一样都是会有变动的。奴仆犯错发卖出去的,或是哪个宅子的主子又买了新奴才,这些都会随时记在管家的本子上,日后你可以随时朝管家问话。”
宁晓枫还是第一次听说三个宅子,于是问道:“这三个宅子是指哪三个?”
刘氏笑呵呵的回答:“看我,都把这件事给忘了。你刚进门,对沈家很多事都不清楚。咱们沈家有三处宅子。咱们在的这是老宅,也是大宅。是祖上传下来的,只有当家人才能住的。另外还有两处每年也会从咱们这边拿银两,所以才会有一部分账要在账本上。那夏宅是老太爷的庶弟一家所住。当年老太爷为他专门修建的夏宅,他们便搬到了外面的宅子。如今他们那一枝也是人口颇多,每年咱们这边订好了要给他们三千两的用度。夏宅里,仆人仆妇各有十三人的卖身契都在老爷手里,余下的都不归咱们管。秋宅是老爷的庶弟所住。每年供他们同样三千两,那院儿倒是没有咱们这边的下人在。只是三个宅子的孩子们都会来大宅的家学启蒙读书,逢年过节也要聚在一处,算是分宅未分家。你和大少爷成亲的时候他们都在的。”
宁晓枫听得头都大了。好在大概意思他是明白了。沈家还有两个宅子,一个是爷爷辈儿住着,一个是叔叔住着。两个院子里的人还得靠沈家主家养,还真是家大业大得很。他是对三千两没什么太大的概念。但从自己的嫁妆只有两百两上来说,三千两明显数目不小了。“那夏宅的仆人仆妇也要从公中走账?”
刘氏点头:“正是了。不过倒也没几个钱。如今还剩下的,也都是当年老爷子还在世的时候分给二老太爷用的。所以这么多年下来也都年迈了。沈家善养家奴,所以钱是一直不会断的。”
这倒是不错的规矩。宁晓枫点了点头。“那沈家的铺面和田地又各有多少?”
刘氏回道:“去年底的账上,全国的铺面一共有三百二十六处,其中庆闻堂便用了五十九家。其他的南北特产、布匹丝绸、笔墨瓷器都有。不过绝大多数都是租出去收租子的。咱们都南郡本地便有铺面百户。田地倒是不太多,只有五千七百亩,不过这不算二十六座庄子的农地。另外还有山十六座,基本都是产药材的。至于佃户这个是不做精统的,毕竟变化太大,而且绝大多数都交给当地的庄头去打理,每年只要固定财物就好。”
宁晓枫足足听了一上午沈家到底有多么有钱。也难怪是都南郡最大的药材香料商,真是宁晓枫想都没想过的有钱。比如每个月沈家大宅的用度精简着花还要四五百两这种,他深刻觉得夏宅和秋宅的一年三千两实在是不算多。但又听到当初二老太爷和二老爷搬出大宅之前都拿了铺面和土地,让他们自己经营,也就释怀了。毕竟给房子给地给店铺还给钱,自己要是赚不出来自己的吃喝用度也就太没出息了。
中午用饭之前,刘氏才终于离开。宁晓枫在她离开之后长出了一口气。赶紧跑到书房用他所熟悉的数字将刘氏说的内容,尤其是各种跟数字有关系的都赶紧记了一遍。有一些记忆略有模糊的,好在有蚌儿和玉如帮忙记着,但是基本上没什么错漏的地方。
沈晟倾进了书房,看到宁晓枫在桌子上写的东西,对那些简单的符号很是好奇。“晓枫,你哪里学的海商的计数方式?”
“海商?”不怪宁晓枫吃惊,他是真的第一次听到这个词。不过听字面意思,大概是海上的商人?
沈晟倾回道:“就是乘坐大船去海外的国家经商的商人。他们同那些外国人学的,用这种简单的符号记录。你是从哪里学会这些的?”对于宁晓枫,他有太多的疑惑。虽然很多事情他都可以等着宁晓枫亲口告诉他。但这件事他还是有些忍不住了。他曾经一直很希望学会这样的计数方式。但是对海商而言,这些是他们的“秘诀”,他要不是因为师父跟他描述过这些,也看过两次海上的记账单,他怕是都不知道还有这种符号。而宁晓枫既然用这个计数,就表示他一定非常熟悉的运用这个。这如何能让他不惊讶。
52书库推荐浏览: 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