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两个只是抬头看两眼,就开始低声聊着天,永璋不时地摸摸永珹的头,每当这时候,永珹才会表现出些孩子气,一脸别扭地转开头,这一桌气氛温馨融洽。宜春恭敬地站在永璋身后,目不斜视,只有问到他话时才答一句。任谁都看得出他们家世不凡,不过再看看十几个侍卫整齐一划地站在不远处,没发出一点声音。想上前搭话的人,只能望而却步,继举子们续着谈话,不过总有人向两人这桌打量。
周荣也想上前结交,奈何人家根本瞅也不瞅他们,要是贸然上前,到是有谄媚的嫌疑了。他父亲是一方高官,姑丈更是正二品的朝庭大员,真正的天子近臣,他心里自是比别人都骄傲的。
他的文章一向拨尖,他家中请的先生说过,他考中进士绝对不会有问题。不过,那还不是他的目标,名次当然是越靠前越好,最好殿试进能得中三甲。他同时也很善于经营,刚进京城,就拿着父亲和姑丈的拜帖,拜访了家里和姑丈的故交们。熟识的人都知道他有人脉家境又好,除了那个清高的何霖外,江苏这一方举子们渐渐以他马首是瞻。
所以他办这个诗会,也是想给何霖一个下马威。文章上输了霖,就在别的方面赢回来。他得让何霖明白,手段在大多数时候,往往比几首酸诗更有用。就在众人明枪暗箭地半针对着何霖讨论过后,周荣笑得一脸和蔼,“既然大家的作品都交流过了,何兄,能否让我等见识一下你的大作?”他的口气一本正经,却让几个不屑于何霖假清高的人轻笑出声。
何霖虽然为人单纯了些,只是家里环境简单的缘故,这些天来,别人有意无意的排斥,他若是再听不出来,就是真正的书呆子了。不过,他本也不是争强好胜的人,临出门前,他爹扳着脸嘱咐过他:京城不比家乡,到了以后莫要争一时长短。
他这人从小就最听他爹的话,只是看了一眼墙上悬着的数十首咏梅诗后,铺开一张宣纸,执起一根狼毫笔,一蹴而就:“探梅冒雨兴还生,石迳铿然杖有声。云影花光乍吞吐,松涛岩溜互喧争。韵宜禅榻闲中领,幽爱园扉破处行。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
笔势之酣畅流美,看得出是下过苦功的。众人看了他的诗,与之前的那些相比高下立见,刚刚暗讽他的人面上有些挂不住了,一时间尴尬的沉默。
两个小孩最开始也关注过那边的动静,他们上来本来就是来看看,他们皇阿玛要招揽的国之栋梁都是什么样,没想到现实是很让人失望的。同是一乡人,同为朝庭的举人,考试在即却还在内斗,这样的人是入不了他们的眼的。
刚要失望地去别处,永珹却注意到坐在角落里,一直神色淡淡的那个被语言围攻的青年,面上不见有不豫之色,好像别人说什么对他影响都不大,胸有自有一番丘壑一般。再见到他的诗和字,一向喜文爱墨的三阿哥永璋不禁赞了一声好。少年的声音清亮虽轻,却在安静的空隙中响起,所有人转头看过来。
第51章
何霖突然接到陌生的俊秀少年的夸奖,本来平静的脸上,不禁浮起一丝红晕。永珹笑看着永璋:“哥,终于有人的字能和你比肩了。真是难得难得。”
永璋顺手摸摸他的头,永珹表情一僵,偏过头避开他的手,开始低头喝茶。
永璋则轻笑出声,小四儿自小就爱装小大人,总是一本正经地说话,他却不知道自己那样的表情多么地逗人。宫里那么多的娘娘和宫女,哪一个见到小时候的四儿不是母性泛滥?都想上前摸摸抱抱,可是被太后皇上嘉妃们他们看得严,一般人真不敢顶着压力下手。永璋算是例外中的一个,眼见着小小的孩童抽高长大,再不逗弄几回,以后这种福利就要没有了。
永珹气呼呼地别过头,他生平恨事就是得从小孩子重新长起。可是身边的人,都爱时不时地逗弄他几下,以他的身份辈份还反抗不能,他明明已经成功地摆脱了包子脸了,为什么永璋还要捏他!
周荣见端坐着的兄弟俩终于开口向他们说话,虽然是起因是他一向不感冒的何霖,也是一个机会不是。他是善长的事就是把握机会,当下上前一步,手中的玉骨折扇合拢。准备搭话,却被那兄弟俩旁若无人的忽视有一瞬间的尴尬。
不过也只是一瞬间而已,他笑道:“在下周荣,不知二位如何称呼?看两位兄台对诗词有研究,不如为我等品评一下如何?”他能面不改色地利用别人,这个别人还是不久前被他主导着排挤的人,这样的周荣真是个人才,两位阿哥不禁对他刮目相看。
52书库推荐浏览: 养心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