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出版的员工大部分都是修道者,可能干着干着,需要渡劫了,请个假,至少三五十年,家里有什么大喜事,也要用个十年来筹办。
于是,这些时间里,他们的职位就由凡人来干,人事部甚至会专门去地府查看生死簿,根据这些凡人的寿命,把他们安排到差不多的休假时间岗位上去。
不过久而久之,大家就发现,这些凡人很不得了。
从前,编辑们更倾向于约其他种族的稿子,人族的写作者并不突出,或者应该说是那些活不长的普通凡人,基本没上过他们的稿子,成为了修道者,其实就和普通人族不一样了。
洪荒的通用文字对于凡人来说,是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学会的神文,而现在人族的条件并不好,还在为生存挣扎,所以写作实在是只有修道者才有闲暇进行的活动。
但是人族是有讲故事写故事的传统的,当大批量人族进入
天庭出版之后,经过一代代的思考,他们认为自己的种族中是隐藏着大神的。于是,这些凡人找到同族的修道者中善于炼器的,请他们研制出法器,能够让普通的人族将自己的脑海中的故事录入到法器里,然后经过法器的中转,转化为通用文字。
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有了这样的法器之后,在编辑部工作的凡人“临时工”回到部落里走访一圈,一下子拿回很多高质量的稿子,吓呆了编辑部主任。
每个种族的写作特点不同,是生长环境带来的,因此经过多年发展,大家也会说一句自己更喜欢某某族的文。凡人因为这个法器,异军突起,迅速形成了新的潮流,人多势众的人族文学,正式加入到洪荒文学中来,不再是只有极少数修道者参与。
在人族大兴之前,首先兴起的是人族文学,自黄竹启发之后,经年发展,成就了现在的样貌。
由于这样的写作不废时间,还能赚到稿费,通常考虑到他们是凡人,稿费还是以粮食的形式发放,更是受到了广大凡人的热爱。
量变引起质变,其中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创作者。
只不过他们的创作生涯对于洪荒来说太短了,很多凡人甚至等不到自己的文章发行的那一天,就已经去世了。
而等到欣赏他们的读者读完,想见上一面,或者写封信时,才会发现,作者已经去世了,只能怅然若失。就算对方没死,但终其一生,可能也只有寥寥数十篇著作。
这段时间产生了许多流传后世的传说,甚至形成了一个流行,成为了一种文化,那就是文而优则富,文而优则贵,甚至文而优则仙!
因为文章写得好,被仙人赏赐珠宝、延寿仙果,甚至被接去仙府的事情屡屡发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族创作者,成为了流传后世的上古佳话。在远离修道的时代,则成了上古神话。
无论如何,人族有了个新职业,全职作家。
对于其他种族而言,这是可以当做漫长生命的消遣,但是对于他们来说,需要全力以赴,且很多赖以养家,不求延寿成仙,也希望赚上一些粮食钱财。
虽说录入不废笔墨,可是好故事难得呀,人生匆匆数十年,又有多少篇文章能够在天庭出版成书呢?无论哪个行业,成功者都是少数。不过只求一个糊口,对于那些狩猎无能,反而有点幻想力的人来说倒也差不多了。
……
如此草草叙来,却说天庭出版的瑶池出版社又要召开一个出版选题会。
因为人族文学蓬勃发展,使得天庭出版集团总部为各个出版社定下的预算也高上了许多,大家正在玩儿命的找新选题,开辟新市场。
天庭出版的知名新神级作者三霄近年也开始转型了,走后门进了瑶池书社,也开始做起了编辑,把一半精力放到了挖掘作者上,当然,少不得又要传一番道,或者说根本就是为了兴盛事业来做编辑的,令黄竹不得不佩服。
这一次的选题会,黄竹亲自来瑶池出版社旁听。
他来的时候选题会已经开始一小会儿了,带着敖丙随便找了个地方入座,这里的办公桌都是环形的。
黄竹一扫会议室,发现还有几个须发皆白的人族老头,那几个人族老头也看到他了,激动得很,只是因为在会议上不能随便妄动,黄竹对他们微笑着点了点头。
敖丙附耳对黄竹说了几句话,黄竹有些惊讶地看着他,小声道:“是这样吗?我怎么不知道?”
刚才敖丙是在向他汇报一个情况,那就是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人族的员工和作者竟然渐渐形成一个传统,那就是把职业和笔名代代传下去。
52书库推荐浏览: 拉棉花糖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