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万里河山烟火人间 作者:养心殿【完结】(115)

阅读记录

战场的洗礼把当年那个空有一腔热血的英俊侍卫塑造成了铮铮铁骨的将军。永珹能感觉到他的坚持和真诚,也不再推辞,让人摆上茶点招待,海兰察在钟粹宫当了两年侍卫,和永珹的相处中亦兄亦友,对这里的人物再熟悉不过,这样的环境让人倍感亲切,连带着回京后连日紧绷的神经也放松下来。
两人像老友一样说起了话,从生活杂事,军营趣闻到真实的战场无一不谈。永珹从小就是个军事迷,在这个全是冷兵器的年代,更注重战术与兵的素质,而非先进的武器,这对他来讲是新鲜且新奇的。不知不觉聊了很久,要不是天色已晚,宫门下匙,而宫里严禁外男留宿,他们都能秉烛夜谈。永珹不禁感慨,总算没因他的中途插入而耽误了海兰察的仕途,一代将才注定要在战场上发光发热的,怎么能蜷居在他这个小宫苑里当一辈子侍卫,果然,当时去求皇阿玛让人转职的做法是对的。
说起来,今天两人如此不知避讳的见面,再有早朝时,少不得被人捉住话柄参奏,乾隆对他的种种特例,他早就站在风口浪尖,何必再自欺欺人地一心保持低调。随着他步入朝堂观摩政事开始就有一场针对他的硬仗要打。
而且他入了朝甚至好处大于坏处,这下子他不用再被锁在后宫里做个争眼瞎,想得到什么信息使什么手段都看他心意。至于海兰察他并不担心,以前是御前侍卫,后来被乾隆亲赐给他做贴身侍从,算起来也是他的半个门人。乾隆破格封了这二品大将的官职,必然是对他很欣赏,众人不知水的深潜,也不太敢招惹他。
这时环境还没被破坏,天气也是最原始的冷热,进了十一月,北京城里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永珹寝卧里的火炉烧得热热的,床的四个角上镶着柔和的夜明珠,香笼里拢着稀有珍贵的冷香,屋子的里的气氛伴着屋外的下雪声最让人昏昏欲睡,斜卧在床上的人却没有睡觉,而是捧着卷宗看得津津有味。
随手将一份理藩院的禀事折子搁在另一侧,明天要呈给皇上看的,这种折子在别人眼里再普通不过,永珹却多了一分重视,这内容是一位英国的亲王求见皇上,因为现在国家还没有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东南沿海有几个城市可以与外通商。因着大清的富裕,和别国对于东方遍地黄金的向往,海外国家谴使前来的很多,要求通商和传播宗教。
只是国外那种以邦为国政权形式,不论哪国来使都想要面见皇上,乾隆国内的事情还忙不完,新鲜感一过,就不耐烦次次都亲自接见。泱泱大国的君主哪有那么多时间接见海外蛮夷,大多数都推掉让下面的人自行解决。其实,现在中国人自持地大物博,对其他小国家很是看不上,说是互通有无算贸易,皇上对待他们就像对待偶尔来打秋风的穷亲戚,赏赐的东西比他们带来贸易的更珍贵。
英国的一位公爵带着使团来,本来两国就因为传教士的自做主张有了不快,又因着傅恆的大军归来,理蕃院自是不敢拿出来打扰皇上,人一直都安排在京城专门招待外宾使节的院子里,折子也递到了唯一能做得了主的永珹手里。
历史上的这次拜访没有受到大清的重视,马戛尔尼公爵一行甚至连一个四品以上的官员都没有见到。如今被永珹接手了这桩事物,他心中有些别的想法,他记得,因西方国家的贪得无厌的要求,乾隆二十二开始封锁了其他海港,专限广州一处与外国贸易,这样就形成了闭关政策。这种消极的防御手段,后果十分有害。只能作茧自缚,又防碍吸收西方的科学技术,这样闭目塞听,保守自大下去,清朝只能走向衰落。他得尽量做点什么扭转这样的事情发生。第二天的午后,永珹便服带着小福子和两个侍卫轻装地出了宫。
专门招待使节的院落设在内城西北的一片建筑群里,附近的房屋也都是高门大户,街道宽敞地上的积雪也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别院里的下人看了侍卫拿出的名牌就恭敬地请人进去。初冬时节草木凋零,正殿门口处却有几盆常绿植物懒洋洋地晒着太阳。永珹微笑,这次的客人到是难得的爱生活的人。老远就听到里面传出颇为奇怪的声响,离得近了才听出是有人在奏乐。
正厅的待客木几边一黑发碧眼轮廓深刻的外国人正专注地弹奏,永珹脚步生生一顿,纵然定力已今非昔比,也不禁嘴角微抽,能把华丽的古筝弹出如此效果的人,果然在中华大地上不存在的。
一‘曲’终了,马戛尔尼方抬头起身,目光过处,看出一行人中的小少年才是主人,用生涩的中文笑道:“贵客登门,在下有失远迎。”早就在诗人们的游记中看东部中土有一处富饶得遍地黄金的国家,一路行来更是亲眼见证着大清的地大物博。

52书库推荐浏览: 养心殿