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 作者:决绝【完结】(90)

阅读记录

  现代的文学,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才发展起来的,他一个从小接受现代文学熏陶的人,来到新文化运动之前……
  他绝不是这个时代最聪明的,但他的眼界,绝对是这个时代最宽广的。
  不说别的,在几年后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 白话诗集《尝试集》,现代的人去读,会觉得也不过如此,但在这个时代,却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在这样的环境下,《留学》这部小说,自然也就显得与众不同。
  作者有话要说:
  放些资料哈哈~
  1、胡适先生的《四十自述》写了,因为他的母亲多给学费,私塾先生给他开小灶讲解字意。别的孩子有学了几年的,还不能理解“父亲大人膝下”什么意思的。
  2、文里江振国制造纯碱……侯德榜先生从国外带回在美国设计好的图纸,在国内办制碱厂。1926年秋天,在美国建国150周年国际博览会上,他们的纯碱荣获金质奖,不但使中国人扬眉吐气,而且打开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3、中国第一部 现代白话文小说,是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到今年刚好一百年~
  4、胡适先生的《尝试集》知名篇章: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第36章 逛租界
  一百五十个银元的稿费, 李总编给的是福源钱庄的庄票。
  这时在租界有洋人开的银行,政府也有钞票发行, 但大家还是更喜欢把钱存在钱庄, 交易的时候用庄票。
  不,真要说起来……大家最喜欢的其实是现银,大富之家, 在家里挖个坑藏个几万个银元那算少的。
  穆琼去了一趟钱庄,将庄票兑换成银元,然后拎着足有九斤重的银元回了家。
  他两辈子下来,还是头一次拎这么重的钱……当然若是可以,他不介意更重一点。
  穆琼到家的时候, 朱婉婉和穆昌玉正在熬猪油。
  之前他们家都是买了猪肉,将肥肉割下来熬猪油的, 但这次朱婉婉买了一片猪板油。
  这时候大家要熬猪油, 可以买肥肉、猪水油或者猪板油。所谓的猪水油,就是黏在猪下水上的脂肪,呈网状的,这个最便宜, 出来的油少,倒是油渣很多,而最贵的就是猪板油了,拿来熬油基本没什么油渣, 熬出来的猪油还特别香。
  家里充斥着一股油香味儿,穆琼进了厨房, 见到油渣已捞出,拿了筷子就夹了一块来吃。
  “饿了?马上就能吃饭了。”朱婉婉道:“昌玉想吃猪油拌饭,你要不要?”
  “要。”穆琼毫不犹豫地说道。
  在现代他都吃椰子油橄榄油,但现在真诚地喜欢上了猪油。
  “你又买什么回来了?”朱婉婉这时注意到了穆琼那个似乎装了不少东西的布包。
  这布包是朱婉婉给穆琼做的,用的深蓝色的布料,样式跟这时的学生背的书包差不多。穆琼拍了一下自己的包,笑着说:“是好东西。”
  “什么?”朱婉婉问。
  “一百五十块钱。”穆琼道。
  “一百五十……你说一百五十块钱?!”朱婉婉懵了。
  穆琼笑笑,打开了自己背着的包。
  包里放着满满一包银元。
  穆琼之前拿到的稿费也有不少了,而且他每次拿钱回来,都会给朱婉婉一些,朱婉婉手上已经存了差不多五十个银元。
  但就算这样,突然看到这么多银元,朱婉婉还是非常傻眼了。
  穆琼笑了笑,把布包递给朱婉婉:“娘,你把钱收好吧。”
  朱婉婉点了点头,哽咽了一声,才拎着银元上楼去了。
  朱婉婉上楼的时候,眼里含着泪,下楼的时候,整个人却显得非常轻快,穆琼觉得她快活地好像要跳起来一样。
  朱婉婉就是以这样的状态,大方地往锅里直接倒了些猪油下去,又倒进去酱油,拌了一锅猪油拌饭。
  本来她想着自己就别吃了,省点油,但现在……他们家也不用省这么一点猪油了。
  “娘,下午我带你和昌玉去租界玩吧。”穆琼又道。写完了一部小说,他打算休息两天,今天反正有空,不如就带朱婉婉和穆昌玉出去玩玩,见见世面。
  “好。”朱婉婉笑着答应了,至于穆昌玉,她早就笑弯了眼睛。
  附近有电车站,穆琼带她们坐电车去了租界,找到跑马厅,花六角钱租了一辆马车。
  这时哪怕是在上海租界,汽车也很少,还都是私人的租不了,因而来租界玩,最体面的就是叫一辆马车。

52书库推荐浏览: 决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